专栏名称: 心在线
为全国的心脏医生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解答医生临床问题,为基层医生与三甲医院心脏医生之间顺畅沟通搭建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房产  ·  英伟达押注文远知行,广州打响城市保卫第一枪 ·  9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我认为这是番禺最好的豪宅 ·  9 小时前  
君哥说房  ·  我认为这是番禺最好的豪宅 ·  9 小时前  
财宝宝  ·  灰姑娘不喜欢浪漫。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在线

进展 | JAMA: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在一级预防ICD患者中的价值—ATP联合放电vs.单纯放电策略

心在线  · 公众号  ·  · 2024-12-02 17:30

正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目前,随着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技术和指南的不断发展,减少不必要放电和优化治疗效果成为关键目标。部分新型ICD技术缺乏传统室内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功能,同时当代指南推荐更长的检测时间和更高的治疗触发阈值,这对ATP在一级预防ICD患者中终止快速室性心动过速(VT)的疗效提出了新的评估需求。以往研究显示ATP能够无痛终止VT,但在当代ICD背景下,其临床意义和效益尚未在大规模一级预防人群中得到充分验证。
近期,JAMA杂志发表了一项全球性随机临床试验,重点探讨ATP在一级预防ICD患者中的实际效果,并与单纯放电策略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评估ATP在延长首次全因放电时间方面的作用,为一级预防ICD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提供新证据。一起来看看吧!

研究背景

多项随机临床试验表明,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可以通过二级预防(针对既往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VF]的患者)或一级预防(针对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来减少因心脏骤停引起的死亡。


尽管研究表明ATP在无痛终止VT方面有效,但在大规模一级预防的ICD患者中,尚未在当代ICD识别程控背景下对ATP进行严格评估。2004年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PainFREE Rx II,样本量为634人)显示,ATP可以减少放电次数,该研究中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的比例相等。然而,PainFREE Rx II使用的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当前建议。


在一级和二级预防患者中的其他非随机数据也支持ATP可能的益处。对一级预防患者证明ATP的特定益处非常重要,因为其VT/VF事件发生率较二级预防患者低,且快速VT事件可能更难以通过ATP终止。


更新的ICD识别程控建议可能使PainFREE Rx II的数据过时,因为更长的检测时间允许VT自行终止。评估更长检测间隔和更高治疗触发阈值的临床试验表明,不适当和不必要治疗的减少可能降低死亡率。这些试验推动了ICD程控建议的修订。由于部分事件本可自行终止,VT发生后更早进行ATP治疗可能人为提高了ATP的成功率。这种现象在PainFREE Rx II以及更近期的MADIT-RIT和ADVANCE III研究中有所体现。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能倾向于高估ATP在一级预防ICD患者中的效果。


新的程控指南和新型ICD硬件可能缺乏ATP功能,或者ATP的实施可能导致不适,因此需要重新评估ATP在一级预防患者中终止VT的疗效。APPRAISE ATP(对接受ICD的一级预防患者进行评估—ATP系统评估)的主要目标是确定在符合当前指南的一级预防ICD患者中,不进行初始ATP治疗是否与在放电前使用单次ATP冲击在临床上具有等效性。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全球性、前瞻性、双盲、随机临床试验,采用等效性设计,相对等效性边界设定为35%。若未证明等效性,在中期和最终分析中进行优效性检验。患者于2016年9月至2021年4月在8个国家的134个中心招募,最后一次随访日期为2023年7月6日。患者需要符合一级预防ICD适应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


干预: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ATP联合除颤组和单纯除颤组。


  • 主要结局:首次全因放电的时间。

  • 次要结局:首次适当放电时间、首次不适当放电时间、全因死亡率以及首次全因放电加全因死亡的复合结局。


研究结果

共随机分配2595名患者(平均年龄63.9岁,女性占22.4%)。平均随访38个月期间,首次全因放电发生在ATP联合除颤组的129名参与者和单纯除颤组的178名参与者中。


主要结局的风险比(HR)为0.72(95.9%CI:0.57-0.92),P=0.005,表明ATP联合除颤组优于单纯除颤组。


在意向治疗分析中,随访期间每100患者年的总放电负担组间无显著差异(12.3 vs.14.9;P=0.70)。

图1:首次全因放电时间(主要结局)的Kaplan-Meier曲线


研究结论

在当代ICD检测程控的一级预防ICD患者中,除颤前使用单次ATP冲击可以延长首次全因放电的时间。


要点回顾
  • 研究问题:

在一级预防的ICD患者中,如果检测到放电的时间较长,ATP联合除颤的治疗策略是否与单纯除颤策略在临床上等效?


  • 研究发现:

在这项包括2626名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中,ATP联合除颤策略在延长首次全因放电时间方面将相对风险降低了28%,这一差异具有显著性。


  • 临床意义:

ATP作为一线治疗在延长首次全因放电时间方面是有效的,尽管随访期间两组间的电击负担没有显著差异。


来源:Assessment of Antitachycardia Pacing in Primary Prevention Patients: The APPRAISE ATP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4 :e2416531. DOI: 10.1001/jama.2024.16531.

往期回顾

进展 | Circulation:延迟远隔缺血预处理是否能够减少高风险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随机试验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