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这么一组数据,
说中国近3年来方便面少卖出了
80亿包
。
这个数字不仅让无数吃瓜群众感到不可思议,
更是让国务院操碎了心……
🌚
当然,最苦的还是方便面企业,
他们为了拼命挽回
被外卖市场冲击的颓势绞尽了脑汁,
甚至不惜尴尬地
把方便面送进了深夜食堂...
虽说单靠营销,
已经不足以救方便面企业于水深火热,
但有好的营销肯定会比“尬营销”来得有效,
在这一点上,
大洋彼岸的日本就值得借鉴。
在方便面的发源地日本,
方便面的存在感可不仅限于吃,
更是入侵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光是日清这一家的脑洞,
就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活用社会现象
-
作为一个极其在意他人看法的民族,
可能全世界也只有日本才能发明出
消除上厕所发出不和谐音的“音姬”这种装置吧。
而前段时间,他们更是把这种脑洞
又运用到了吃方便面的细节上。
营销上一向脑洞清奇的方便面品牌日清,
开发了一款可以消除吃面哧溜声的叉子。
“音彦“
(
音姬的男朋友???)
虽说是“消除”不和谐音,
但其实是用了更简单粗暴的方法
用更响亮的海浪声
盖过吃面的“哧溜“声。
而且,一只折合人民币
867元!
虽然这种做法在我们看来有点蠢,
放在中国肯定会被吐槽为脑残设计。
但日清的这个“发明“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并没有直接投入量产,
而是采用预购生产的形式。
只有在2017年12月15日正午前预约超过5000件
才会生产并在三个月左右向预订者发货。
好奇地打开日清官网看到音彦的预购页面,
销量果然不出所料:
很明显,这玩意肯定达不到5000的预约量
但这个话题却像病毒一样传遍了全世界,
强势为日清方便面刷了一波存在感。
换句话说,
他们只是
一本正经的
胡说八道地
拍了部个广告片,
用一个
造不出来的产品
吊足全世界的胃口
,
从而达到自己低成本营销的目的。
即使最后奇迹般地刷到5000个预定,
肯定也会编一个脑洞更大的理由全额退款吧。
活用纪念日
-
这边音彦的病毒式营销还没结束,
日清又换个营销玩法继续刷存在感。
上个月,他们在自己的面杯上做起了文章。
跟一个和方便面八竿子打不着的,
拥有250年历史的濑户本业窑
展开了跨界合作,
原因竟然是,
今年是日本国宝“火焰型土器“的第120周年。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我们意外地发现了杯面和绳纹陶器的共同点
日清仿造了日本绳文时代的古陶器,
推出了一款绳纹陶器版的泡面杯,
杯盖造型就源自日本国宝“火焰型土器“。
火焰杯盖除了可以盖泡面,
还能用作筷架,
瞬间让刻板的古老文物
充满了亲近的生活感。
能在如此充满古文明气息的
国宝级面杯里泡面,
此生无憾了。
不过,可不要激动太早,
毕竟国宝可不是谁都享用得到的,
这款绳纹面杯全球限量15只,
一只更是卖到近6万日元。
嗯,这同样很符合日清空手套白狼的套路。
活用情怀
-
去年年底,
阔别十年的经典游戏大作《最终幻想15》发布,
它的回归让无数情怀老玩家热泪盈眶,
也突然提升了日清杯面的销量……
听上去好像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是日清和最终幻想的跨界合作。
尽管品牌植入影视、游戏作品的案例数不胜数,
但很少有像日清这么毫无违和感的
△游戏场景里的日清杯面车
△野餐也可以吃到日清杯面
由于日清在游戏里的露出并不是特别显眼,
整个庞大的游戏世界
只能看到一辆杯面车和个别广告牌
因此玩家会觉得日清杯面的出现是个彩蛋,
而不是一次强行的广告植入。
🌚
其它游戏的植入可能是这样的
△为什么百度外卖小哥的箱子会出现在这里?
△OFO小黄越野摩托?
△京东双十一跳伞节?
同时,日清还用一部《杯面幻想15》的恶搞宣传片
来向这个情怀大作致敬,
也将自己的方便面推上了热门话题。
短片里各种道具被替换成了方便面和餐具,
戏精属性尽显无疑。
活用线下空间
-
深夜食堂里卖方便面其实并不稀奇,
因为现实中就有这样的先例。
早在2010年,涩谷就开了一家只卖方便面的餐厅,
而他们的老板,
还是那个日清
。
△涩谷站山手线车站的方便面馆どん兵衛屋
どん兵衛屋看上去跟一家普通的拉面馆没太大区别,
而且里面的还是随处可见的方便面,
那为什么还是有不少人选择进去品尝呢?
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
菜单上有东北乌冬面和荞麦面,
包括别处没有的地方风味。
进店后,顾客需要在贩卖机上买一张食券
(价格比普通商店里高一些),
然后交给柜台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