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剧的卖点还是值得说一下:
1、跟近期在京城火了一把的《无人生还》、《糊涂戏班》、《大清相国》等一样,都是
上话出品
,不过本剧不是“玉兰绽香”演出季的剧目,而是参加的2017年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
2、本剧编剧是
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
,今年“玉兰绽香”演出季中《卡布其诺的咸味》也是他的作品。导演是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
3、豆瓣将本剧归入音乐剧,但我还是按照资料,定义为
音乐剧场
。全剧以全新的配器和音乐风格重新呈现王洛宾一生中最为经典的二十一首代表作品以及三毛的《橄榄树》,
现场有贝斯、吉他、鼓、小提琴、键盘手配乐。
4、本剧讲的是
王洛宾的音乐人生与情感世界
,弱化了故事性,用一条简单的故事线把20多首歌串了起来,可以当一场小型音乐会来欣赏。适合喜欢《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橄榄树》等老歌的观众,
如果你想带父母看一场演出,也可以 选择这个剧来一起怀旧。
宣传片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
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创作
国家一级导演周小倩执导
著名作曲家赵光担任音乐总监
女高音歌唱家汤爱民任声乐指导
讲述“西部歌王”王洛宾音乐人生与情感世界
这是一台音乐戏剧,是一场音乐背后故事的探寻,亦是一次灵魂游吟的对话。王洛宾,一位孤独的传歌者,他唱着《高高的白杨》应和着三毛的《橄榄树》,却最终游走在了这份情感之外,直到三毛去世,他轻吟《等待》,为了这一世的错过,也为了下一世的重逢;他一路哼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去追忆那位美好的藏族姑娘卓玛;《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他对爱妻永生的期望;对于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小鸟,唯有热烈的《青春舞曲》方能当作回望;二十年牢狱之灾,几次面对死亡,可他一直不放弃自由的思想与激情的创作,直到生命的尽头,那首轻盈的《达坂城的姑娘》始终在他的心头萦绕流动……
这一次,我们唱着歌谣游荡在他的故事当中,听那些源自于心灵深处的旋律,这是一位游吟歌者对于生活与命运的吟颂清唱。
王洛宾,
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自1937年开始收集搜集、整理、编写西部民歌1000余首,被誉为“西部歌王”。
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传世经典:《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
该剧以音乐剧场的形式勾勒出王洛宾的音乐人生与丰富的情感世界,讲述王洛宾创作歌曲灵光闪现的瞬间,或人、或事,尤其是他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与第一任妻子洛姗、藏族少女卓玛、第二任妻子黄玉兰以及台湾女作家三毛之间的情感纠葛,突显出王洛宾对于爱情的信仰与追求。
音乐方面,全剧以全新的配器和音乐风格重新呈现王洛宾一生中最为经典的二十一首代表作品以及三毛的《橄榄树》,透过音乐来发展和挖掘出王洛宾灵魂深处的孤独、乡愁与爱恋。
不管是世事还是人生,不管是情感还是音乐,你永远是我的孤独。
《在那遥远的地方》
《玛依拉》
《康定情歌》
《曲蔓地》
《在银色的月光下》
《达坂城的姑娘》
《半个月亮爬上来》
《青春舞曲》
《虹彩妹妹》
《掀起你的盖头来》
《匆匆爱情》
《蚕豆谣》
《阿拉木汗》
《花儿与少年》
《高高的白杨》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阿拉木汗》
《你的热泪把我的手背烫伤》
《萨拉姆毛主席》
《撒阿黛》
《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
《我俩永隔一条水》
《等待橄榄树》
《依啦啦》
《眼泪花儿把心淹了》
前899驾车调频总监 曾晓萌
:“再过孤独的内心,都会在这等坎坷的人生败下阵来;再过凄冷的双唇,都会在这般绚烂的旋律之中温暖如昨。《你是我的孤独》,我愿意再看一遍的作品。”
《可凡倾听》编导 吕庆云
:“动人的旋律,诗意的语言,精致的舞美,灵动的表演……凝聚成沁人心脾的1.5小时。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好戏——让孤独来得更猛烈些吧!”
《东方早报》/澎湃新闻记者 潘妤
:“好看!推荐!竟然看哭了。那些歌曲深深温暖了风雨夜色中飘摇的我。今天还是王洛宾去世19周年纪念日。#向那些在历史命运中蹉跎并永恒的艺术生命致敬#”
新华社记者 孙丽萍
:“三毛作词的《橄榄树》在剧终时分响起,空灵忧伤。爱有终点,但艺术永无停息、永远不朽。”
《生活周刊》记者 冷梅
:“对该剧主创而言,摒弃那些刻板的条条框框,用现代音乐和戏剧语言重新包装经典民歌,以期呈现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王洛宾,本身就是一次与观众反时空对话的冒险。但创作,归根结底便是一次自我探求的旅程,孤独是药。”
@ECHOtianxia_晓梦不喝饮料:
我和云云说,这部剧可能会影响我现阶段的人生。一些没有想通的事情有了方向,一些想放弃的东西有了决断。那些悲伤着的快乐的歌,是那样的温柔流淌,抚平我近日全部的不安、紧张、疑虑、退缩……悲伤而有力量。音乐是最好的语言。
@liuliu-不准吃甜品了:
舞台灯光做到了惊艳~这是一场经改编王洛宾耳熟能详的民歌名曲,再由其生平经历连贯而成的一台歌好听舞好帅的现场音乐会。如果忍不住哼唱千万不要太大声~~
@秋清JT:
演出结束,我所有的评价只有“太棒太棒太棒!”我愿意买黄牛票再看一遍!真的看哭了。
——王
洛宾:“你一直流浪,难道就不寂寞吗?”
——三毛:“流浪本身就是为了排解寂寞呀。”
1990年4月16日这一天,乌鲁木齐仍春寒料峭。午后,王洛宾独自一人,正蜷缩在躺椅上小憩,忽而被轻轻的叩门声唤醒。门扉开启处,他看到一位秋水剪瞳的女子,披着一头海藻似的长发,身穿黑红格子毛呢外套,浅笑盈盈,仿佛天使一样出现在他的面前。简短地说明来意并寒暄后,他们便仿佛是莫逆已久的故友一般,开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长谈。
那一刻,大漠孤烟,哭泣的骆驼,千里奔赴,永失我爱,前尘往事历历涌上心头,而她哀婉凄恻的脸,也在忧伤的旋律中呈现出一种雾锁愁城之美。
他一世为人,苦难相伴,亦见惯世间各种丑恶的嘴脸,但那个余音绕梁的午后,他还是被她的真诚深深打动了:这个清澈如许的女子,尘世的腌臜与市侩丝毫没有将其污损和收买。她遗世独立,悲喜自娱,但平生第一次,她竟会在一个初识的人面前,袒露悲伤,忘情演绎。
(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
▼
这是一台音乐戏剧,是一场音乐背后故事的探寻,亦一次灵魂游吟的对话。王洛宾,一位孤独的传歌者,他唱着《高高的白杨》应和着三毛的《橄榄树》,却最终游走在了这份情感之外,直到三毛去世,他轻吟《等待》,为了这一世的错过,也为了下一世的重逢;他一路哼唱着《在那遥远的地方》去追忆那位美好的藏族姑娘卓玛;《掀起你的盖头来》是他对爱妻永生的期望;对于那只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小鸟,唯有热烈的《青春舞曲》方能当作回望;二十年牢狱之灾,几次面对死亡,可他一直不放弃自由的思想与激情的创作,直到生命的尽头,那首轻盈的《达坂城的姑娘》始终在他的心头萦绕流动……这一次,我们唱着歌谣游荡在他的故事当中,听那些源自于心灵深处的旋律,这是一位游吟歌者对于生活与命运的吟颂清唱。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出品人:杨绍林
艺术总监:吕凉
监制:田水
制作人:裴姝姝
编剧:喻荣军
导演:周小倩
音乐总监:赵光
现场音乐总监:姜清华
声乐指导:汤爱民
编舞:江帆
舞美设计:焦燃
灯光设计:冯彦臣
服化设计:董桂颖
道具设计:刘一平
舞美制作监理:赵明
技术设计:姚敏、邱松华
舞台监督:忻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