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熊老师的艺术课
绘本、阅读、艺术教育 ·艺术全语言学习 ·全息化思维 ·综合艺术语言叙事探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2024年度营销案例红黑榜Top30 ·  15 小时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浙江海港、福建港口与莆田市政府三方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我国又一大港部署DeepSeek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外运集运东南亚新航线,2月22日即将起航! ·  3 天前  
廣告狂人  ·  格力改名,市场部天塌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熊老师的艺术课

寻求新标准:熊老师艺术基础课中的中西方大师(二)| 果断收藏

熊老师的艺术课  · 公众号  ·  · 2017-12-19 08:58

正文


抛开画家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评价一个画家的成就和画作是不完整的。


西方现代文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19世纪便进入了它的全盛时期,经历哲学、生物学、三次工业革命等等各个学科系统的革新与重建,艺术也开始了它的冒险。

1839年,达盖尔终于试制成功了银版照相机,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就这样诞生了。

19世纪,摄影术诞生与发展将艺术家沿着他们的探索和实验之路推向前方 。艺术家们开始对于艺术的客观性的反思: 如果单纯追求客观性,照片就足够了,那么绘画就应该被摆拍所取代。 如果绘画代表艺术本身的一部分,还能以艺术的姿态而存在, 那么剔除可观性,剩下什么, 什么才是艺术本身?


19世纪的艺术家们艺术冒险的第二个帮手,是日本的彩色版画,也称“浮世绘” 。在19世纪中期日本被迫跟欧美通商时,这些版画经常被用做包装纸和填料。最早欣赏这些版画之美并且急切收集它们的人就有印象派的艺术家们。


左拉肖像

马奈

1868年, 油画


印象主义的奠基人马奈以自己的工作室为背景画了这幅肖像。马奈是浮世绘的热心学徒,画中环绕人物的物品都显示了马奈的兴趣和口味





莫奈

穿和服的女子

1875年

布面油画


这幅画的模特是莫奈的妻子卡缪,据说莫奈是特意让妻子带上了金色的假发,以强化东西方元素的冲突感,同时与和服上的金线相呼应。


梵高

唐吉老爹

1888年


梵高无疑是受浮世绘影响最大的画家之一,他先后临摹过不下30幅浮世绘作品,《唐基老爹》的背景全是各种日本浮世绘。

浮世绘的出现对于当时的欧洲印象派绘画是很大的冲击,除去 内容的平民化 很吸引人之外,令他们耳目一新的还有 浮世绘打破了古典创作规则:

首先,

浮世绘采用非严谨科学的透视关系,阴影的平涂,却一样可以带来立体效果和体积感


其次,

浮世绘鲜明的色彩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最后,

浮世绘多视点、非单一主体使画面能容纳更广泛的内容

左图是歌川广重《梅树开花》,右边是梵高临摹的


左为莫奈作品,右为歌川广重作品

当时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开始强调不同的光影对色彩的变化。


新印象派代表修拉又将印象派的”感觉“转向科学。


而梵高为代表的后印象派,则是将心境画入作品中,主观意识的表现取代了客观的描绘。


后印象派又启发了后来的野兽派(马蒂斯)、立体派(毕加索)、象征派、表现主义等。

但请注意!

19世纪 着重形体和轮廓,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微妙的敏感色调, 一张油画就像是一张照片一样的院派仍然是主流艺术。

布格罗

作为孩子的丘比特与普赛克 1890年

布面油画

安格尔

浴女

1808年

画布油画,146x97.5cm

印象派作为新兴的画派尚未被主流水所接受,更别说后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了。而同时代的日本,日本鉴赏家对浮世绘这种“便宜货”也并未入眼。



-

01

-

葛饰北斋(日)

1760年-1849

因为活的太久什么都能见到,所以什么都能画到。——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8)浮世绘画家,其作品风格对后来的欧洲画坛有很大的影响。

葛饰北斋

白梅

1799

木版画

浮世绘 “ floating world ”的精髓就是live in the moment 即 “活在当下”,是反映市俗生活,注重感官刺激的风俗画 。日本的伟大浮世绘画者,大多有各自擅长的题材。而北斋则复杂得多, 他结合以前诸位大师的创作经验和西方的绘画技巧,为浮世绘风景画的创作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富士三十六景》就是他结合了西方手法以及日本情趣创立的新样式代表作。

冨岳三十六景  凯风快晴

葛饰北斋

1831

木版画

七十二岁那年,游历四方的北斋,搬出了著名的《富岳三十六景》,这是他六十三岁开始、七十一岁开版的巨作。《富岳百景-初编》里,他如是说: “说实在的,我七十岁之前所画过的东西,都不怎么样,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还得继续努力,才能在一百岁的时候,画出一些比较了不起的东西。”

雪月花淀川

葛饰北斋

1832

木版画

直到八十九岁去世,葛饰北斋独自纪录了江户历史大半个世纪,无所不画。市井、人物、风景、花鸟、传奇、春情荡漾的男女,运用各家各派技法融会贯通,在 浮世绘、卷轴、肉笔画、漫画上都做到顶尖 。他说: ”活的太久了所以什么都能画到。”

葛饰北斋

飞鹰

1840

木版画

葛饰北斋

大自然画像 之一

木版画

葛饰北斋

北斋漫画-波浪的研究

1814

木版画

葛饰北斋

肉笔画帖

临终前,他说: “我多么希望自己还能再活多五年,这样子我才有时间尝试成为一个真正的画家。”


然而在他有生之年都未曾被世人视为’大师’,直至他的画作《神奈川冲浪里》(也称“巨浪”)通过贸易出口,戏剧性地在欧洲流传开来。欧洲人惊诧于浮世绘“巨浪”中的静与肃杀, 他对线条和用色大胆稚拙的用法让印象画派赞叹不已。

葛饰北斋

神奈川冲浪里

1831

木版画

梵高

星夜

1889年

布面油画

葛饰北斋对普鲁士蓝的运用,影响了很多印象派画家。在《星夜》这幅作品中,梵高从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寻找到了灵感,借鉴海浪的那种流动和澎湃感来表现星空,笔触蜿蜒流动。

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印象派大师都曾经临摹过葛饰北斋的画作 。莫奈二十七岁时完成的《圣阿德雷斯的花园》构图就是致敬葛饰北斋的名作《五百罗汉寺荣螺堂》。德彪西说,他的交响诗《大海》,就是从《神奈川冲浪里》来的。 (《大海》(La Mer),即本文开篇的音乐)

德加对于女性的观察和绘画,可以看做是受到浮世绘美人图的启发。无论从题材还是构图,都能找到两者的联系。

莫奈

圣阿德雷斯的露台

1867年

布面油画

葛饰北斋

富士三十六景 五百罗汉寺

1831年

木版画


德彪西巴黎的工作室里,巨浪被悬挂于墙上



延伸阅读






动画片:《百日红》


全片以江户时代为舞台,讲述了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女儿阿荣与江户百姓们的生活和交流。



-

02

-

乔治·修拉(法)

Georges Seurat

1859-1891

受古典的影响程度有多深,艺术设想与古典的差别就有多大。

乔治·修拉是法国 “新印象主义”画派 的重要代表画家。 虽然他只活了三十出头,但 他是20 世纪一切抽象绘画的先驱者 。他让绘画 从“印象派”转向“点彩派”,从感觉转向科学,从三度空间转向平面描绘,从光转向线。

修拉

阿涅尔浴场

1884年

布面油画,201cmx300cm

修拉在1884年以一幅题名为《阿涅尔浴场》的大型作品将自己的新风格公诸于世。这幅作品描绘了一群在塞纳河里游泳的工人。但画作遭到沙龙的拒绝,在 1884年,“独立艺术家协会”的首次展览 上才得以与公众见面。这个新成立的艺术家组织专门展出没有通过沙龙评审的作品。修拉参加的下一个展览是 1886年举办的最后一届印象主义展览 ,他提交了《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这两次展览 的日期都具有重要意义, 分别标志着印象主义时代的终结与后印象主义的兴起。

修拉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1886年

布面油画,208cmx308cm

修拉深受古典艺术的影响,他模仿古罗马神庙雕像的设计,将现代人塑造的具有了浮雕感 。受夏凡纳的古典风格壁画的影响,修拉的画面强调装饰化和平面性,简化细节。

夏凡纳

神圣森林

1884年

布面油画, 93x231cm

然而修拉并不想陷入遥远的过去, 他受传统和古典的影响程度有多深,其艺术设想与古典的差别就有多大。他的目标是创作乌托邦式的现在,描绘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宁静、享乐的诗意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修拉是社会主义支持者,致力于创走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共享的乌托邦。他对于和谐完美的社会抱有社会主义式的幻想,而且相信科学就是实现的力量。


修拉保持了印象主义的某些原则:化情节为主题,描写当代的生活,喜爱风景,密切注意明暗效果。可是修拉与他们的共同之处也就止于此处了。 印象主义解放了感觉,修拉则相反,他只承认基于数学和物理学规律的方法

修拉

擦粉的女人

1890年

布面油画,22.75 x 27.61cm

修拉深信艺术来源于科学认识的领域 ,他熟悉美国物理学家的色彩理论,他相信色彩经由人眼进行光学回合之后,可以比调色板上的色彩更为强烈。


他采用了 不在调色板上调色 ,而用纯色的色点进行点彩 的办法。在一定的距离上看去,这无数的小点便在视网膜上造成所寻求的调色效果。他的这种技法被后人称之为 “点彩主义” ,他的风格被称 新印象主义

修拉充满热情地信仰科学、技术与机械,将其作为获得进步与平等的工具。 这些想法都影响了修拉的艺术方法,而后来几代艺术家也继承了修拉的信念。


有人认为1891年5月修拉的逝世标志了“新印象主义”的结束。但他的理论和技法对后世艺术家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

03

-

文森特·威廉·梵·高(荷)

Vincent Willem van Gogh

1853-1890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但是路过的人只看到了烟”——梵·高

文森特·梵高是 后印象主义的先驱 并深深地 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在成为画家之前,梵高曾从事过布道、教书和艺术经销商等职业。事实上梵高始终追寻的是一种精神充实且有利于社会的生活,而最终他确认只有通过艺术才能到达其所追寻的理想世界。

伦勃朗 (荷)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

1632年

169.5cm×216.5cm

梵高(荷)

吃土豆的人

1885年

83cm×114.5cm

一开始,梵高在他的荷兰乡下的家里作画(1883-1885年),这个时期 他开始质疑资产阶级价值观和城市现代化。 米勒 是梵高一生的榜样,他们都在作品中充满同情与尊重地描绘农民。梵高还学习了同乡 伦勃朗 的暗沉色调,他赋予作品原始、天然的能量,厚重激越的笔触,使画中的农民们有一种强大的在场感。

左列为米勒作品

右列为米勒作品

1886到1888年,梵高在巴黎接触了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艺术,他开始使用鲜活的原色和间色,同时保持了自己激情的笔触,梵高的这种笔触也帮助艺术家向人们传达了他的一些心理状态。


1888-1890年间,梵高的成名之作大多都是在三年之中画成的,他的向日葵、麦田、星空和一些肖像画。这个时期,梵高强烈但难以控制的情感主宰了一切, 他的绘画逐渐成为 用色彩来传达情感,而非记录现实,也不是大自然的照相式的精确图画。



梵高创作于1888年的作品


梵高创作于1889年的作品


梵高创作于1890年的作品


1890年7月27日,梵高在奥维尔小城附近因不明原因而中了枪,当时他正带着绘画工具外出画画,医生随后发电报通知弟弟提奥从巴黎前来,弟弟在他的病床前发誓一定会救他,但是他告诉弟弟说就让他这样子死去吧。

梵高遗作

树根

1890年

布面油画

关于梵高如何受此重伤的各种流言被人们整合成为一个关于潦倒艺术家自身的故事。到了1934年,这个故事已经被欧文·斯通永远地写进了他的畅销小说《渴望生活》,文森特在麦田里自杀的传说就这样被渲染成为这位艺术家传奇人生的一部分。

拉斐尔(意)

自画像

1506

板面油画45cm×33cm

梵高(荷)

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1888年

布面油画, 45cm×51cm

梵高死时只有37岁,跟拉斐尔一样。


虽然梵高的画家生涯还没有超过10年,却通过一条不同的道路走到一个艺术史上的新路口。


如果说“ 古典主义 ”着重的是 形体和轮廓 ,油画如同照片般 纯粹写实 ,从“ 印象派 ”开始,绘画强调不同光影对色彩的变化, 更主观地呈现自然 ,如同照片上加了不同效果的滤镜。而以梵高为代表的 “后印象派” ,则是要借助绘画表达自我感受, 直接将艺术推入了呈现纯然心灵的全新境界

左至右的作者分别为19世纪画家:

学院派画家布格罗, 印象派画家莫奈,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

艺术绝不等同于乱画 把戏最容易抓住人眼的东西,可是真正的艺术家并不玩把戏,真正具有严肃价值的作品,具有极高的理性。由于传播媒介的问题,我们往往不得了解作品的真相,所以才会出现“农夫梵高奶奶画的比梵高还好”的谈论。

左图为“梵高奶奶”的作品《向日葵》


右图为梵高的油画作品《向日葵》

每一个时代都会形成一种主流和所谓的权威,但如果是长期处于一种思维固化的状态下,总会有一些想要探索创新的人站出来希望能有所改变,这些人也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创造和发展的动力。


而这些敢于对时代说“不”的人中也会出现极具代表性的甚至将他们的思想推向极致的人物。或许他们当时不会被时代所理解,但当后人回顾这些历史人物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所带来的是对人类文明另一种角度的思考。莫奈是这样,修拉是这样,梵高也是,要是联系起他的时代背景下的话,就会知道,他们走的这些路是有多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