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晨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登顶!第一!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重要通知!今晚油价→ ·  昨天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解除区域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的公告 ·  昨天  
新疆生态环境  ·  关于解除区域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的公告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明天上班!提醒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晨报

两会现场丨“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重庆入选数量全国最多”

重庆晨报  · 公众号  ·  · 2025-01-21 08:03

正文


长安数智工厂实现自动化装配


一对新人开启浪漫低空飞行



1月20日下午,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市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市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许宏球,围绕“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介绍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强底座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健:“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重庆入选数量全国最多”


高健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创新链布局是创新能力的底座。”高健说,市发改委制定了全市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实施了首批11个项目,总投资33亿元。加快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金凤、嘉陵江、明月湖等重庆实验室加快建设,重组形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重庆已累计布局建设国家级、市级科创基地420多家。今年,争取国家在重庆布局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产业集聚方面,培育壮大巴南区生物医药、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重庆高新区集成电路等8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梯次发展格局,发展质效提升显著。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去年8月上市,实现1类创新药“零”的突破;问界M9持续位居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创造新能源汽车品牌新纪录;重庆高新区功率半导体晶圆产能超过200万片、位居全国前列。


“未来产业抢抓先机,布局首批6个市级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打造10余种应用场景,无人机适飞空域开放程度全国第四。”高健说,未来将继续推动一批集成电路、汽车、先进材料重大项目,争创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和应用示范场景,前瞻谋划生物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发展,培育未来竞争新优势。


20日晚9:30,“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盛典”在央视2套播出。重庆西南铝铝基新材、七腾防爆机器人、重庆中科摇橹船智能视觉入选“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入选数量全国最多。


重融合


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汽车产量达260万辆”


王志杰


“为实现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工业投资增长10%的目标,将抓实五方面工作。”王志杰介绍,今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重庆要用好稳增长政策。一方面落实国家和市级稳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在去年119个工业项目获得33.58亿元国家资金支持的基础上,争取更多国家增量政策落地。另一方面落实好重庆市地方“1+6”工作方案,推进工业投资“十百千万”行动,工业投达产项目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力争汽车产量达到260万辆。对此,重庆将提升主导产业能级,协同推动3大支柱产业、6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提升。加快建设重庆国际生物城创新药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智慧医疗装备产业高地。发展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生物制造等“6+3”未来产业。


王志杰说,还要开展传统产业“智改数转绿色化”行动,迭代“满天星”行动计划,提升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供给能力,力争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由去年的4201亿元达到5000亿元;紧盯100家龙头企业、100家高成长性企业和100家服务支撑型企业,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在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03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0家的基础上,今年分别新增600家和40家。


接下来,重庆还会做大做强50家现有零部件企业,培育30家汽车电子主导型、领军型和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一流新生态。


向新求质


市人大代表涪陵区委书记黎勇:“抓大、扶小、育新,梯次培育企业,形成‘雁阵效应’”


黎勇


2024年,涪陵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突破27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超70%,以工业有力支撑助力全区GDP突破17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率先在区县中实现超100亿元,其中税收57亿元、增长11.5%。


涪陵为何会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黎勇介绍,把产业聚链成群作为提升产业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把培育企业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引导企业向“新”求“质”,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高新技术、领军、链主、上市和百亿级企业矩阵。


黎勇表示,接下来,涪陵区将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和更大力度实施“两重”“两新”政策等机遇,锚定到2027年实现工业产值4000亿元、再造一个“涪陵工业”目标,强化“四链”融合、“四侧”协同,持续做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努力打造重庆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主力军。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9朵金花’,到新时代的‘18朵金花’。”黎勇说,在企业梯次培育中,涪陵坚持“抓大、扶小、育新”,健全梯次培育机制。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高壮大、大变强,形成以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带动专精特新企业“抢占高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雁阵效应”。


目前,培育瞪羚企业6家、精特新企业192家、“小巨人”企业14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涪陵造”品牌被持续擦亮。“今年我们要力争实现工业产值3000亿元。”黎勇说。


抢赛道


市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许宏球:“重庆每下线2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两江造’”


许宏球


“一直以来,两江新区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许宏球透露,2024年,两江新区全域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直管区GDP同比增长7.2%,直管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科技型企业突破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40家,49家企业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重庆每下线2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两江造’。”许宏球说,提升主导产业“新能级”方面,两江新区作为全市汽车、电子等产业的主要聚集地,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面,以长安、赛力斯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推动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加速高端化进程。2024年直管区整车产量达115万辆。


在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中,绿色低碳产业方面,落户全国首个氢能质量检测中心;智能机器人方面,华数机器人实现创新机械结构和控制算法的新突破;空天信息产业方面,汇聚中国星网应用公司、航天时代低空科技公司、航天云际时空信息公司等主体190余家;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方面,推动实施200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累计建成市级数字化车间121个、智能工厂26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登顶!第一!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重要通知!今晚油价→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乌鲁木齐,上榜前三!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明天上班!提醒你→
3 天前
Someet  ·  你肯定有 freestyle!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