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爱奇旅 (ID:i-qilv)
转载已获授权
最近,在韩国寺庙里修行的静观师太突然火了。
因为一部叫做《主厨的餐桌》的美国纪录片。
这是由美国Netflix电台精心打造的美食纪录片。影片分别记录了来自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瑞典......世界各个国家的名厨的厨房生活,是关于食物,信念,坚持与创造的故事,动人心魄。
最近播出的第四季第一集的主角,就是生活在韩国的静观师太。
她用美食温暖了尘世
食物、信仰与爱
芸芸众生,人人都需要慰藉。
这个慰藉可以是金山银山,也可以是信仰。
静观师太,17岁出家入庙,未曾婚嫁,膝下无子,一生研佛。
本不是凡尘中人,却因为在纽约制作的一顿午宴惊艳世界。
纽约时报夸赞:
世界上最高贵的料理,并不在纽约或是哥本哈根。韩国的一所偏僻的寺庙中,一位59岁的尼姑,站在了世界素食料理之巅。
师太的菜品从不花哨做作,突出一个「素」字,清新淡雅,宛如一株白莲静静绽放。
当食材成了一种艺术,沾染了禅意,凝视片刻,不自觉间,百念全消,只留安静。
十年,二十年,她就这样静静地藏身于一隅,她极乐和自由的状态,藉由素斋呈现出来,感染众人。
“一个女人要想找到一个好丈夫,就必须得有随手做出七道菜的能力。”
年幼时,父亲总会敲敲女儿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说道。
所以七岁的静观就会做手擀面,母亲更是把几十年的厨艺悉心传授。
多年后,静观早已厨艺精湛,可她没有如父亲所愿嫁给如意郎君。
因为,她出家了。
17岁时,母亲猝然离世。静观悲痛欲绝,仿佛人生失去了所有的色彩。
直到,她与佛法相遇……
屋角的铃,树间的光,空气中的微尘,灵魂中的梵音……一切都深深浅浅地敲打着她的心。
等到回神过来,她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一直对母亲去世深有执念的她突然顿悟:
我不能让自己的子女感受父母离世的痛苦,僧侣亦是所有人的妈妈,大爱众生。
所以,她辞爱离家,踏入寺庙。
大抵是在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残酷,接受所有失去的东西,寂静欢喜才能有。
青灯古佛,晨钟暮鼓,在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佛门日常,却让静观体会到圆满和轻盈。
两年后,她正式落发出家。
父亲79岁那年来到寺庙,想要探望久不见面的女儿。
静观沉默不语,从山间采来最新鲜的蘑菇,放入油中小心煎炸,最后点缀几滴酿造几载的酱油,呈到父亲面前。
一边听着山涧溪流声,一边品尝最质朴的美味,佐以手工泡制的莲花茶,再简单不过的一餐却让父亲大为改观。
“
这比肉好吃多了,你活得好,我也就放心了。
”
父亲向静观三鞠躬后,长叹一声,独自下山了。一周后,他在家中安然离世。
了结了前尘往事,静观师太把身心寄托在食物上,她将禅意与饮食结合一起,把厨艺与佛法融汇贯通,希冀在极致简单中追寻自我。
食材只放纯天然的调料,不放葱、蒜,不食荤腥,在最大程度留存食材的本味。
漫步在师太的寺院,你会发现许多瓮和缸,那是酿造酱油用的。作为斋菜的重要调料,师太对于酿造早已有一套自己的独门秘诀。
但发酵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想扭转乾坤,坚信人定胜天,殊不知有时顺其自然,才能在时间的流转中酝酿出最纯真的滋味。
静观师太说:
我想和天地交流,我想通过美食和每个人交流。
她开辟了一方菜园,菜园不大,无栅栏隔开,世间万物本无界限,一切都是从大自然中来,又回归到大自然中去。
春天栽下种子后,就放任生长,阳光、雨露就是最好的营养,万物缘生缘灭,不可强求。
不为其困,方得自在。
这就是师太推崇的“
纯天然食材概念
”。
一切与自然分享。人,或许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物,所以人们去将地球上的一切变为附属品。人类不该支配万物,而应尊重。
师太始终坚持把食材当做生命去敬畏。她制作的食材简单至极,但充满禅意与灵性。
在烹饪这件事上,生活信仰和理念一定甚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