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希腊人的起义?
作为希波大战的先声,伊奥尼亚起义可以视作爱琴海地区各部族的一次大联合
,他们在这次反抗波斯的斗争中
积累
了
战争经验
。希腊
各城邦的反应
,
也
直接决定了
后来的
希波战争进程
。
起义的诱因
希腊人在爱琴海东部的主要殖民区域分布
分布在
爱琴海东岸的各希腊城邦
,
基本上都
是来自希腊本土的移民
和
小亚细亚土著融合后成立的
。他们
从北到南
,
大致形成了艾奥利斯
13
城邦,伊奥尼亚
12
城邦和多利亚
6
城邦。
从公元前
7-6
世纪开始,小亚细亚内陆的强权吕底亚王国与伊奥尼亚人遭遇并发生了冲突。
在轮番征战中,沿海地区的希腊人被迫臣服。但是吕底亚在文化民俗上与希腊十分类似,君主对于希腊人和希腊文化颇有好感,所以希腊人对于吕底亚印象总体不错
。
吕底亚王国的亲希腊政策让他们彼此间较为平和
但是新崛起的波斯却收紧了对沿海希腊城邦的控制
。
从
帝国奠基人
居鲁士
到他的继承人
冈比西斯
,都在不断
蚕食伊奥尼亚城邦
。大部分
城邦则被波斯行省化,波斯文献称
之围
“希腊海边,海岛上与海对岸行省”,每年承担
400
塔兰特的赋税。对比下后来鼎盛时代,加盟国更多的提洛联盟,一年的贡金最多只有
460
塔兰特,而且很少超过
400
他兰特。
所以
对于农业条件普遍欠佳,主要依赖工商收入的希腊城邦而言,这完全是从天而降的重压。
波斯人的宏伟神庙与宫殿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持
内部制度上,伊奥尼亚人推行的是僭主制度
。
这些人的往往是贵族或者王族,在吕底亚和波斯的军事压力下建立起有利于战争的威权体制,对内拉拢民众制衡贵族反对派。虽然僭主们为了对抗贵族而赐予公民一些权利和好处,但是在伊奥尼亚起义前,这些僭主已经彻底成了波斯代言人
。
往往为了自己和波斯的利益挑起战争,引起本邦人的不满
。
希腊本土各地都出现了草根民众争取政权,对抗贵族的运动,这一风潮也开始波及小亚细亚,推动了民众对于僭主的反感。
经济上,小亚细亚的伊奥尼亚地区经过了几个世纪的开发后,人地关系趋于饱和
。
再加上连年与吕底亚的战争极大破坏了农业生产
,
战败
后
失去土地
也
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和社会动荡。所以
伊奥尼亚
开始对赫勒斯庞特海峡与黑海沿岸殖民,获得粮食,木材和其他必要的生产物资,并通过对外贸易开辟新财源。但波斯人一方面征收赋税,增加了希腊城邦的经济压力,一方面征服赫勒斯旁特海峡和黑海南岸地区
。
希腊人的
最大
竞争对手
——腓尼基人早在刚比西斯进攻埃及时就已经臣服于波斯。
所以
伊奥尼亚人对黑海的贸易中间商地位被打破,而主动屈服于波斯的腓尼基人在贸易上又享受到了波斯的偏袒,这无疑进一步损害到了希腊人的利益。所以这一地区本身就酝酿着反抗的气息
。
波斯人的很多做法在根本上触及了希腊人的利益
策略制定
由于深知自己势单力薄希腊城市尽可能的联合起来
伊奥尼亚起义,其实是爱琴文明后裔们进行的一次联合作战。
伊奥尼亚希腊人聚集在联盟会议中心
----
泛伊奥尼昂进行会议,制定起义策略。由于深感力量对比悬殊,城邦代表们使劲解数,尽可能增强自己的力量。
首先为了尽可能多的发动民众,
起义头目阿里斯塔哥拉斯主动放弃了米利都僭主的身份,在城邦建立民主制度
。他
还扣押了其他城邦的亲波斯统治者,通过在各邦废除僭主,推行民主制度的方式调动希腊人的积极性
。
在意识到各城邦的实力不足之后,联盟的参谋,
也是
米利都的历史学
的
赫卡泰欧斯
站了出来。
他
建议联军扬长避短
,
以海军克敌制胜
。
如果作战不利,全民族可以撤到爱琴海岛乃至色雷斯地区,延续血脉
。
但在公元前
6
世纪,动员起
300
艘战舰,在
4-10
月的航海季节中连续服役需要消耗约
1700
塔兰特的财富。所以他建议联军抢劫吕底亚国王奉献
给神庙
的巨额财宝。
考虑到兵力和财力都不足,为了补充联军的实力,起义领袖阿里斯塔哥拉斯展开了广泛的外交攻势
。
他一边联络小亚细亚的爱琴文明后裔
,包括了
塞浦路斯人和卡里亚等民族
。至于他
本人
,
则亲自前往希腊本土,游说最强大的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拉赞助。但是他在斯巴达和雅典遇到了完全不同的待遇,两大城邦的反应,与他们后来在希波战争中的表现一脉相承。
正在打海战的古希腊战士
本土反应
被寄予厚望的斯巴达人实际上是非常怯于外战的
在斯巴达,
阿里斯塔哥拉斯向斯巴达国王展示了米利都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
--
青铜版世界地图,
并
为斯巴达人展示了东地中海的民族分布和物产情况,但是最终被国王克里尼米奥斯回绝。这一回应非常斯巴达。
他们
总体上缺乏对外联系与扩张的动力。
从社会环境来看,斯巴达没有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
。
他们的殖民地,就是奴役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美赛尼亚。虽然这片土地背朝大海而且比较肥沃,但随时可能发生的奴隶起义如同定时炸弹,捆住了斯巴达对外征战的手脚
。
而且著名的吕库古改革后,工商业发展进一步停滞,主流公民不从事工商业,无疑使立足农业的斯巴达进一步隔绝于其他地区。所以斯巴达基本没有海外利益,也没有从海外获得物产的经济动力。
斯巴达的双王制度其实限制了对外作战与远征的连贯性
独具特色的双王制度的问题在于两位国王有时会持有不同的内外策略,从而干预内政外交的开展
。
而且保有王政的斯巴达,对于贵族权利过大的贵族制城邦,和野心家通过军事政变建立的僭主制城邦非常仇视。
所以在伊奥尼亚大起义之前,斯巴达虽然自视为希腊世界的保护者和仲裁者,但实际上对外政策比较保守
。
对于远在天边的波斯侵略,斯巴达人觉得不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为斯巴达提供舰队的
是同盟城市
柯林斯和麦加拉
,他们
也对远方同胞的死活漠不关心
。
所以伊奥尼亚在斯巴达的游说无功而返。
急于扩张的雅典是伊奥尼亚人的最大外援
但是在雅典,伊奥尼亚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援军
。
正在崛起的雅典刚
,
开始与拥有强大海军的埃吉纳城邦争夺地区性海上霸权
。
虽然工商业发展迅猛,但是雅典错过了之前的殖民扩张,在海外的领土和影响力很小
。本土所在
阿提卡半岛并不肥沃,所以雅典急需寻找海外据点与粮食进口地。希波战争前,雅典仅有的殖民地就是通往爱琴海北部的利姆诺斯岛和色雷斯的车尔松,位于粮食贸易线上。而伊奥尼亚的动乱,就为雅典在爱琴海北部乃至小亚细亚获得友邦和据点,稳固交通贸易线路提供了良机
。
于是雅典人欣然出兵,派出了
20
艘战船,为海外的进一步扩张开道
。
所以,在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伊奥尼亚城邦组织了一支在文化与语言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作战风格跨越数百年的联合大军。
在军事上,米利都是陆军是实力最强的城邦
,卡里亚人也有不错的重步兵
。海军实力最强的依次是萨摩斯岛、列斯堡岛、基俄斯岛。
不过,
各国
军队都
缺乏统一训练和配合
。
虽然有着紧密联系的语言和文化,但各国族军事风格跨度很大,从爱琴文明末期到城邦时代的希腊战士应有尽有
。
一旦离开舒适环境,发挥就会受影响。
古希腊重步兵
萨迪斯之围
远方地势险要的萨迪斯卫城
伊奥尼亚军队
首先集中兵力,直扑
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统治的中心,波斯驻吕底亚
总督
阿塔弗列涅
的驻地萨迪斯。
他们
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为了防止军情泄露,他们甚至没有向神谕所请示预言,防止祭司被波斯人收买。所以行动十分顺利,避免陷入耗时费力的漫长围城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萨迪斯城区。
从震惊中反映过来的
阿塔弗列涅率领波斯军
撤入
萨迪斯的卫城
。
为了把卫城里的守军逼出来
,希腊军放火烧城
。
结果把
波斯守军
赶
出了被烈火包围的卫城,在城外的一条河边集结起来,作困兽之斗。希腊人抵挡不住,只能趁夜色降临之机开始撤退。
但在撤退途中,伊奥尼亚军队被从
哈率斯河和
弗里吉亚赶来的波斯
援
军追上,双方在以弗所城外
列阵而战
。
在双方重步兵相持不下之下之际,波斯骑兵迂回到希腊军后方攻击
。
结果
伊奥尼亚军队被击败,埃雷特里亚主将被杀
,陆军主力米利都和雅典也伤亡惨重
。
在冲突的早期波斯人的重步兵是不输于希腊人的
战败的起义者分头逃回了自己的城邦,雅典人也上船回去了。
其实雅典的撤离一是发现波斯人没有之前承诺的那么好对付,交战双方实力过于悬殊。而雅典也有临近忧患埃吉那岛。一旦继续作战,自己的海军在外会损失殆尽,那么敌人就会趁虚而入。
在希波战争前的近百年内 希腊步兵一直败于波斯之手
争夺塞浦路斯
古典时代的塞浦路斯岛
虽然失去了希腊本土的外援
,但
伊奥尼亚人
没有放弃。他们
很快组织了第二阶段行动
。
联军舰队
向北攻下了赫勒斯滂
海峡附近被波斯人占领的城邦,打通前往黑海的航线。
黑海对于希腊殖民者意味着财富与希望。乌克兰地区出产的粮食,黑海东岸和南岸出产的贵重金属
,
黑海以北森林出产的木材
。
还有色雷斯,斯基泰雇佣军都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
黑海地区的物产能支持他们与外敌进行长期周旋。
使用希腊装备和爱琴风格装备的米西亚人步兵
随后他们借助早已铺垫好的关系,
向南发动起卡里亚、
米西亚
、
塞浦路斯等爱琴文明后裔
加入起义队伍
。伊奥尼亚起义者的计划是控制盛产铜矿的
塞浦路斯
,
并
可以牵制亲波斯的腓尼基舰队北上。如果卡里亚和塞浦路斯人能牵制住腓尼基人,那么未来甚至可以继续向南活动,策动物产丰富,但是起义不断的埃及加入行动。
腓尼基人的双层战舰
塞浦路斯的希腊人是迈锡尼文明的幸存者,他们使用古老的线形文字,说阿卡迪亚
-
塞浦路斯希腊方言。到公元前
6
世纪末,塞浦路斯岛上的十个城邦中,除了阿玛苏斯之外,其他城邦都是迈锡尼后裔。
果然,塞浦路斯希腊人纷纷起兵,在亲希腊的萨拉米斯王国欧涅西洛斯的带领下,群起围攻塞浦路斯岛上唯一的腓尼基城邦阿玛苏斯,发泄对波斯的不满
,
临近的一些民族也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为了防止更多民族卷入起义,于是波斯决定以塞浦路斯为起点,系统性地组织反击。公元前
496
年
,波斯陆军在塞浦路斯岛北端登陆,
腓尼基舰队
也
靠近了塞浦路斯
。
伊奥尼亚
海军
主力
闻讯
后,在3天内从基地出发,火速航行400英里
增援塞浦路斯
人
。双方在塞浦路斯的撒拉米斯
城邦
附近
,
展开
了激烈的萨拉米斯之战。
伊奥尼亚人的海军舰队
战役分海陆战场展开。
在一番血战之后,已经逐步装备大量划桨战船的希腊
海军
成功
击败了腓尼基
的圆底战舰,取得了第一次海战胜利。
但是
陆战却很不乐观
。
在军事战法上,塞浦路斯的希腊人保留了祖先传统,崇尚英雄间的单挑决斗与个人武艺,认为只要斩杀了敌将就赢得了战斗。
在激战中,欧涅西洛斯带领亲兵和精锐武士突入波斯人的阵型,在混战中凭借高超的武艺,像史诗英雄一样一对一决斗,将波斯主将阿尔提比奥斯斩于马下。
但是久经沙场的波斯人并没有因为丧失主帅而立即全盘崩溃。相反是一番激战后,因为伤亡过于惨重,塞浦路斯人自己的阵脚松动。甚至有城邦的贵族当场驾着战车前往波斯军投降,或者驾着战车撤退。
结果深陷敌阵的欧涅西洛斯反而被当场斩杀,首级被阿玛苏斯人挂在城门上示众。
在陆战失败后,塞浦路斯的希腊城邦陆续沦陷。最顽强的索罗斯城邦在抵抗5个月后,被波斯人用地道战攻陷。至此,伊奥尼亚联军
虽然夺回了对赫勒斯
旁特
、拜占庭的控制权,
获得了物产来源
,但把起义向南推进到埃及已不可能。双方就此进入相持阶段。
塞浦路斯武士乘坐战车迎击波斯陆军
卡利亚战役
内陆山区的卡里亚步兵 依旧有着爱琴文明时代的遗风
米西亚人和卡里亚人是克里特
文明的
殖民者登陆小亚细亚后,与当地土著结合的后代。他们的建筑遗址与文物有着浓郁的克里特和迈锡尼风格。
在公元前
8
世纪,这些人一度以航海技术让人忌惮,后来他们又加入希腊雇佣军团,为埃及吕底亚等势力服务,能提供与希腊风格类似的重步兵,被希腊人称为
“
战鹅”。
在波斯人马不停蹄地
向卡里亚进军时,卡里亚
城邦将军队集结在马尔西亚河岸,
开会讨论如何迎敌。
其中有人建议“背水一战”,在
波斯人
人数上占优势
的情况下。结果这一意见没有被采纳
。
由于对自己实力不足,卡利亚人让波斯人渡河之后背水列阵,想让自己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结果由于战斗意志不坚定,而且没有趁波斯人过河时袭击对手,结果
波斯军
首战告捷,
卡里亚人战死的有
1
万之多,波斯军也有
2
千人阵亡。
正当战败的卡里亚人逃到拉布劳昂达的森林里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时,伊奥尼亚军队陆军的主力米利都人赶来增援了。于是米利都人和卡里亚人一起
迎战
。
结果
由于卡里亚人和希腊方阵的作战风格略有差异,两军缺乏统一训练与配合,结果联军
再次战败,米利都军遭到重创
,退回本邦。
正在同波斯骑兵交战的希腊步兵
但是卡里亚人没有气馁,
他们仍然集结起剩余的部队,在波斯军向配达索斯城进攻的路上设下了埋伏。结果是道利塞斯率领的波斯军
因为轻敌大意
,
在夜里被卡里亚伏兵在半道上
全部消灭。道利塞斯本人也
在混战中,被善于用长矛和反曲刀克制骑兵的卡里亚人阵斩
。
至此,联军才以十分惨重的代价,取得了起义以来唯一的陆战胜利。
在卡里亚之战后,
波斯人也从此吸取了教训,明白对方并非不堪一击。于是他们不再贸然进攻,避免和对方开展正面厮杀。开始采取蚕食和各个击破的“侵蚀”战术。
接替道利塞斯担任波斯平叛军主将的叙玛伊斯。他先是征服了普罗滂提海附近的
基俄斯
,又
占领
了特洛伊地区
,
不过也很快病死。接替道利塞斯的是
大流士的女婿
欧塔涅斯。他没有直接进攻起义者的大本营,即伊奥尼亚的核心地带。而是
在公元前495年
攻下了伊奥尼亚
北边的埃奥利斯地区
的两座
农业发达的大城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