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
洋葱新闻试验田
51好读  ›  专栏  ›  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

《寂静之地》,年度最温馨感人电影

非正常事件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8-05-21 18:31

正文


周末我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寂静之地》。

作为今年第一部爆红的恐怖片,《寂静之地》在北美上映时引发了观影热潮,15次夺取北美单日票房榜冠军,被诸多影迷誉为“年度最佳惊悚片”。 然而在国内,《寂静之地》的反响却不尽如人意,豆瓣评分只有6.6分。

“除了声音一惊一乍的其他一点都不吓人。”

“一点都不吓人,我特胆小都没吓到。”

“无数bug而且一点也不吓人。”

翻阅着观众们的评论,我很难过。抱着想要被吓尿的心情去看《寂静之地》,注定是要失望的。在惊悚这个层面上,《寂静之地》还不如《战狼》可怕。

因为《寂静之地》根本就不是一部恐怖片,而是年度最感人电影。 它就像一个童话,美好的令我泣不成声。



《寂静之地》的英文原名叫做A Quiet Place, 顾名思义,这必然是一部弘扬love&peace的电影。

《寂静之地》的设定,来自于本片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十几年前的一次经历。2005年,卡拉辛斯基在其成名电视剧《办公室》中饰演职员吉姆·哈尔伯特。他不堪办公室里同事嘈杂的噪音,不禁畅想,如果能有一个地方,所有人都不说话该有多好。于是,卡拉辛斯基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已经14分钟没有任何人说话了。”

正是这句话,成为了《寂静之地》世界观的雏形。


近年来,由于吵闹引发的社会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像高铁这样的重度噪音场所,已经取代下水道和乱坟岗成为了韩国恐怖片热门取景地(《釜山行》(2016))。

打开微博,每天都能看见《幼儿园小孩午休吵闹保育员用被子捂头按压获刑》、《母亲和情人约会3岁孩子吵闹, 狠心男子嫌他碍事将其活活打死》、《嫌妻子太吵闹想清净持刀威胁民警求拘留》等等由吵闹引发的血案。

在这样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寂静之地》便具有了极为深刻社会意义。它构想了一个美丽新世界,为制止暴力案件再发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没有吵闹就没有杀害。


《寂静之地》描绘了一个人类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地球遭遇神秘生物入侵,这些生物会根据猎物的声音攻击,人类必须保持安静,否则就会被怪物捕杀。为了避免发出声音,幸存的一家四口改用手语进行交流。

《寂静之地》展示了美好的亲子关系。哭闹嚎叫的熊孩子都被怪物捕杀了,高铁仿佛图书馆一般安静,再也不会有家长因为熊孩子哭闹而被赶下飞机,也没有儿童每天晚上9点在你家楼上跑酷。

以往总有人问,不戴套会死吗?在《寂静之地》里,不戴套真的会死。主角夫妇正是因为疏于戴套,才生下了吱哇乱叫的小婴儿,以至于被怪兽追着满街跑。同时,睡觉打呼噜的老公都被捕杀了,托怪物的福,许多妻子生平第一次能够睡个好觉。

《寂静之地》里的邻里关系更是令人动容。从此再也没有广场舞,热衷于发微信语音的人都死了,大家都戴着耳机垫着脚蹦迪,一起静音disco……



《寂静之地》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空想,而已经有了科技支撑和群众基础。

比如片中人类对话采用的手语,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普及开来,没有什么意思是一个中指表达不了的,如果有,就再比一根。

同时,微信也让人类完全实现了无声交流,整天不说一句话,只要有了手机和WiFi,我们不用很麻烦就可以再活500年。

现在,想要实现《寂静之地》里描绘的美好世界,只差一个拿着U型锁、听见谁出声就揍谁的怪物了,我毛遂自荐。



如果您特别需要我们的治疗,请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详细描述您的病情与需求。幸运病友可获得被我们扎针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