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信息中心组织,为我国生物产业提供高效的科技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暴涨3000%!卖爆了! ·  15 小时前  
新华社  ·  2300000000+!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3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食药监总局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 多项举措降低新药成本价格

中国生物产业信息平台  · 公众号  ·  · 2017-10-09 16:59

正文

10月9日上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鼓励创新工作有关情况。


未来,医药企业创新的鼓励政策,将缩短新药上市的时间,从而降低新药的成本、价格。其中,从临床实验由认定改为备案、有条件地接受境外临床实验数据等都将为新药上市提速。

10月8日,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6部分共36项改革措施。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吴浈表示,《意见》就是要解决公众用药的问题,让公众能用得上新药,用得上好药,要尽快让新药上市。

多项举措降低新药成本、价格

针对临床研究资源短缺的问题,《意见》提出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改为备案管理,支持临床试验机构和人员开展临床试验。

此前,临床实验必须在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后才能开展。改革后,受理临床试验申请后一定期限内,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未给出否定或质疑意见即视为同意,注册申请人可按照提交的方案开展临床试验。

此外,在境外多中心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符合中国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相关要求的,可用于在中国申报注册申请。

而为满足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使用需求,《意见》提出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允许可附带条件批准上市,上市后按要求开展补充研究。

吴浈表示,在制度设计里有些药品和医疗器械优先审批、加快审批,通过这些来降低研发成本,有利于降低新药上市价格,更好的实现药品的可及性。未来,我国既要有新药,还要有能让老百姓用得起的新药。

境外罕见病药可附带条件批准上市

为提升罕见病患者用药品医疗器械可及性,《意见》支持罕见病治疗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对境外已批准上市的有关药品医疗器械,可附带条件批准上市。

吴浈表示,此前创新药在国外完成一期临床以后,才可以到国内申请来临床试验,就是晚一步,做不到同步,某种程度上迟滞了一些国外创新药在中国批准上市。近十年来,我国上市的一些典型的新药,上市的时间平均要比欧美晚5-7年,这就是因为很多制度设计造成了新药在中国上市慢半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