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协同16年历史,260万粉丝的“销售与管理”全媒体平台。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T中文网  ·  为什么香港不能放弃联系汇率制? ·  21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DeepSeek,掀起算法效率革命 ·  昨天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  昨天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内蒙青年爆改家业,羊绒老牌年入35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网红城市,没有挺过2024年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商业  · 2024-12-19 18:00

正文



作者:青柳

来源: 冰川思享号 (ID: icereview

网红城市,一个曾经非常红火的词汇,似乎已经失声了。

现在我们列举网红城市,似乎除了淄博、哈尔滨、天水之外,已经很难举出多少新晋成员。而上一个比较有辨识度的网红城市天水,也已经是今年3月前后的事了。

再之后,似乎也有个别城市来到了“网红城市”的门槛前面,但始终没有跨过去。

图/视频截图

菏泽,因为“群魔乱舞”的火车站广场被密集围观了一阵,随着“管理到位”迅速哑火;开封,因为招待夜骑的郑州大学生火了一阵,随着遍地单车、引发广泛吐槽后,又淡出了视野。

曾经那个动辄掀起全网热度的网红城市,似乎已经消失了。经历了一阵阵热闹,又再次回到了自己“X线城市”的分类,安分了起来。

01

首先人们应当明确,网红城市是怎么出现的?

如今复盘,这些网红城市的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

比如,大学生的特种兵旅游发现了淄博,冰雪大世界的纷纷扰扰突然让哈尔滨被关注到,一碗特别的麻辣烫带火了天水,网红郭有才让人们了解了菏泽,等等。

但显然,仅仅这种散状分布的热点,尚不足以凝聚一座城市的热度。之后一个常见操作是,地方相关部门下场,带动本地网民营造出了巨大的声势。

官方文旅账号开始发布消息,相关信息遍布热搜,迅速补齐包括公交、场地等基础设施,甚至会高调介入旅游纠纷、对宰客行为“痛下狠手”……而这,才是这些网红城市的发展路径。

▲郭有才的菏泽直播,是网红城市的最后狂欢(图/视频截图)

这当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特征,即网红城市的话题,都有很明显的“政绩视角”,即它必须为城市带来一种具象的、可供汇报总结的成绩。

这毋庸讳言,而且也是正常的。当地的文旅部门,当然有推介所在文旅资源的责任。这些部门发挥能动性,试图推动文旅产业弯道超车,这是分内之事。

正如网民常挂在嘴上的,“地方文旅太卷了”,“卷”恰好说明了一种竞争的本质:各地文旅都需要想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成绩出彩。

而如今人们看到网红城市降温,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视角——即网红城市本身的激励属性,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02

现在不仅人们找不到接力全网热度的网红城市,连上一代网红城市的光环也开始褪色。

以十一假期为例,有媒体统计,江门、淄博、榕江、哈尔滨、开封、天水等一批2023年以来新晋的网红文旅城市,在各个旅游平台的各种榜单上集体“消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网红城市已经凋零,而是增速开始乏力。

2024年国庆期间,哈尔滨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3.60%,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7.40%。而在五一假期,这两项数据的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5%和71.7%。

淄博也类似,2024国庆假期首日,淄博站发送和到达旅客约在3.2万人次。2023年4月淄博烧烤热度较高时,淄博站曾创下日发送和达到旅客合计近8.4万人次的历史纪录。

这倒未必是这些城市本身“出了什么问题”,而是自然的边际效应递减——人们的新鲜感、关注度,必然会逐渐冷却,回归正常曲线。

对于地方来说要始终维持热度,必然是相当困难的。一时造势容易,但长久的“霸榜”却不现实。这种长线的工程,对于地方来说绝对是精力和资源的双重考验。

而且短暂的过热之后,后遗症也是明显的。比如一些以美食出圈的城市,事后不少被曝出“倒闭潮”,到处是“旺铺招租”。这种遗留问题,也会相当程度地动摇打造网红城市的积极性。

这是一个内在问题,即网红城市高度依赖于舆论热度,而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热度恰恰是极难保持的。这种内在的张力,会大幅提高网红城市的“维护成本”。

03

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网红城市在整体经济格局里的位置,它实际的经济价值究竟几何?

真相可能有点反直觉。

以淄博为例,2024年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为4.5%,名义增长速度2.67%,均为全省倒数第一,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同样地,2024年一季度,哈尔滨GDP实际经济增速仅3.7%,低于大连、沈阳、长春;甘肃天水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4.3%,低于甘肃全省5.9%的平均水平。

这并不是说这些城市发展文旅走错了,城市发展当然有种种因素的作用。但这也多少说明,动辄几亿的互联网阅读数据,扑满热搜的城市热点,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多直观的收益,互联网热度的“经济转化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泼天的富贵”也不是谁都能接得住的。

▲淄博(图/视频截图)

事实上,即便将视野局限在文旅产业,网红城市究竟有多少价值,也颇可以打个问号。还以2024年的十一假期为例,从游客量看,河南、安徽、辽宁、广东和四川等5省接待游客数量突破5000万人次;从人均花费看,上海以1445.29元居于首位,海南、浙江、新疆、北京和湖南紧随其后。

这份榜单,你看不出多少新奇的点——这几乎和人们常见的图景类似,人口大省、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有着相匹配的文旅数据,网红城市似乎对整体格局没有多少影响。

网红城市的影响力似乎被高估了,当真相被揭开了之后,这就很容易让地方丧失打造网红城市的动力。即便一时热闹非凡,但如果在整体成绩单中几乎忽略不计,当然会让地方觉得空虚。

这可以部分解释何以在今年下半年之后,网红城市逐渐淡出视野。经历了这两年的观察,网红城市的成本投入比已经越加清晰,它能带来多大的效果,已经到了可以检验的时候。

而结果,大概没那么令人满意。网红城市的降温,本质上是造势热情的冷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FT中文网  ·  为什么香港不能放弃联系汇率制?
21 小时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DeepSeek,掀起算法效率革命
昨天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昨天
青澄财经  ·  追觅,悄悄“捡起”机器人?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内蒙青年爆改家业,羊绒老牌年入35亿
4 天前
水木文摘  ·  又忙又美的女人,最有出息了
7 年前
教你看穿男人的心  ·  真正爱你的人,会这样跟你聊天!
7 年前
万能的大熊  ·  宗宁:人民为什么想念周鸿祎?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