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蜂鸟微课堂
免费公开课周周有,专业讲师教你从零基础开始学摄影,群内随时答疑,解决你所有摄影相关问题。更有摄影大咖干货分享等你来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上海交大新校区最新消息来了! ·  昨天  
社会学研究杂志  ·  作者手记|看到食物体系中的人与社会 ·  3 天前  
科研大匠  ·  157项!又一自科学基金立项清单发布 ·  4 天前  
科研大匠  ·  Nature头条重磅:山东、河北、河南三所医 ... ·  2 天前  
科研大匠  ·  永久解决DeepSeek“服务器繁忙”问题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蜂鸟微课堂

摄影美学:用镜头雕刻时光

蜂鸟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5-29 19:40

正文





摄影的本质就是记录。

通过对光影、镜头、构图、环境等因素的理解与运用、来还原事物本源。





相机与人眼是不同的、它只会忠实记录下眼前的场景、而没有像眼睛那样过滤掉纷繁杂乱的干扰元素、只将注意力关注到最精彩的部分、即人眼具有提炼的功能、具有天生的构图能力。






摄影是光雕刻出来的瞬间艺术。

决定照片成败的真正因素、在于摄影美学。

在艺术史中、光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艺术家总是用各种方式描绘、模仿自然光。






人类从来都不会放弃对美的追求。

庄子曾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摄影艺术可以记录下这些美好。





摄影是一种静态美学艺术、在几秒的时间里、用光影记录生命中的每一个决定性瞬间。

镜头的最大魅力是记录与生命有关的美好瞬间。

当光影交织那一刻、所折射出的将是无法复刻的永恒记忆。





日新月异的摄影技术使光影世界串联成为流动的图像奇观、当快门点击成为一种直觉和驱力、摄影便成为了观看、感知、思考和记忆的媒介。





如今是一个艺术民主化的时代、人人都是光影艺术创作者、从局部的摄影动作上升到艺术民主化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演员、可以是导演、可以是摄影大师。



『光影大师林良忠先生的一封信』

記得我有記憶以來家中就是從事电影拍攝行业,我從小就在片厰中長大,那時也是台灣电影行业的黄金年代,一年有200多部以上的(电影项目),人手常常不足,於是我初中到大学暑假常去幫忙當小攝助,不久我也会跟焦,換片,調光,組裝保養機器,也跟了不少香港恒生电影公司來台拍攝的武打片,專門外銷海外市場。


有天有位男主角問我為什麼老是要量光,幹嘛用?鏡头為什麼老換來換去?我一句話都回答不出來,因為我只是天天機器似的工作從不去思考这些問題的奧密。


而且當時沒网絡,而外文專業書刊都要從国外托人買回,大家学拍片都是要很誠心拜師父,才能從一点点毛積累。


後來為了学好电影我才下決心去美國紐約大學唸电影,在西方的科学教育及西方电影史的薰陶之下我漸漸才解決了我多年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困惑,最終我也把所学實踐在电影拍攝及电影教育中。


這次有幸承蒙亦赞邀請來用网絡教学分享我的理念,我再三在課程中強調要掌握攝影原理的大数據,如構图張力和鏡头mm的关係,量光比必須用呎燭光确認,當你了解这些後,你就知道創作的极限,这樣在大膽的創作發揮時,不用担心失敗,因為你在感光及光比和鏡头運動有科学数據的支持,这樣才可拍出與众不同的有創新的画面。


國內近年來影視澎湃發展,宛如70年代臺灣电影工業,往往事求於人,任何人都可上手世界頂尖器材,以及有龐大的預算,但是拍攝效果往往局限於美学及科学素養不足,在和西方的預備設備的相同起跑點上,但終点也落差很大。


电影科技的發明和制作到今天仍是以西方人為主導,如果我们願意去学習西方人在电影100多年來形成的美学和科学原理后去拍攝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片子,相信華語片漸漸会在全球佔有相當的市場,上世紀70年代正是如此,未来也必定如此。



『摄影大师林良忠:12堂光影美学课』


购买或咨询课程请加课代表微信!


内容介绍:

本次课程中,林老师将分享其40多年的拍摄经验与技巧。

1、 专业摄影知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