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天桥底下说书时间。
成交额不足6000亿,这是连续第四天,个股跌幅中位数近3%。
大市值跌少点,小市值疯狂下挫,下跌有痛感。上周五表现过的中证医药指数,今天几乎被反包。另一个,芯片今天表现挺好,因为中报业绩有预期,但是市场表现不好的情况下,涨幅几乎全部回撤。
这些都说明行情热点行情性差。
另,今天债市也杀跌,
股债双杀。
中证消费、中证新能,
今天击穿春节前的低点
,创新低,医药是上周创的新低,这些是机构重仓方向。
今天的文章,我就讲一段关于“钱”的逻辑,再插播一些图就了事。
这一波下跌是系统性杀跌,集体杀跌,核心还是市场流动性相关,央妈货币可能相对收紧了。上一周,央妈预告债券借入,核心就是担心长期债券收益率下行太快,所以出手干涉。这个长期收益率,你可以简单认知为与银行贷款利率同向波动,这就可以了。当收益率下降,你存款、贷款的利率大概率也是下降的趋势。而央妈出手干涉,目前就是阻止其继续下降,甚至会抬升一些收益率。
现在看起来,市场是将其理解为变相“加息”,货币收紧政策。
PS:截至当前,不知道央妈究竟借入债券没,但释放了这个预期,市场担心,就很正常。但全球降息,我们加,保汇率举措也是明显。只是这些年,楼市,股市,汇市好像不可能三角一样,没有一个保得好。只能说,汇率相对还行。
当这个脆弱且没有信心的市场,面临这样的政策预期,出现下跌,也就正常了。上周至今的下跌,我自己理解是杀估值的影响更大,与基本面预期关系小一点。毕竟,基本面不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而从中小票跌幅更大的情况看,流动性的问题,引发的波动更加匹配这样的情况。钱少,成长股杀跌。钱多,相对利好成长股。
在我的印象中,
2013年中、终以及2019年4月
,当时有各种原因造成的“钱紧”的局面,造成行情的回调。于是,我回去查阅记录,果然,投资记忆没错,当时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指数级杀跌过。同时,与当前也有类似的点,基本面困难,央妈“左右为难”,有时候是不得已,只能牺牲股市。
2013年,关于“钱紧”的记录以及股市表现如下。
2019年,关于“钱紧”的记录以及股市表现如下。
也别只看到历史上因为货币收紧后的下跌,也要看到跌后,
情绪回暖后指数反弹了。我自己是有信心,当下,没必要割肉,需要扛过这一波恐慌就行了。
而当前这一波,关于“钱收紧”的情况如上述,虽然与过往不完全一样,但结果均是指向“收紧”。整体上,指数情况如下。
上证指数,我将这波行情的下跌,归为两段,第一阶段是基本面不及预期的下跌。而近期的下跌是,货币“收紧”引发的下跌。
二者合起来,杀业绩,杀估值,称“戴维斯双杀”。
沪深300指数。
代表成长的的中小相关指数,科创100、中证1000、国证2000,惨兮兮,近斯跌幅是更大的
(春节后的反弹,涨幅一度领先过)
。
若不是银行权重撑着,指数应该很快也跌到位。
周末写的文章,认为银行调整,但愣是不调整,这对于行情,也不是痛快的点。大概率也只有人为干涉,护盘,才有的结果吧。至少,散户是很少买银行股的。而机构的持仓中,也没有什么银行股。
如上面说的,上证指数2867点的缺口,第一层支撑。如果撑不住,下行2638再找安全感吧。大家要清楚,技术面,只是口头上的支撑,只是一些既往规律在这个位置会碰上一些可能潜在的反弹。但在市场情绪之下,往往也是一文不值。
基本面是“根本”,技术面是“标本”。
其它不多说了,利好解读起来还是跌。比如,半导体业绩好转,今天表现也冲高回落。但是,我知道,情绪回暖时,有业绩的应该是更有机会的,所以这个方向我还在坚持。
当然,如果是利空出来,那肯定是大跌了,这种无解。
场内场外均没发车,想着子弹省着点,但上述的缺口位置到了,我会发一些,分批买入吧。这也算是,相对之前而言,调整并优化自己的投资策略。
最后,分享一下大树建立的知识星球用于交流,限时开放加入,想在投资上学习进步的朋友,可申请加入。内容包括:
1、大树全套投资体系分享。
2、大树重点关注的行业企业,投资逻辑分享及长期跟踪。
3、每日分享各行各业精选研报、调研资料。
4、深度交流问答
(基金、保险、家庭资产配置等)
。
有兴趣加入的朋友,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即可加入。
看完文章赞赞赞!账户就会旺旺旺!
一切还是辣么Per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