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建筑师的非建筑
感动你的,必先是感动我的。中国设计/艺术/视觉媒体领航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发现新西兰  ·  新西兰骑行者索赔$1.2万,引发争议!“这个 ... ·  4 天前  
发现新西兰  ·  突发:大S流感去世,年仅48岁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建筑师的非建筑

24㎡阁楼爆改后变80㎡小三层,还带阳光天窗!

建筑师的非建筑  · 公众号  ·  · 2018-04-11 17:00

正文

来源:一条(微信号:yitiaotv)

本文已获得授权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2017年,在上海愚园路的一处花园里弄小区里,

设计师任培颖和她的团队,

改造了一栋产证面积只有24平的小房子,

他们给室内打造了一个超美的阳光楼梯,

还增加了许多储物的地方,

让这个建筑的实际使用面积达到了80平米,

整个室内都显得宽敞,清爽,明亮。


房子建于1950年代,

曾经与这个城市里很多“棚屋”一样,

破旧,窄小,阴暗,潮湿,不受人重视。

改造完成后很快两位年轻人租下了这里,

把它变成了一个和朋友休息休闲的小家。

他们带来的三只猫咪也享受着这里的空间和阳光,

常常引得过往路人进屋与它们戏耍。


自述 任培颖 编辑 成卿


改造的房子位于有着百年历史的 花园洋房小区 里,

可本身却是小区道路上人们搭建起来的的自建房,

它在使用的六十年间里,

层层加建到现在的三层。

业主是一对90年代初来到上海的夫妻,

他们在一楼经营着电器修理的小商铺,

与女儿一起生活在二楼和三楼。


房屋室内外原貌

这栋房子宽仅有2.5米,东西向进深接近9米,

之前里面做了一个旋转楼梯,

楼梯后面无论是储物还是做卫生间,

都很狭小,不好使用。

业主找到了我们,

他们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里,

希望给房子做个变化, 找到新的租客。


为了解决房子采光差、通风差的问题。

改造的第一步是在屋顶做了一个天窗,

阳光从房子的中部打进来,

和东西侧的窗子形成光线的互补。

并且这个天窗可以开启,

它也可以形成自己通风的内循环。


轻盈楼梯的置入

窗子的正下方设置了新的楼梯,

1厘米截面的细方铁组成了楼梯的支撑。

楼梯板都设置了玻璃的地面,

天光穿过纤细的框架和玻璃地面,

可以把房子里的每一层空间照亮。

为了充分使用狭小空间里的每一寸地,

楼梯的周围被方格型的置物架包裹着,

承担着楼梯扶手栏杆作用的同时,

自然地成为生活用品的展示柜。



在二楼通往三楼的踏步板侧方,

我们增设了几个台阶,放上蒲团,

阳光自然地洒下来,

这里又是最舒适的阅览室。


改造前

改造后

空间功能改变

改造后楼梯的位置与之前相比,

向入口位置前移了一些,

利用楼梯的错层关系,

在房子的前半部保持三层的基础上,

把后半部分变成了四层的空间。


这样一层楼梯后方的厨房 变得宽敞 明亮了,

沿着地面原有的基础我们增加了一层隔板,

可以放置咖啡,简餐,

再不需要铺设占地方的大餐桌。


考虑到业主未来不在这里居住,

二层空间具体的功能我们没去限定。

同时用满墙的木质翻板,

取代传统固定功能的家具,

这些翻板具备了弹性使用的可能。

如果摆上桌椅做咖啡厅,

板子上可以摆放餐具,

如有一天又想换做书房用,

放书的空间也很富余。


三楼保留了这里是卧室空间的可能性,

做了一张可以折叠进墙壁里的床。

白天把床折起来,

又多出一片可以灵活使用的地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