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潮流刮起后,“创业”这个词深入人心,刺痛了诸多学生心里那点蠢蠢欲动的荷尔蒙,仿佛有了这根杠杆,热血沸腾的他们就能撬动地球。
国家相继出台诸多优惠政策不说,就连伟大的教育部也曾出台通知,学生可以休学创业,折算学分。随后走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创业大赛、论坛、VC大咖关于创业讲座的海报、传单……“创业大戏”每天都在学校里上演,校园创业者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前仆后继涌现。
不知从何时起,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创业似乎已经演变成了一件自带牛人光环的酷事儿,毕业找工作似乎成了最老土最没出息的一条出路。临近毕业问未来去向,你要说你去哪个企业上班,在对方所谓的“XX创始人”“XX公司合伙人”“CXO”面前可能都不太抬得起头。
同学间见面谈论的更多不再是GPA、课堂作业,而是马云、徐小平、雷军的演讲你去不去;日常的闲聊放松时间俨然变成了“创业、互联网思维、B2B、B2C、天使轮、IPO、上市”这种以前遥不可及的词汇,似乎都觉得自己能成为下一个“马云”。
曾经的90后创业者余佳文、马佳佳、王凯歆……横空出世,更让诸多大学生陷入怪圈,感觉创业成功越来越容易,一头扎进去搞创业。大一时甚至就开始“创业”,比如办培训班、开奶茶店、家乡特产售卖平台、兼职平台、开淘宝店、学生社交……更有甚者直接休学,用所谓的创业情怀与梦想说服爸妈支持自己的创业决定。
可与其说他们是创业者,倒不如说这是一帮做生意的学生,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创业的整体水平。动不动把“流量变现,新媒体矩阵、互联网生态”之类的大词放在嘴边,只能在诸多小学妹小学弟面前吹嘘而已,在投资人面前没有真正两把刷子已然见光死。你认为他在创业,也许他只是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一件事情罢了。
碰见创业大赛必报名,毕竟有奖金嘛。熬了两三个晚上,拿着所谓的BP参加“挑战杯”,就算没结果也能认识所谓志同道合的创业者和当评委的投资人。据一位担任过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投资人表示:「90% 以上的商业计划书都没有到可以拿来探讨的程度,50% 的商业计划书可以直接进回收站,逻辑混乱、产品思路不清晰、自以为是、财务预测模型拍脑袋比比皆是。」
一旦在某个创业大赛上得了一笔奖金,尝到一点甜头,被某某顶着投资人title的评委说“项目不错”,隔壁室友似乎看到点儿希望苗头纷纷加入,摇身一变都成了CEO、CTO、CFO……拿着精心印制的名片混迹各种圈子、创业咖啡厅,把参加创业大赛的PPT修改成所谓的BP四处推广宣传。
微博私信某知名投资人常常无果,趁着他的演讲结束间隙立马冲上前去递上名片,期待能有一次面谈的机会,却往往被拒之门外无疾而终。很多心高气傲的学生创业者常常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期待能有一笔能让自己走下去团队不散的融资。
为了创业这个梦想,放弃的list上不止生活、学业甚至还有家庭。问其日常生活脸上洋溢着一股莫明的自信,顺便吐槽自己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吃饭常常在路上解决,基本上天天凌晨睡,没有办公场地挤在学校的创业中心处商量来的办公室或者教室,毕业后好一点的话或许能租个半地下室办公又或是混迹在创业咖啡厅、孵化器,也许能成为其中崭露头角的几百分之一或者几千分之一。
夜晚走在回去的路上扯掉装作大人模样的西装领带,尽显颓废和疲惫,到头来却发现说服了爸妈出资、老师学业放水、室友合伙加入,真正最后最难说服的是自己,然后开始不断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八个大字提醒自己。从吃泡面的第三天起,越来越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可又能怎么样呢?当年吹出去的话如何收场?猛然想起毕业填的就业情况表,才幡然醒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为什么那么大力支持自己创业——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从来不是指导人生就业方向的,他们或许需要的是就业表、学校创业成绩单上那个好看的数字而已,毕竟高校扩招了嘛。
冬天来得太过凶猛,死亡也来得猝不及防。2016年“资本寒冬”论甚嚣尘上,曾经被资本和市场宠坏了的创业者,在这个冬天中纷纷露出本相,创业公司倒闭的新闻屡见不鲜。曾经满大街都在说创业好,但真正创业成功的没有几个,更不要说剃头挑子一头热的诸多学生创业者。走在曾经被创业者视为圣地的中关村,一片萧条,创业大街往日风光早已不再。
王凯歆,公众后台回复“王凯歆”查看这位“神奇”少女的相关新闻
曾经誓言要给员工一个亿的余佳文时隔不久公开认怂道歉现在鲜少有新闻;辍学创业的天才少女王凯歆上演了一出“江南皮革厂”倒闭的戏码,被爆出侵吞600万、官方网页无法访问的新闻……不过两年时间,曾经一个接一个迅速走红的创业神话又迅速消失,都说不欺少年穷,然而少年创业真的靠谱吗?真正能启动的,恐怕连1%都没有。
成功者少,失败者众。那些没有来得及曝光就倒闭或者未达到曝光层次的创业者,从最初的雄心壮志到如今的心冷如灰,或许连半年时间都不到。靠着情怀抢占市场创业成功的故事只能是空谈,何况“情怀这东西,别说人了,狗都有”。大多数创业项目分崩离析,无外乎一时哥们义气的团队、不过关的技术、浮躁的心态,根本轮不到考虑资本寒冬这个客观因素。
这个社会还是讲究二八原则的,金字塔顶尖的人毕竟还是少数的,怎么可能90%的人都去创业呢?一窝蜂都去创业,做了老板CEO,没有人做员工,这本身就与社会规律相违背。
之前因为工作原因,接触过不少创业者,参加过几次学生创业路演,8个项目里竟有3个雷同,都为求职类平台,亮点并无多大区分。记得私下交流问过几个人创业的原因,得到的结果是顾左右而言他,诸如:
“想要颠覆XX”
“在学校说我是创业者,地位都不一样了,思维也和别人不一样了”
“创业了,就不用去工作了,而且给自己打工不是很好嘛”
……
没有听到内心真实的回答。有个团队创始人私下说,其实我也问过自己很多次这个问题,也被各类投资人创业者都问过,但当时都会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应付,可其实我自己还没有找到一个我自认为合适,既正确又满意的答案。
沉浸在创业梦的时候,学生创业者们是否有想过失败的那一天呢?你真的有掂量过浪费的青春是否值得吗?你的点子项目颠覆不了BAT,颠覆的估计只有你自己。绝大多数创业最后结果可能是投进去的钱、扔进去的时间、花出去的精力都打了水漂。一旦创业失败重新找工作,为别人打工的那种压抑感和失落,年轻气盛的你承受得了吗?创业失败、工作不出彩,很多人常常发出“我的人生难道就这样了吗”的疑问。
扪心自问,创业的真正目的真的不是逃避就业压力吗?选择创业真的不是趋之如骛随大流吗?创业真的不是觊觎那所谓的光环和崇拜吗?别人想进国企怎么了?想考公务员怎么了?想进私企怎么了?为何就被“创业”二字压制呢?创业死了,逃避就业的借口也少了一个,难道你又准备考研继续逃避了吗?
枯燥的书本或许无聊能教的也极其有限,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却至关重要。不要盲目相信“一腔热血和充足的干劲”能解决任何问题这种鬼话,喜欢在朋友圈晒加班到凌晨三点的“装勤奋”创业者和与XX投资人合影的创业者真的不要太多。
其实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很多人说很焦虑创业暂时遭遇瓶颈,可也许你的瓶子根本就找错了。真实的你期待以哪种方式生活?倾向于就业还是创业,只有你自己知道。如果真拿创业当做逃避就业的借口,那没有能力就业的人又怎么能创业呢?
何况创业这个修罗场上人来人往,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那个为了创业熬夜吃泡面寒风中发传单做推广的你是真实的你吗?试着想一下五年后自己想成为的人,是蜗居的哭哈创业者?一线城市的公司员工?还是安居家乡的公务员?还是积累工作经验后的创业者?
“你世界都没观过,哪里来的世界观?”,创业是一件厚积薄发的事情,人生更是如此,年轻人还是要多学习,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多积累经验,耐得住寂寞,在浮躁的社会心态中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再选择创业或许也就水到渠成了。如今疯狂的创业热已死,我们该怎么办?或许是时候,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
正如查尔斯·汉迪《思想者》里所说“尽管有时我还是想做一个非常不同的人。不过,我不再努力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愿望变成现实了。”
今日互动话题:
关于大学生创业,泥萌怎么看?
欢迎互动留言~
本文由G.P.A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G.P.A 保留所有权利
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干货
懒癌晚期丨金融职场丨Office丨读书
毕业演讲丨求职秘籍丨留学丨时尚丨旅行
老司机第三期【投行求职随你问】投行求职社群报名开始了~
第一、二期没赶上的,第三期赶紧上车
老司机带你破冰投行、斩获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