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红书关注度较高,机构第一时间组织会议:
据媒体报道,过去24小时,中外用户在小红书上突如其来地掀起了一场狂欢。临近2025年1月19日TikTok在美国的禁令生效,大量用户开始从TikTok上“搬家”,涌入小红书。这些新注册的外国用户将自己的ID命名为“TikTok Refugee”,并带着“打扰了”的客气姿态涌入小红书社区。一夜之间,小红书成了Ins,成了“作业帮”,成了中外网友玩梗的焦点。
最直接的结果是,小红书作为一款名字全是中文汉字的中国应用,登上了美国App Store的榜首,而这一次突然的国际化,一定程度上也给这位“小而美”的互联网玩家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在当前内容监管趋严且社交媒体平台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小红书作为热门社交平台,
其内容审核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关标的:
#汇洲智能 :汇洲智能的子公司热热文化在数据标注和审核领域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技术实力,其为部分 AI 大模型公司和自动驾驶公司提供底层数据服务业务,如数据标注、数据清洗等,且公司表示目前的大模型项目公司主要有小红书等。
#博彦科技:BOSS 直聘上的招聘信息显示,博彦科技有招聘负责小红书内容审核的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小红书 APP 的各类文本、图片、视频的内容进行审核,判断是否存在违规、违法或不健康的信息,并及时处理。
小红书美国应用免费下载榜第一,留存是接下来的观察重点
1月13日,小红书跃居苹果美区应用商店免费下载榜榜首
,紧跟其后的是字节跳动旗下的生活方式应用Lemon8,背景是TikTok美国“不卖就禁”禁令生效的日期(1月19日)逐步临近。
为什么是小红书?
(1)自身在海外的积累:起步于海淘笔记,有较多海外华人用户和博主;不分区运营,可以直接用本地手机号注册。(2)迁徙的海外博主和用户为表达抗议,不选择海外主流应用作为替代而要选择中文应用。
这波流量能否中长期留存?也决定了行情持续性。
(1)内容安全与全球化、多元化之间的平衡。短期外语博主涌入和用户创造更多样的视角,有助于丰富内容生态,但也加大了平台审核(过去的审核机制主要基于中文语境经验)的压力。审核过严影响多元化,审核过松影响安全性。(2)国际化的基建是否及时跟进:内容运营、用户推广、安全审核、商业化、出海政策法规。(3)Tiktok以及lemon8海外运营策略和政策风险的动态变化。
毫无疑问小红书是稀缺的用户仍在增长的互联网平台,近期的地推拉新+牵手央视春晚可见拉新仍是重要经营策略,月活已超3亿,搜索优化、广告和电商变现仍在进一步推进。
特邀专家深度解读小红书美区登顶:
- 市场竞争与用户选择:
美区TikTok用户选择小红书而非其他平台,一方面是因对美国APP如Instagram存在反麦卡、反滤镜情绪,且小红书内容生态更优;另一方面TikTok被封禁引发用户集体逃离至中国APP。同时,相比抖音等其他中国APP,小红书无登录限制,在海外华人中影响力大且对翻译友好。
-
海外发展历程与现状:
小红书早期靠切入海外购物垂类,以海外华人、留学生等为种子用户发展起来。在国际化推进中,有以社区为切入做不同国家市场的团队,但面临挑战,各国DAU不高;还有针对海外华人的海外翻译版。目前主站意外承接了海外流量,因内容风险等问题,还需要思考应对。
-
流量影响与应对:
若海外用户流量留存,广告业务将受益。目前电商未考虑拓展海外,产品端主要是审核问题,内部对英文审核严格程度存在争论。已采取软性IP隔离,认证分浏览和发布层级,外国人直播需走白名单。
-
产业链受益情况:
MCN机构分内容和电商MCN,内容MCN帮博主接广告,部分有直播能力;电商MCN对小红书腰部个人博主直播带货很重要,目前电商MCN市场规模扩大较多。内容方面摘星阁、电商方面肉雯团队等是做得较好的MCN。
-
小红书商业化模式:
商业化分为K端和B端。K端通过蒲公英平台可接广告和电商业务(直播带货和笔记带货),大博主直播带货营收量级大,笔记带货偏B端。B端主要是广告,突破规则需投广告,商家笔记带货效果优于直播带货,直播带货靠买手。
-
商业化发展历程:
2022-2023年实现商业化突破,此前电商有错误决策,如B端直播尝试失败、未重视供应链。2023年通过安福路活动发展供应链,引入中小商家,同时选择买手,发挥小红书KOL和买手优势。
-
电商业务增长核心分析:
当下电商增长核心是流量,算法依据直播内容点击率提升权重,通过直播切片、给笔记加热等方式提升点击率,同时优化内容策略,与直播内容供给提升同步进行。
-
小红书商业化与其他平台差异:
与其他平台不同,小红书广告和电商团队分开,广告偏规模化和体系化,电商多与大博主合作走运营路径。小红书广告能为中型以上广告主做卡片型策划,类似全案营销。
小红书内部
对tiktok refugee的
一些看法:
1. 内部热度应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