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宝日勿苏镇  ·  【春耕备耕】地膜使用、回收注意事项 ·  21 小时前  
宝日勿苏镇  ·  【春耕备耕】地膜使用、回收注意事项 ·  21 小时前  
重庆校园频道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  昨天  
寿光报  ·  火爆!远销40个国家…… ·  2 天前  
寿光报  ·  火爆!远销40个国家…… ·  2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妙笔花生】22年行情能否复刻?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社评丨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是什么?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2-23 19:58

正文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是什么?


中国农村杂志社评论员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公布,全文六个部分30条。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第6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202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重点突出、举措务实。提出的“两持续、四着力”任务要求,与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两确保、三提升”框架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针对性、实效性,彰显的是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先看“两持 续”。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但供求关系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生产须臾不可放松,必须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文件中重农抓粮政策的“含金量”很高: 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等。除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个硬任务,重点还包括扶持畜牧业发展、强化耕地保护、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等。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健全农产品产业损害预警体系等,是今年的新任务。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最后一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底线任务,要紧盯每一个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发现一个、帮扶一个。重点是按照巩固、升级、盘活、调整原则,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文件要求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制定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办法。
再说“四着力”。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举措。培育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县域是基本单元,业兴是前提,强县是支撑,富民是目的,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重点放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是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要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重点还有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农村社会安宁。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践行“六尺巷礼让家风”,把“和”的理念贯穿乡村治理始终。
——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专章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战略部署,要求“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要引导人才、土地、资金、技术、数据等现代要素向农业农村顺畅流动,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文件重点从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以及乡村振兴投融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机制建设方面作出安排。
文件中有多处“持续”的工作任务。 比如: 持续整治 “大棚房”、侵占耕地“挖湖造景”、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 持续巩固 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持续推动 “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持续加强 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持续深化 整治 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持续深化整治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持续整治 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 持续深化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 持续推进 地下水超采治理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可化解的难点问题,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文件为做好农村工作划了一些政策红线。 比如: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 不得 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 不得 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不允许 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不允许 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不对 集体收入提硬性指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政策红线底线,把准工作原则方向,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文件特别强调: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