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松石,手串也好,把件也罢,还是各种赏器。有了这些松石宝贝,大家都会想怎么能把它盘得更漂亮。
不过,有相当多玩友可能会在某个阶段放弃了自己的松石。
这个阶段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
——
尴尬期
。
尴尬期,就像见到了女神的素颜照,秒变粉转路了。
而绿松石的
“
尴尬期
”
犹为突出。
这里不乏个体差异的原因,一群同学总会有几个体质不好的,看起来个头都差不多,真出去跑,几圈就有人拉跨了。
盘绿松也一样,如同跑步,时间一久就拉开距离了,所以就会发现
“
尴尬
”
的松石有的变色了,有的还没有变色,盘花了。
这可如何是好
?
首先,老玩家都会选择瓷度、密度、色泽相差不大的松石
,比如
108
串子,不可能每一颗都一样,商家也只选择瓷度、色泽相近的成串,往往色差越小价格越高,同样
108
串子,价格不等,盘出的效果也不同。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如在入手的时候就把它避免掉。前戏做足了,后戏可以省很多事,你懂的。
上手了之后,要经常观察珠子,发现有色差及时调整珠子的顺序,把上色快和慢的分开,上色快的可以取下来不盘。
108
串子可以把上色慢的放在顶珠两旁,挂脖戴时,那里是人出汗多的地方,老北京不是有一话叫热得四脖子流汗吗,肯定上色快。
前期上色过程会经常换线,这个时候最好是打乱珠子顺序,一颗颗穿,切莫为了一时的省事一次性过线。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充足耐心,传世的老珠子,无论包浆,还是颜色都十分的诱人,谁教过主人家怎么盘珠子啊,都是无意间才造就了今天的经典。
虽然尴尬期是松石最大的敌人,但时间肯定是他最好的朋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松石同理,同样的品质、品相、颜色,不同人养不同珠子,这同样也是绿松石独特的灵动魅力。避免松石尴尬,我们就要从原因着手。
绿松石接触到人体的皮肤,会沾染上人体所分泌的汗液和皮脂,汗液是上色的主要原因。皮脂包含多种脂类物质,和汗液混合,在皮肤表面会形成一层乳状的皮脂膜。
乳状皮脂膜因为含有脂类和蜡类物质,其本身兼具
“
油
”
和
“
蜡
”
的属性,在接触原矿绿松石时,会迅速渗透进松石的毛细孔中,使松石的颜色发生变化,这是个非常奇妙的过程。
绿松石盘玩前
盘玩一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