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佩岑和陈怡馨在《饭局的诱惑》之前的人设,分别是乖乖女和小萝莉。
两者有共同的特点:甜美乖巧、天真烂漫。
也许你会觉得——
侯佩岑经历这么多年,圈内圈外的变故,应该已经非常成熟和世故,还装乖乖女,也太假惺惺;又或者,陈怡馨分明就是心机婊,看她狼人杀玩到后面,已经如此麻利顺溜……
这或许就是事实,但即便如此,又有什么关系?
并不因此而讨厌她们,反而更加喜爱。
因为自始至终都觉得:
当过心机婊,才是一朵风流又可爱的白莲花。
(看陈怡馨背后小人的手!哈哈哈)
这和上周
《马东“自杀”,并不是因为爱》
那篇文章里提到的
“未曾与恶魔接近,你就无法扮演上帝”
,其实是一样的。
陈怡馨之前的单纯烂漫,固然可爱,可是总觉得有点单薄。
侯佩岑之前的乖巧温柔、周全礼貌,确实让人舒服,但总觉有些无聊。
而当这两个最开始“看牌第一眼就被人识破”的天真
girls
,经历过那么多盘“厮杀”,最后具备和马老师“分庭抗礼”的高玩技能之后,她们原本甜美但苍白的“奶糖白”,具备了另外一种更加饱满的“口感”——弹性。
一个女人脸上有没有皱纹,一看便知。但始终觉得,
心灵上没有皱纹,比脸上没有皱纹更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通过手术和美容去除皱纹的女性那么多,有的人看起来十分自然,有的人看起来却异常僵硬,区别就在于此。
心灵上没有皱纹的人,始终保有生命的弹性——能伸能屈,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神态自若。
大部分温柔天真都难免有丝苍白无力,而
能让你的温柔天真显得独具一格的,是纯粹当中那一丝狡黠的智慧——面对危机和挑战的镇定,理解复杂和心机的能力。
黄佟佟
这么写六十年代最出名的美国第一夫人
杰奎琳
和她的婆婆罗斯:
杰奎琳年轻时非常不喜欢自己的婆婆罗斯,觉得她虚荣拜金,对花心的老公和儿子统统视而不见,不加管束,只知道“春天去巴黎购物,夏天在里维里拉喝咖啡,游泳、打高尔夫、保持身材苗条”。
可是当杰奎琳经历过政治和情场上的波折起伏之后,
年轻的她终于理解了光鲜女人背后那一个更黑暗、更无常、更无法言说的世界。
记者后来拍到一个意味深长的场景:婆媳言归于好,杰奎琳握着罗斯的手,看着罗斯倔强对着镜头说:
谁都不必为我而难过。
有些事,不经历就谈不上了解。
这和
张爱玲
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以及
卡莱尔
那句“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都极为相似——没有经历过黑夜的白天,终究是单薄,更谈何理解。
《红楼梦》
里王熙凤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偷情,被王熙凤抓包。王熙凤打骂一番过后,跑到贾母面前装可怜,哭诉自己“委屈”,贾母安慰她一阵之后说:
你放心,等明儿我叫他来替你赔不是,你今儿别要过去臊着他。
简简单单一句话,既有当机立断的果敢,又有人情练达的大方,言下之意透露出,她不一般的经验和阅历——
今晚回去,你们夫妻二人恐怕会再大打出手,明晚再回去处理解决这事情,该言归于好便言归于好,冷静许多,也少了几分尴尬。
贾母心机吗?你可以说她这是心机。
但恰恰是这种心机,让贾母显得“宽厚仁慈,善解人意”,使她能够理解复杂的人性、善变的人心,和难为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