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活出精彩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改变自己

又颓又丧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做这三件事

改变自己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5-20 06: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时间不会等你

每天多一点尝试


张辉 改变自己主创

百度智能汽车产品负责人 | 辉哥奇谭主创 | 布道师



其实本文所提到的三件事情:早起、运动和学习,也是我每天都在坚持做的事情。我想,能改变我状态的,能改变本文作者夭夭状态的事情,或许也能改变你的状态吧。


对了,明天的会员语音,我会探讨一下有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工作的状态,主题有关于「什么才是好工作,怎样找到好工作」,敬请期待。




又颓又丧的时候,你可以试着做这三件事

by 夭夭


虽然说春天是一个生机勃勃万物焕发的季节,但是最近我却过得有点丧。

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都在焦虑,反复地自我怀疑、自我批判,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严重的时候还会动不动就哭出来,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宅在家里刷剧,谁也不见,哪都不去。


最变态的是,状态丧的时候,我还老喜欢自虐去看一些让人爆哭的电影,什么生离死别,什么相爱的人永远不能在一起....越悲惨越对我胃口,松子都刷了好几遍。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安慰自己」不止我一个人过得那么丧。


但情绪这个东西呢,越放纵反而消逝的越快,在某一个又睡到中午的大晴天里,突然对自己这种又丧又颓的状态感到厌恶,觉得每个毛孔里都散发着霉味,把自己都恶心到了。

冲到洗手间洗了一个凉水澡后,颓了一个多月的我开始了整治计划。


早起,其实是给自己一个仪式感


作为一个资深晚起族,我的改变第一步就从「起得稍微早一点」开始。


每天睡到自然醒,睡到中午再起床的日子看上去很美,但其实起床以后、吃个」早午餐「就到了下午,一天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什么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做不了规划,很颓废很焦虑。

但是很多人在立下早起的tag后,经常失败于纠结「五点起床」还是「六点起床」,这种具体的时间上。

在我看来,早起的时间并不需要刻意去遵循「几点」,比自己的一般起床时间早一些,一点点慢慢提前就好了。


虽然我心目中的鸡血小天后梁爽坚持五点起床有好几年的光景了,但怂货如我,给自己订立的目标却没敢向她看齐,生物钟不允许啊。

第一周,我给自己定的时间是8:00am(不要笑我啊,真的是比之前早了很多),第二周提前到7:30am,4月份的目标是6:00am.

早起这件事情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要求一个中午才开始一天的人一下子六点起床,特别苛刻,还很难坚持。


给自己一个缓冲期,每周提前半小时,慢慢坚持就好了。坚持早起后,起床以后做什么事情,就决定了一天的时间利用质量。

我一般醒来后会给自己15min的冥想时间,把起床气和沉闷劲儿放飞。坐在瑜伽垫上,放一段冥想音乐,在呼吸吐纳之间丢掉一晚的浊气,一天都会精力充沛。


冥想后,就给自己来一个简单的早餐,牛奶谷物蛋白质维生素随意搭配就好,手残的我一般都从超市买,直接摆盘开吃就好了。

早上的时间就别刷零碎新闻、回复消息了,前天睡觉之前就退出微信和微博,不让零碎信息干扰你。


把读书、写文章、做一些计划这种重要且需要专注的事情,都放在早上进行,这时干扰最少、最容易专注,效率也最高。


早起最大的好处,就是拉伸了「一天」的长度,能有时间做更多的事情。因为无论你睡得多晚,11点后都很难再有精神和毅力,拿起书、打开电脑,做重要的事情。


运动,是治疗一切颓废的良药

记得我最喜欢的艾掌门说过:无所事事、心情抑郁的时候,就滚去运动吧。亲测有效。

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夜晚戴上耳机来一段慢跑,夜色下周围熟悉的环境也有了不一样的新鲜感,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满天繁星和清冷月光。

夜跑也是难得的和自己相处、对话的时间,伴着音乐让思绪随意流淌,很多纠结的问题也就解开了。

我挺讨厌给自己定所谓的计划和目标的,所以也没有刻意地去规定自己要跑多少公里,随性去跑,跑累了就哼着小调开始快走,快走慢跑结合着,一小时后就回家。

但坚持一个月下来,也慢慢能从跑一公里就气喘吁吁进步到能轻松跑完三公里,有些费力地跑完五公里了,这种慢慢进步的成就感还挺让人陶醉的。


当然啦,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跑完一小时后,微微出汗的脸色红润的状态,这种健康的美感,敷多少张面膜都换不来。


一直觉得「健身婊」是最可笑的一个称谓,别人秀出的肌肉和汗水并不是作秀,而是一种健康有节制的生活状态。

如果说赘肉和松垮的小腹是「堕落无节制」的表现,那紧实的腹部和马甲线就是你的代言人,它替你宣告:我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


坚持运动除了肉眼可见的功肌肉的紧致和脸部提升以及好气色,还有一个隐藏功能,就是让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断UP,赶走颓废和丧。

在觉得焦虑的时候,就展开瑜伽垫,来上20分钟力量训练,气喘吁吁累成狗的时候,坏情绪也就滚蛋了。

在被否定的时候,戴上手套打上20分钟拳,坏情绪都随着出拳收拳的状态释放出去,重新拥有力量感。


运动不是作秀,而是一种可以掌控自己,有自控力的生活状态。


输入和学习,才能让你真正摆脱「丧」的状态

当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时候,发现自己焦虑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掌握的东西不够多,所以就把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的 专业度 内涵 上了。

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便捷的互联网时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在几线城市,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我喜欢心理学,想要更系统、专业的学习心理学知识,修正自己的同时还能偶尔输出一些观点,只要对别人有一丢丢帮助,就会觉得很快乐。


所以我在网上报名了精神分析学的网课,加入了几个心理学的社群,每天认真上课、做笔记,把社群里分享的心理学著作记录下来,一部部慢慢啃,坚持做笔记、思考、整合。

因为自己做自媒体行业,还报名了几个自媒体运营的课程,当学到的内容能在自己的工作中运用时,内心都会小小雀跃,伸出小拳头偷偷呐喊一声「good job」!

对自己声音不满意,所以在喜马拉雅买了一系列关于声音塑造的课程,各种碎片时间都可以拿来练习。

周末的时候也会找一些TED演讲和感兴趣的纪录片来看,综艺节目和各类直播倒是慢慢远离了,也不再经常无聊地去翻微博找一些段子看。


这种学习状态让我慢慢觉得生活开始充实起来,自我感觉开始有所好转,不再那么糟糕。

公开课平台有很多,线上课程也非常多,我的建议是,选择自己感兴趣、和自己专业有关的课程,这样才能心甘情愿地坚持下来。

也不要太贪心啦,坚持学完一个课程,再去解锁新课程就好。课程那么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学完,提升自己也要循序渐进,一下吃太多反而会得厌食症。


笔记是一定要做的,没有记录和输出的学习一般都会忘光的。


还可以给自己设立一个「奖学金」,每学完一个课程,做完一套课程笔记,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给努力的自己一点甜。


我这些小小的伎俩和时间管理大牛比起来,当然是弱爆了。但于我而言,慢慢脱离了焦虑的生活状态,看着自己的生活渐渐走上正轨,就是一种巨大的胜利,也会产生一种「战胜了自己」的小小骄傲感。

生活没有统一的标准,改变也如是,每天比过去的自己变好一点,人生也就能变得更好一些。

本文授权转载自夭夭的微信公众号27Ladys | id:duolafengshang

作者:夭夭,心理咨询师,专栏作者。微博:@夭夭seven

探讨婚姻、情感里人性的问题,也会偶尔和你交流育儿心得;希望能用文字陪伴你,在粗粝的世界里,一直保持一颗少女心,度过这漫长岁月。

封面图 by Nutsa Avaliani

本周末的会员语音

工作占据了我们一生大量的时光,好的工作状态带来好的生活状态。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怎样找到好工作?且听我明日语音解答。

今天我做了什么改变


张辉: 文艺青年」曾经是 loser 的代名词,指那些充满理想,但是却无法靠这种理想安身立命的年轻人。但最近几年却迎来了重大转机,而且这种转机的趋势愈发明显:理想和面包不再对立。作为「文艺青年」,如何能赢得更好的生活?找到自己的春天。下面是精选的改变自己会员对张辉 20170507 期语音《文艺青年的春天》的反馈:


@会员   BELLA

喜欢这期的主题,轻松而又有思考,在世俗的世界里追求艺术与情怀,商业化或许有难度,但作为内心喜好与宁静片刻的方式,未尝不可。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如果能够兼顾到商业利益,两全其美。不用太过刻意和功力,无需下多大的决心,把内心深处感动自己的那一刻放大,看到自己、理解自己、满足自己,足矣。喜欢摄影,慢慢拍了一些自认为的作品,一天一天在提升。片子能够反映、记录当时所看到的、感动自己的时刻,是视界、是眼界、是心界,希望自己越来越懂自己。谢谢辉哥。


@会员   Monica

想什么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去做。工作了以后发觉,有真正喜欢的事情是多么的快乐。在劳碌了一天以后,自己的一点小爱好就可以将我从疲惫中解救出来,生活是不易的,生活也是美好的。面包和爱好一样重要,谢谢辉哥,又能在朋友圈光明正大的做我的文艺小青年了哈哈哈。

@会员   彤

上次听完《如何经营自己的朋友圈?》就有感触,当时还不太想打开自己的朋友圈,但最近一直在想自己以后的定位,今天听完这次语音后增加了我开通朋友圈的信息,我现在正在学画画,我可以把我画画的过程记录下来并且分享给别人。

张辉:嗯,Just do it.


@会员   fiona

真的很开心听到这期语音!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先讲讲我的故事和接下来的思路。

我应该是属于文艺青年中比较务实的那一号,曾经因为担心没有面包的文艺会毁了自己,而迟迟没有进入这个领域。直到前年考取设计专业在职研究生,去年开始设计首饰,第二职业开展了半年获得1W+的流水,目前的商业微信有了100+的粉丝。这条路上都是自己一点点在摸索,也结合了不少彭萦老师提供的创业经验。但“改变自己”开始提及文艺青年如何结合理想与面包,给出指导性的方针,这是第一次吧?我感觉非常高兴的原因,也是因为有了希望:或许将来,我不是一个人在摸索,或许我能通过“改变自己”获得更多这方面的指导。

现在,正如老师提到的那样,我们都看到,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引爆了这个市场的需求。我身在青岛,这是一个文艺气息很浓厚的城市,手工业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民间对手工艺的接受度也较高。这是一个大环境,对我来说,就要按老师说的三步走:

1、成就一技之长,成为best in 2000。我的研究生专业是服装设计,也是我几番自问后坚定不移的方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除了大量读书以外,还在学习服装工艺。即便是研究生毕业后,我也不想停止脚步,会继续去北京上海更好的教学资源去学习。(欧洲的学校是我的梦想,但在职状态下几乎不能实现)。

2、获取公众认知。《影响力》和《穷查理宝典》反复提到社会认可的重要性,从事服装方向的我,计划参加服装大赛,通过获取奖项的方式提升知名度。目前通过手作饰品认识了许多文艺圈的策展人,哪怕是自己投资,也要在本地策划服装展增加认知和品牌的档次水平(这点是收听语音得到的启发)。

3、尝试商业模式。目前我已有的商业模式,将自己的设计作品转化为面包,基本算运营良好。我一直在想彭萦学习创业者在运营品牌和产品的经验,很多启发都是从过去的语音中得到,实践证明确实有良好的收效。下一步,打算继续拓宽产品线,和最重要的事—吸粉。如老师所说,哪怕只有1%的转化率,只要粉丝基数够大,也够吃了。我想我的策略是没问题的,现在的问题是粉丝基数还不够。

除了目前的商业模式外,我也会做“授之以渔”的商业。手工作坊VS流水线工厂最大的优势就是,它不但能制作产品,还能教人如何制造。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感,正是流水线商品不能给到消费者的,也正是当代人们的心里需求。工作室选址,也是今年要搞定的事。

手作\设计产品+工作室上课,思路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接下来的行为,一切都要交给时间。听完这期语音,我很开心,思绪流畅之下,写下这篇没有整理的文字。谢谢老师的思想。

张辉:我先隐去你反馈中的微信 ID,希望你的每个粉丝都来之不易,都是被你微信的内容所吸引。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改变自己会员,就可以在本周日听到上一期的会员专属语音《文艺青年的春天》作为额外福利。


犹豫199元年费是否划算?在真正关键的事情上投入注意力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我最近讲过的要事包括:品味培养(品味可以决定你的职场竞争力),人生的商业模式(为什么单纯的打工模式是错误的),用刻意练习来突破自我(如何突破自我的桎梏),第三空间与人生要事(怎样用很小的时间技巧为人生要事来分配足够的资源和注意力)...这些「要事」是否有说服力?

想知道 会员 能得到什么?↓↓↓点击阅读原文,10秒钟加入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