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点“
返回
”,我知道这张图很丑,但我就想问你看到这张图的想法是什么?
“丝毫没有设计感。”
“黑白配吗?”
“垃圾。”
“Low。”
“一坨屎。”
。。。。
对,没错。我最开始用PPT的时候就是这么low,也没人告诉我,可能那个时候大家都low。
所以,我很想看看你们最早用PPT时候的样子。
为了防止此等问题再次出现,我又去学习了图片的玩法。
今天就把我学到的全都“
吐
”给你们,划重点!!要考!
插入/删除
图片
虽然我昨天已经说过图片的作用,也介绍了各种图片网站,但是难免有漏网之鱼——说的就是你。
我得再强调一遍
:
图片,它就是一把
双刃剑
。用好了能提升你整个PPT的B格,用得不好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原谅我的苦口婆心,终于体会了一把当老师的感觉。
图片的插入:
单击功能界面
的
“插入”
,
选择
“图片”
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你要插入的图片,再单击
“插入”
即可。
如果你嫌麻烦,也可以把图片直接拉入幻灯片。(可同时拉入
多张图片
)
图片的删除:
选中图片后直接按
Backspace键
或者
Delete键
。
抠图
PPT中有删除背景和设置透明色功能,如果你不知道我就扣你50分,毕竟我之前还讲过!
PS:这项功能有缺陷,仅针对颜色差距很大的图片,想要抠的很仔细的同学,请用PS~
删除背景:
选中图片后,单击
“格式”
,选择
“删除背景”
。
设置透明色:
选中图片后,单击
“格式”
中的
“颜色”
命令,再选择
“设置透明色”
。
图片裁剪
图片裁剪的几种方法:
直接裁剪、裁剪为形状,以及设定纵横比裁剪。
选中图片,单击
“格式”
中的
“裁剪”
命令,选择
“裁剪”
、
“裁剪为形状”
或者
“设定纵横比裁剪”
。
选中
“裁剪”
时,可以拖动图片的边框,
边框内为保留区域
,边框外颜色变暗。
选中
“裁剪为形状”
时,依照选定形状进行裁剪,保留原图片的长宽比例。
“裁剪为形状”
时,一键进行裁剪,裁剪后可以通过
“拉伸”
、
“缩放”
或者
“控制点调整”
来调整图片。
选中
“设定纵横比裁剪”
时,可按照图片的长度比例进行裁剪,选择比例后,图片边框内就是默认保留的区域,可以拖动图片,将要保留的区域留在边框内。
幻灯片背景填充
需要把一张图片作为背景的时候,我选择直接将图片拖入幻灯片,这样还得调整图片大小来遮盖幻灯片,非常麻烦。
“幻灯片背景填充”
可以省略这些步骤,完全不用操心图片能不能遮盖幻灯片。
插入一个形状后,单击右键选择
“设置图片格式”
命令中的
“填充”
设置栏中选择
“幻灯片背景填充”
。此时,拖动形状即显示相应位置的背景设置。
咦,好神奇,怎么实现的呢?
拖动形状,即显示相应位置的背景设置,所以省去了图片裁剪的步骤,可以任意拖动。这跟用PS做透明文字一样。
图片的校正
“
校正
?什么玩意儿?
”
图片的
校正
主要是图片的锐化/柔化、亮度/对比度。
“直接说设置图片效果不就完了。”
选中图片,单击右键选择
“设置图片格式”
命令,选择
“图片”
设置栏中的
“图片校正”
命令,设置相应的数值。
锐化/柔化:
减少或增加像素间的对比度,让图片看起来更柔滑更鲜明。
亮度:
图片的明暗程度。亮度最低为黑色,最高为白色。
对比度:
图片中明暗区域最亮和最暗之间不同亮度层级的差异程度,对比度最低为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