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经济100人
深度报道新经济各行业领导者的科技新媒体。由《创京东》、《九败一胜》作者李志刚和他的小伙伴们打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品读 | 老妈的“反emo”之道 ·  昨天  
侠客岛  ·  对话郑永年:DeepSeek带来的震撼与启示 ·  昨天  
半月谈  ·  大反转!热搜视频是假的,确认系摆拍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七次全体会议 ... ·  2 天前  
中国政府网  ·  今日立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经济100人

网红奶茶成长史:二线城市消费新机遇

新经济100人  · 公众号  ·  · 2019-11-19 11:28

正文

撰稿 |  贾   宁


相比北上广,以及成都杭州等准一线城市,大部分时间,长沙是座存在感不强的城市。虽然是湖南省会,多数房价却不足每平方米一万元。


住房压力小、气候适宜,造就了长沙得天独厚的消费土壤。居民爱吃、爱喝、爱玩,众多消费品牌在此诞生。茶颜悦色、超级文和友等成为长沙的网红打卡地,甚至衍生出了「代喝代拍照」业务,在闲鱼、微博等平台非常流行。


从长沙五一广场地铁站出来,沿着五一大道走上四五百米,再向南直行至太平街南门,不足一千米的路上,散落着十几家「茶颜悦色」。


门店大小不一,有的是只占几平米的制茶窗口,有的是包下三四层楼层的概念店,有的带上子品牌知乎茶也,售卖周边茶叶。


但这些门店有着一个共同点:在普通的工作日夜晚,人数或多或少,门口大多都排着队。


2013年12月,在这条步行街上,茶颜悦色开了第一家门店。其创始人吕良,当时或许并未预料到,6年后,他的门店会遍布长沙,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特色。



1

-品质与差异化-


「所有的失败都是有养分的,就看你怎么消化。」


2006年到2012年,吕良做过很多生意上的尝试,盖码饭、爆米花、鸭脖子、台湾奶茶,无一例外都以失败告终。


▲ 茶颜悦色创始人兼CEO 吕良


最后一段小猴子奶茶店的加盟让吕良印象深刻,他想试着做一家不一样的奶茶店。


他复盘过往项目失败的原因,发现不是策划的问题,也不是产品设计的问题,而是餐饮的基础层面没做好,品质和服务没到位。


奶茶这个行业,抛开那些外衣,就是品质与服务的战争。


吕良花了一年多时间筹备茶颜悦色,这是他首次操盘项目。他把之前的经验放在自己项目里,耐心地描绘出它未来的模样。「我自己捣腾,想案子,想名字,想方向,想产品,项目就开始成型了。」


吕良找来朋友杨洪广(现茶颜悦色产品负责人)协助开发茶颜悦色的产品,杨洪广过去主做产品研发,对咖啡、茶饮和酒类都有研究。


产品研发上,吕良提了如下要求:不用奶精用纯牛奶,用好茶叶。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因为普通奶茶只要几块钱一杯,只有二三十元的高档饮品才会用纯牛奶作原料。


「如果你盲测茶叶,从低价到高价一路喝下来,大部分情况是,好的东西就是贵的。所以我们一直想把产品品质往上提,包括茶和奶的品质,一开始我就用雀巢的牛奶、安佳的淡奶油,到现在也没改过这个标准。」吕良对新经济100人说。


「但是高毛利和好的用户体验本身是矛盾的,必须有所取舍。所以当时创业我还是蛮有信心的,我的东西至少对得起人,因为算算成本,我的毛利已经低得看不下去了。」吕良说。「当你舍得花钱,不太考虑利润的时候,本身就是壁垒。」


茶颜悦色的产品定价在十四元左右,一度是全城最贵,但毛利率却要比现在普通奶茶低10%,比过去暴利的珍珠奶茶低20%-30%。


吕良清楚,在台湾奶茶遍地的长沙,茶颜悦色必须要走出差异化才有生存之地。这种差异,既体现在门店与产品的外观风格上,也包含在每一杯饮品中。


茶颜悦色的门店,没有完全相同的一家,因地制宜做不同的设计,但风格统一,主打中国风。水中的游鱼,泼墨的书法,都映射着吕良的爱好与品味。


▲ 茶颜悦色太平街一店内二层一角


招牌产品幽兰拿铁,纸质的杯体上印着中国风的彩绘图画,配上一段文字,显得清新文艺。


奶茶上层有厚厚一层奶油,撒了一些碎碧根果。吃掉顶部的坚果,搅拌奶油与茶底,一口饮下,红茶香味十分浓郁,跟牛奶味、甜味融合在一起,只觉口感香甜丰富而不腻人。


然而,教育用户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


「你们奶茶为什么这么贵?」


「我们用的是纯牛奶,对身体好,你试试就知道了……」


纯牛奶相比奶精,口感上淡了不少,没有化学合成品那种浓郁的奶香味,刚开始消费者是不理解的,吕良化身茶颜悦色的销售,每天都在门店苦口婆心地拉客做介绍,一天说下来,嗓子都是哑的。


转机出现在新式茶饮快速崛起的那一年。伴随着消费升级,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新式茶饮填补了少年与中年之间的空白——迎合了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


咖啡和茶饮是消费时代最好的配角。


茶饮的场景适用性高,比如看电影时喝茶,逛街时喝茶,聚会聊天喝茶。它很轻,轻到可以在很多生活方式中不知不觉植入进去。


但是传统茶饮需要改良,适配年轻人的口味。


「喝茶与阅历、与年龄相关,甚至与你的身体负荷相关,年龄越大,生理代谢就慢了,更加倾向于喝一些口感比较轻的原味茶,但是年轻人肯定更偏好甜的。而且茶加了牛奶加了水果,有变化,拉升了茶的弹性空间。」吕良说。


在新客首次品尝茶颜悦色时,店员通常会给出全糖的建议,以此口感来调节以后的糖度。大多数情况下,全糖是适合的。


「我们的糖度设计要考虑产品的融合度,喝到嘴里的茶和奶、香味的融合。」杨洪广说。


「我觉得在一个恰当的时间点,包括我们和喜茶、奈雪,其实是迎合了时代的突破,做了一些这个时代应该做的事,消费者就自然接受了。」在这一波新式茶饮中,吕良也看好喜茶和奈雪。它们没开到长沙时,吕良和团队专门坐高铁跑到深圳、广州喝。


但是彼此的差异也非常明显,「第一在设计风格上,它们更加现代,主打的是潮,而我们更加偏向中国传统文化。第二,产品方面我们注重的是茶本位,它们讲究茶的搭配,让这个产品好喝,可能这个茶没有茶感,但是有水果和芝士的味道。」杨洪广说。


年轻人的注意力容易被转移,喜茶与奈雪为了持续吸引用户,保持着较快的新品研发速度,几乎做到了月月上新。


反观茶颜悦色,每年只推出一到两个新品,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原有产品的迭代上。主打产品幽兰拿铁与声声乌龙,都已经经历了四五次迭代。


尽管每次迭代只是微调,但也非常「折腾」。产品部门首先要持续不断地收集外面的茶叶,彻底扫描一遍供应链,觉得合适了再送到公司来,大家逐个品尝,一致同意口感更好了,才会小范围测试,之后再正式推出。


为了测试口感,吕良和杨洪广他们一天要喝三四十杯奶茶。


「我们不求快, 我们求做好,做稳。 」杨洪广说。



2

-打造服务的土壤-


走进门店,首先是店员露齿的微笑以及一声整齐的问候,「欢迎光临茶颜悦色!」


店面装修精致,流淌着舒缓的音乐,哪怕是二三十平米的小店,也有一面墙上摆着几本诗词与小说。


店内一般是常见的奶茶店吧台,一侧点单,另一侧出茶,吧台上有盒装袋装茶叶、马克杯等周边售卖。


排队往往在所难免,除非是比较偏僻难找的小店。一般排队都在10到40分钟之间,点完单店员会给顾客一个飞碟造型的叫号器,等到出茶时,叫号器会亮起,发出提示音,提醒顾客去取茶。


茶颜悦色的受众范围比较广,如果在学校旁,来客多是十几岁到二十多岁的学生;如果在写字楼附近,那么二十到四十岁的白领们是常客。男女比例不等,几个哥们一起结伴来买奶茶也很普遍。


▲ 茶颜悦色门店外景


新经济100人统计,茶颜悦色一家普通的街边店,下雨天,从中午12点半到1点半,有33杯奶茶售出,其中人群分布为:20位青年女性,7位中年女性,4位儿童(2男2女),以及2位成年男性。


只在长沙一城发展的茶颜悦色,门店数量有一百六十多家。 这是一张由上千名店员、一百多名店长支撑起来的密集网络,每个节点就是一个七八人构成的门店单元。


茶颜悦色店员陈昱是位年轻的女孩,1998年出生的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有神,性格活泼健谈。 她很感谢茶颜悦色,与付出成比例的回报,让她从过去的月光族变得小有积蓄,改善了生活。


陈昱觉得在茶颜悦色上班是忙并充实着,她很喜欢自家的奶茶,每天都会跟同事泡一杯喝。这种共同的喜爱,以及暖心的氛围,是她坚持的动力之一。「有很多顾客到我们门店,跟我说辛苦了,因为他能看出来我们一直在忙,瞬间就有想哭的感觉。」


茶颜悦色门店客流饱和,加班是常事,陈昱经常因为晚上还在店里忙,接不到父母的电话。


「我原来嗓音不是这样的,」她声音听着有些低沉沙哑,指了指自己的咽喉部位,「声带小结,每天说话太多了。」


提到这个,她眼睛红了。


她细长的手指上还有一道两厘米长的红色伤口,据说是十一国庆的时候不小心伤到的,还因此得到了3天难得的休假。


奶茶行业店员流动性普遍比较大,主要与工作压力和强度有关。


因此茶颜悦色联合创始人小麦在招人时,更倾向招一些「皮实」的员工,在新员工刚入职的一段时间,有意识给他们做好思想工作,工作难度也是从低到高让他们有一个适应和过渡。


每到节假日就是对员工的一次重大考验。2019年劳动节,公司内部还没有搭建好员工心理建设体系,当时新人一入职就经历这种节假日,很多都崩溃了。最夸张的一次是有一个店员从洗手间回来,看到顾客乌泱泱排着长队,直接甩手走人。


到了2019年国庆节,小麦安排所有政委、人力、运营经理下店做心态建设,告诉新人如何经历这种节假日场合,磨砺之后会有怎样的收获,给新人明确的心理预期,大概知道会有多忙,免得到时候惊慌失措。


国庆节期间他们还特意关掉了一些偏僻路段的门店,全部支援主力店铺,从而基本顺利扛了下来。不过依然有店员上班时累到哭。


店员大多数是18到20岁。管理这一代年轻人的方式和过去不一样,他们自尊心强,也更明白事理,责骂往往没用,但是耐心讲道理往往很奏效。


茶颜悦色的管理体系里, 店长承上启下,也是落实一线运营和管理的关键。


「除了跟店员一样日常工作,店长要看店,关注整体氛围、卫生、设备,监督店员的操作、服务品质以及状态。沟通工作很重要,上班时间可能比在家里时间更久,他们的状态如果没有调整好,会影响到我们整个门店的状态,要多跟他们聊一下。」 茶颜悦色店长谢道岳说。


有过多次失败经历的吕良,意识到餐饮的基础层面是关键,在开设茶颜悦色之前,将CoCo的标准化管理方式当做学习的对象。「我看到CoCo那种店,眼睛是发光的,他们做得非常扎实,我愿意学它,包括门店的管理,员工的状态,就是我想要的效果。」


「比如各种运营细节,对服务、品质、清洁的要求,全都抠得更细。所有人都有这个意识在,而且层层管理,店员做得好是因为有师傅教,师傅做得好是因为有店长教,店长做得好是因为有督导在盯,每个人是在同一个系统里管理起来的。」

吕良将门店管理体系比喻为土壤,「招聘进来的店员都是一样的,都是从现有的劳动资源里挑一些人,为什么那边就做得那么标准,这边就跟烂泥一样,各种自由散漫?其实是管理逻辑在起作用, 土壤好,才能种出好苗子,如果土壤不行,给你个好苗子也得死。


由于店面运营对店长的要求是全方面的,茶颜悦色店长的培训最快也要9到12个月,漫长的店长培养周期直接限制了茶颜悦色的扩张速度。


「我们现在腰部力量很弱,非常弱。店长的数量跟不上。所以我们计划11月12月做强化培训,基本课程都排完了。」小麦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