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研习社
顺时针研究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研习社

1840年,一场改变国运的贸易战争

历史研习社  · 公众号  ·  · 2019-03-03 19:34

正文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微信公众号:历史研习社


原创-NO.1143

作者:赵思渊

审核:喵大大     编排:小南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但是, 这场战争的导火索,究竟是鸦片还是白银?


中国近代开端的前夜,是19世纪初的美洲独立革命。由此造成的白银短缺,影响了全球贸易。1820年代,英国人迫切寻求着替代白银打开中国市场的商品;中国官员则焦虑地讨论解决通货紧缩之道。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可能并非“船坚炮利”打破“闭关锁国”, 而是第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的贸易战争。



这篇文章是 赵思渊老师《帝王与巨商》课程 的最后一讲,在这篇讲稿里将主要讨论3个问题:


(1)从17到19世纪,美洲白银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中流动的主要支付手段。


(2)嘉庆、道光时期,清朝政府已感受到通货紧缩,如何解决白银短缺成为朝野中热议的话题。


(3)由于缺乏白银供应,英国东印度公司寻求其他能够与中国交易的商品,来自印度的鸦片成为首选。


0 1
中国:白银匮乏的国度


16到18世纪,中国经济一个很重要的变化,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推手,就是美洲白银。


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秘鲁铸造银币,然后运输到马尼拉、澳门等地,购买中国的商品。所以中国维持了差不多两百多年的白银输入,这种情况下,民间贸易习惯于用白银,政府税收、支付也都用白银。特别是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铸造的银币,在市场中更受欢迎。


延伸阅读


但大家要注意,即使在美洲白银大量输入之后,明代和清代政府都没有用白银铸造货币。所以,虽然当时白银不论在市场上还是政府机构中,都得到承认, 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但从来不是由政府信用担保的法定铸造货币。 这就是为什么,通常白银在中国叫做银两,在当时的商业中使用的时候,是用它的重量作为计算单位。比如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和英国签署《南京条约》,是赔款白银40万两。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订现场版画


因为清朝政府并不铸造白银货币,所以市场上流通的白银的品质,主要是由商人,以及部分具有税收职责的官府保证的。因此,实际上, 白银的品质往往参差不齐 ,而且不同省份或者不同机构铸造的白银银锭,含银量都有所不同,人们在平日使用的时候,就要进行换算,而且测量、判断含银量往往需要专门的知识,非常麻烦。


与此相比呢,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铸造的白银就有一些优势,它是统一铸造的,所以含银量基本一致,而且使用者也可以根据银币上的头像、徽章等信息来判断银币的年代和品质,比使用银锭、银块方便多了。所以,清代社会中还形成很多称呼银币的专门说法。


比如佛头,就是指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银币。当时欧洲贵族流行戴那种卷卷的假发,印在银币上的头像也是这样。中国人看来,就好像是佛像的头一样。还有后来墨西哥独立之后铸造的银币,清代人就管它叫做鹰洋,因为墨西哥的国徽是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印在银币上的也是这样一个形象。


▲墨西哥鹰洋


0 2
拿破仑影响了中国的白银


根据我们上面讲的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理解, 至少18世纪之后,整个中国社会都非常依赖美洲白银。 美洲白银不断输入,保证了中国商业的活跃。


但是到了19世纪初,美洲发生了一系列非常重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白银的生产。


首先是19世纪最初的10几年里,欧洲出了一个大人物,拿破仑。当时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1808年,拿破仑攻陷西班牙。对于美洲的那些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政治震动。

▲拿破仑


从1812年开始,作为当时美洲白银最重要生产地区的墨西哥爆发独立运动。这段时间里,殖民地政府向银矿征收重税作为镇压起义军的军费。这使得银矿投入生产的资本大大减少,造成了白银减产。


1824年,几经战乱与政变的墨西哥建立联邦共和国。但此时的墨西哥已经因为长期的战争而满目疮痍。同时,西班牙殖民者对墨西哥银矿的投资开发也中断了。这使得 独立之后的墨西哥白银生产远远少于独立之前。 差不多到19世纪50年代,墨西哥的白银生产才基本恢复正常。


因为这样的原因, 19世纪初美洲的白银产量剧烈下降。 当时美洲的白银生产占到全世界的80%以上,所以这些美洲国家白银生产下降,就意味着全世界的白银生产都下降。19世纪头10年里,全世界的白银产量差不多下降了5%,而第二个10年里,则减少了50%。直到19世纪60年代,全世界的白银产量才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


0 3
白银短缺的巨大压力


那么,这些情况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呢?


第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就是, 银子变贵了 。美洲白银严重减产从1810年代开始,不过由于当时贸易和交通的周期比现在要长,所以中国国内感受到白银短缺差不多是1820年代之后。本来铜钱和白银的兑换比例大概是1000多文铜钱兑换1两白银,到了1830年代初就增长到1400文,到了1840年代继续攀升到1500文。


对于普通人来说, 这意味着需要用更多的铜钱来兑换银子。 我们前面讲过,从明代后期到清代,政府税收基本都用银子支付。但是很多平民,特别是那些农村中生活的小农,平时生活中用的都是铜钱,但交税的时候要用白银。现在银子变贵了,就得拿更多的铜钱去换了银子,再去交税。 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意味着税收负担更高了。 同时,对老百姓来说, 这也意味着,手里的铜钱的购买力下降了,日常生活的开支随之增加。


不仅是民众,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白银短缺,征税的时候征收白银的难度和阻力也很大, 特别是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基层政府,面临来自上面和下面很大的压力。所以在道光年间,也就是19世纪20到40年代,地方政府上缴中央政府的税收,经常发生拖欠,成为当时国家财政的一个严重问题。


除此之外,商人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因为白银短缺,那些需要用白银支付的大规模贸易更加难经营。 我们在第2讲曾经讲过,盐的专卖是中国历史上最赚钱的垄断生意。清代经营盐专卖的商人不少富可敌国。可是到了白银短缺的时候,他们也很困难。购买以及大宗交易盐,都是用白银的,但是盐卖给老百姓肯定都是用铜钱交易。所以盐商也很难回笼足够的白银。


0 4
鸦片战争其实是白银战争


这些,都是白银减产对中国人生活产生的比较直接的影响。那除此之外,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鸦片战争,也是和白银减产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当时不仅仅是中国人缺银子,当时的欧洲人也缺银子。特别是每年从中国买大量茶叶、丝绸的英国人,手里也没银子。所以英国人想方设法要减少手里的银子流入中国。那么怎么减少呢?英国人就想到了鸦片。


当时印度大片地区是英国的殖民地,而且种植罂粟、生产鸦片的规模很大。印度的鸦片卖到中国,在当时是利润很高的一门生意。对于白银短缺的时代,就更是这样。在19世纪的最初20年里,中国平均每年进口4000多担鸦片,到了1820年代之后,就翻了一倍,每年增加到1万多担,到了1831到1840年间,又增加到每年4万多担。这样计算下来,19世纪初的几十年里,中国外流的白银差不多有3.68亿银元。


所以当时很多清朝的官员都认为, 鸦片贸易是中国白银流失的主要原因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虎门硝烟


那么,鸦片贸易真的是中国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吗?


可能还不能简单地这样看。因为在1860年代之后,中国每年进口的鸦片都超过6万担,但与此同时,每年净流入中国的白银还是有1800万左右的银元。所以我们还得从中国出口的方面来考虑问题。


19世纪初的几十年里,由于白银短缺,英国社会上下的消费能力也大大下降了,所以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生丝都大大减少了。对于中国来说,这两样是当时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出口减少了,国内能获得的白银就减少了。到了1850年代之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都有所回暖,白银外流、白银短缺的问题也就相应解决了。


所以,如果我们回顾这个历史过程,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通常说,1840年清朝与英国之间的战争是鸦片战争,但实质上,其实我们应该把这场战争看做白银战争。 英国与中国,是当时的世界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经济体,都在承受白银短缺带来的各种经济问题。 如何争夺更多的白银,如何维持贸易平衡,这是当时双方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中英鸦片战争


今天全球贸易的规模,全球贸易的深入程度,相比一百多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对于货币流动性、贸易平衡这一类问题,我们有没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呢?


这是留给现代社会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