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斐九频道
专注品牌定位、营销管理、营销培训、客户开发、销售客户心理学、经销商管理、渠道建设、员工潜能等培训。【品牌故事】【营销思维】【煮三国 知管理】精彩不断!我们只做能学、能会、能落地的营销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马营销  ·  短剧全球化浪潮来袭,谁才最大赢家? ·  2 天前  
廣告狂人  ·  “好炸鸡自有答案”,系列整活简直王炸! ·  2 天前  
安利云学堂  ·  直播预告 | 雅姿滤镜精华专家讲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斐九频道

华为凝聚15万员工的四大法宝:桃子、绳子、鞭子和筛子

马斐九频道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4-24 12:45

正文


管理智慧 | 品牌定位 | 商业思维 | 营销 培训 |包装设计 | 公关传播





华为总裁任正非认为,自己对华为的产品创造贡献为“0”,因为在华为所创造的技术发明中,没有一项专利发明是由他任正非创造的。但是这些专利的发明也得力于他对人才管理的把控,让华为在技术发明上一次次提供新鲜的血液。


任正非一直把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人才管理方向,而人才管理正是公认的“华为能发展到今天的基础”。本文将为你总结华为凝聚15万员工的四大法宝:桃子、绳子、鞭子、筛子。


有人把华为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为企业创造价值,优胜劣汰”四个方面所采取的人才管理策略,比作桃子、绳子、鞭子和筛子。

吸引人才桃子



人才管理的核心问题,是首先要有可选择的人才。 华为一直把人才招聘工作放在人才管理整体工作的优先位置。


华为主要以招聘应届毕业生为主,然后让他们从基层一步一步往上发展。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应届生“一张白纸好写字”——这便于把华为的价值观装进人才们的脑子里(这是人才管理中最“狠”的一招)。

无论是有经验的人才,还是应届大学生,人才们凭什么愿意到你的企业任职呢? 解决这个大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以下三点吸引人才:


第一、通过战略、组织和品牌影响力,给人才对未来丰富的想象空间;

第二、给人才以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奖金和股票期权;

第三、给人才提供良好而又多样的学习与成长平台、职业发展与内部创业机会。

捆绑人才的绳子



在华为的人才管理经验中,你很少见到它直接刻意地运用什么“绳子”捆绑人才。


正如任正非在其演讲稿《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中说道:


“公司与员工在选择权利上是对等的,员工对公司的贡献是自愿的。自由雇佣制度促使每个员工都成为自强、自立、自尊的强者,从而保证公司具有持久的竞争力……


由于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对双方都起到了威慑作用,这更有利于矛盾的协调……


企业和员工的交换是对等的,企业做不到的地方员工要理解,否则你可以不选择企业,若选择了企业就 要好好干,若不好好干,你随时都可以离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为没有用“绳子”来“捆绑”优秀人才的思考和实践。深入分析华为的经验,你将看到, 华为设计的人才管理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是明显具有“捆绑”效果的。这种“捆绑”行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

这是最高明的人才捆绑策略,是精神的“捆绑”。

二是薪酬福利:

它给人才们的暗示是, 在华为工作,如果你能满足公司的要求,你就有可能获得在其他企业不能获得的金钱回报,这是物质利益的“捆绑”。 众所周知的,任正非所说的“不能让雷锋吃亏”,主要体现在这一点上。

三是发展平台:

在华为,人才不仅拥有自主选择工作的权利,而且拥有轮岗学习和其他众多的学习机会。 而且华为为优秀人才在公司向上升迁提供了三条清晰的通道(管理、技术和项目), 这对那些希望获得职业成功的人才们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抽打人才的鞭子


华为是一家极善于严酷地运用“鞭子”来“抽打”人才的企业。 “抽打”人才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人才不断学习进步,二是让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业绩。


前者是迫使人才有工作意愿和工作能力,后者是迫使人才为企业(也是为人才自身)创造价值。


华为用于“抽打”员工的“鞭子”主要有两条:


第一条“鞭子”是重视对人才的培养。


有统计表明,华为员工参加培训的时间约占员工工作时间的7%。 任正非引领的华为,是为数有限的在人力资源培训开发方面倾注了大量热情和资金的公司。

华为重视人才培养的逻辑说起来简单而明确: 只有通过严格多样的培训,才能帮助人才建立足够的工作意愿和能力; 只有人才有了足够的工作意愿和能力,才能为组织创造最大化的业绩;只有为组织创造了最大化的业绩,个人在组织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回报。

第二条“鞭子”是重视对人才的绩效管理。


华为的绩效管理充分借鉴了IBM的管理体系,但比IBM来得更加严苛。乍一看这个过程与大多数企业绩效管理的通行套 路并无根本区别。但是在华为, 绩效几乎是任何一位人才是否能够在公司立足并获得发展的唯一依据, 因为本文接下来要提及的“末位淘汰制”所基于的唯一标准就 是绩效考核数据。

淘汰劣才的筛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