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辑思维
每天一段60秒语音,一篇新角度看世界的文章。关注罗胖,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的多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界面新闻  ·  小鹏超理想,造车新势力1月销冠易主 ·  23 小时前  
王路在隐身  ·  关于心梗,这些你不可能全知道 ·  昨天  
界面新闻  ·  最高估值曾达77.22亿,虎扑同意作价5亿被 ... ·  5 天前  
界面新闻  ·  宠物坐上年夜饭餐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罗辑思维

这件事,让全世界一半的人都深受其害

罗辑思维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9-03 06:30

正文

说到上瘾,我们最容易想到毒品。

但和药物上瘾相比,还有一类上瘾现象,几乎让全世界一半的人,都深受其害。

这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中所说的——行为上瘾

《欲罢不能》

作者:[美] 亚当·奥尔特

译者:闾佳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行为上瘾,是指明知道一件事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但仍然忍不住频繁做,而且一旦开始就很难停下来。

像我们平时说的沉迷游戏、社交网络、网购等,都属于行为上瘾。


1. 你肯定想不到,大脑是行为上瘾派来的卧底。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大脑中一块叫“快感中枢”的区域,能从生理上让所有人产生行为上瘾。这个过程,分为4个阶段:

快乐。当我们做某件事,刺激到快感中枢时,人体会分泌多巴胺,让人感到愉悦。

学习。当再次做这件事时,快感中枢会驱动大脑中负责学习、记忆的回路,让它记住这种愉悦感。

期待。当我们产生寂寞、无聊等负面情绪时,大脑就会记起这种让人愉悦的行为,通过这种行为替代内心的痛苦。

渴望。到最后,无论这件事你是否喜欢,你对它的渴望已经深深刻在大脑里,会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做这件事。

更残忍的是,它对大脑的改造几乎不可逆,所以一旦上瘾,就会越陷越深,很难戒除。


2. 很多让我们行为上瘾的产品,都是利用人的生理、心理漏洞被设计出来的。常见的手法有六种

手法一:诱人深入的目标。利用对目标的渴望,让我们不自觉地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比如,游戏好友排行榜的设计,当游戏排名有了提升,快感中枢就会传递给你愉悦的信号,让你不断产生再来一局的动力。


3. 手法二:轻而易举的进步。关键在于让参与者在初期就尝到甜头,获得成就感。《超级马里奥》《愤怒的小鸟》等风靡全球的游戏几乎都是如此:参与者看到游戏就知道玩法,并且总能轻松突破前几关。


4. 手法三:大张旗鼓的反馈。人天生喜欢有反馈、有动静的东西。孩子坐电梯喜欢摁按钮,就是因为电梯马上能给他们的行为产生反馈,比如摁下去的触感、按钮面板亮起的光等,让他们感到愉悦。


5. 手法四:逐渐升级的挑战。初级阶段尝到甜头很容易,要想让人持续上瘾,就要在后续阶段将挑战不断升级。比如俄罗斯方块游戏,随着分数的提高,速度会慢慢变快,难度也不断增加。每个人都知道最终一定会失败,但不断增加的挑战、不断累计的分数,让人乐此不疲。


6. 手法五:不可预见的悬念。如果一样东西能轻易看透,很快就会失去魅力。让参与者在使用产品时,充满期待和猜测,就很容易行为上瘾。一些购物网站,会刻意不显示打折时间,想要抢到低价商品,用户必须时刻关注页面。所以会不停地刷刷刷,整个购物体验就变得异常刺激。


7. 手法六: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我们常需要从外部环境中寻求肯定,确认自己的价值。在社交媒体中,最典型的上瘾行为就是给照片点赞。想想微信朋友圈吧,有些人的状态吸引了大量的赞,有些人却无人理会。这种互动方式会引导用户一条接一条地更新动态,并且每条都要精心设计,以吸引更多的赞,甚至是动员周边亲戚朋友集赞。


8. 怎样才能有效对抗上瘾呢?作者也给出了三个建议。

建议一:发现上瘾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上瘾的本质,是用行为解决没能满足的心理需求。比如很多游戏上瘾者,就是为了弥补现实的孤独感。所以,解决上瘾行为,不是简单禁止做一件事,而是先找到隐藏的心理需求,再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去替代。


9. 建议二: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志力,所有能看到、听到、触手可及的外部因素,都会引诱我们。比如对手机上瘾,就要把手机放在你看不到、甚至找不到的地方;对游戏上瘾,不仅要把游戏卸载,还要远离熟悉的网吧和打游戏的伙伴。


10. 建议三:设定目标。如果已经有了上瘾行为,克服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设定一些奖励。例如每天只允许玩30分钟的游戏,如果坚持了一周,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


让我们对《欲罢不能》的作者亚当·奥尔特,译者闾佳,出版方机械工业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本书中的金句:

大脑是行为上瘾派来的卧底,能从生理上让所有人产生行为上瘾。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欲罢不能》这本书的内容,电子书已经为你准备好。

感谢出版社给的特价:原价25元,特价14.99元,限时10天。

▽ 戳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