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新国风
正本清源,复兴儒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大学e教务  ·  明远大讲堂第138讲:著名哲学家安乐哲教授“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新国风

学会苏轼“八面受敌”精读法 受益终身

腾讯新国风  · 公众号  · 儒学  · 2017-07-04 17:18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腾讯儒学

苏轼


苏轼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勤奋而科学地读书使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通古博今。

苏轼有自己的一套读书方法,尤其是精读,他独创了“八面受敌”精读法。这种读书方法使他受益无穷,也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

所谓“八面受敌”精读法,苏轼在《寓简》卷八中作了详细介绍: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读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读,但得其所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

年轻人钻研学问,每本书都要读几遍。

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

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

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

又如,另一次读书,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其他方面以此类推。

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一本书特别是经典书籍,包含着多方面丰富的内容,人们可以从不同的需要或不同的角度反复研读,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步步深入,就能读懂整本书籍,书就读“厚”了。这是苏轼长期读书经验的总结。

苏轼在谈到他读《汉书》经验时说:“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这是苏轼运用“八面受敌”精读法的一个范例。

从苏轼“八面受敌”精读法中的“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和他曾说过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知,苏轼提倡的“八面受敌”精读法的基础在于精读,精髓在于精读。

“八面受敌”一词,是苏轼借用《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术语比喻读书,就是读书如用兵,要做到“我专而敌分”。

如果八面受敌,则不应八面出击,而要集中优势兵力击敌于一面,以众击寡,一次一得,各个击破,实为绝妙之读书方法。

例如阅读《西游记》,第一次可以以唐僧专心取经为需要或视角精读,第二次可以以孙悟空除妖降魔为需要或视角精读,第三次可以以猪八戒取经三心二意为需要或视角精读等。这样,按需要或视角精读,逐个解剖研究,就容易“各得其所”,就可以将书读懂、吃透。

很显然,“八面受敌”精读法,不是浮光掠影地泛览,更不是走马观花地涉猎,而是对某一著作集中精力和心力,做到“一意孤行”,各个击破。

清末学者李慈铭称之为:“诚读书之良法也。”

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中称赞说:“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

按照现代科学理论来审视,“八面受敌”精读法包含着“运筹学”思想。即如何科学地运用自己的力量,使智能达到最高峰。

按照现代科学方法而言,就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运用。这对于我们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于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原著、学习经典著作具有借鉴意义。

转自丨“大道知行”微信公众号(ID:dadapzhixing)本文原载于《学习时报》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亲近儒家文化
成就君子人格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或致电010-62671188转31667

微信号:ruxue_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