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uncan艺术菌  ·  极致之墅&Top villas ·  14 小时前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  ·  别再迷信喝茶 ... ·  2 天前  
内蒙古消费者协会  ·  别再迷信喝茶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毛捷等: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新机理研究:担保网络的视角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3-20 19:44

正文



文章标题:

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新机理研究:担保网络的视角

作者及单位:

毛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韩瑞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刘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毛捷等,2024:《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新机理研究:担保网络的视角》,《经济研究》第1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与意义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简称融资平台)承担了公益性项目的融资职能,但由于自身盈利和偿债能力有限,其持续举债需要财政金融配合。为符合金融市场对企业举债的相关要求,地方政府会借助其掌握的各类资源给予融资平台显性支持(比如注入资产或提供财政补贴等),或提供隐性担保(比如出具承诺函或引导债务重组等),帮助融资平台实现融资并维持债务周转。2010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地方政府针对融资平台举债的各种显性支持和隐性担保受到了更加严格的监管,融资平台受到更多制度规制和政策约束。然而,融资平台的债务仍出现了持续增长,探明其原因有助于切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已有文献主要从中国的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财政金融共同作用等角度分析融资平台债务的增长机理,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面对2015年以来在相关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的背景下融资平台债务仍快速增长的事实,现有研究的解释力不足。本文验证了融资平台之间通过开展担保活动建立复杂担保关系(即担保网络)是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研究发现弥补了已有文献缺乏从市场主体的微观视角研究融资平台债务增长机理的不足,为新发展阶段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长期均衡提供了参考。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整理的担保数据,从担保网络这一新视角,借助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2009—2019年融资平台的担保网络,研究其对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融资平台加入担保网络以及在担保网络中位置重要性的提升,与其债务规模呈显著的正向关联。第二,上述效应在信用评级高或自担保能力不足的融资平台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且对于融资平台的非标准化债务更为突出。此外,2015年以来担保网络的债务增长效应更显著。第三,融资平台担保网络通过扩大信息共享、加强风险约束、发挥声誉激励以及嵌入隐性担保四个作用机制产生债务增长效应。本文研究的边际贡献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本文验证了由担保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是融资平台债务得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已有文献主要是从财政金融制度或发展压力等角度讨论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制,对融资平台担保行为等市场主体活动在债务增长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较少。本文以融资平台之间构筑的担保网络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新机理,是对地方公共债务增长成因研究的有益补充。
第二,本文为学界后续深入研究融资平台担保网络的经济社会效应和网络演变动力机制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分析方法。由于企业层面的担保数据需要手工收集整理,既有文献大多以数据较易获得的上市公司或银行作为研究对象,缺乏对融资平台担保信息的研究。本文手工整理了2009—2019年融资平台的担保数据,并运用基于“虚构网络”的工具变量估计等计量方法以克服内生性问题在数据和方法上有所创新。
第三,本文研究为理解担保关系这类社会关系构成的复杂网络如何作用于融资平台举债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检验了担保网络对融资平台债务增长的作用机制。在一般性角度,本文验证了担保网络会借助社会网络常见的三类机制(信息共享、风险约束和声誉激励)对融资平台债务增长产生影响;在特殊性角度,鉴于融资平台尚未完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本文验证了隐性担保也是担保网络产生债务增长效应的一个渠道。
//
政策启示和建议


第一,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应重视担保网络在融资平台债务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不断完善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融资平台之间的担保活动。一方面,融资平台加入担保网络或是其在担保网络中位置重要性提升都会刺激融资平台债务的增长。为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融资平台之间担保行为的政策引导,预防日益复杂的担保关系引发融资平台债务过快增长并带来债务风险,尤其要警惕融资平台借助担保网络扩大非标准化债务的规模。担保网络对融资平台举借非标准化债务的影响较为突出,而非标准化债务的信息披露少、风险大,因此应把非标准化债务的增长作为融资平台担保网络风险监测的重点。另一方面,针对担保网络中处于重要位置的融资平台,开展实时的信息跟踪和风险预测,及时掌握担保网络中这些重要节点的担保活动对相关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和债务风险的影响,对可能引发风险事件的融资平台进行风险预警或采取必要的风险阻断措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