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环球科学》杂志的“读来编往”栏目,以及该栏目中7月刊和8月刊的部分文章内容和相关评论。包括《RNA:掌控生命后台》、《改写恐惧,拯救青春期焦虑》、《红树林的北上之路》等文章的主题,以及编辑和译者对文章的评价和感想。
文章中介绍了《环球科学》杂志推出的“读来编往”栏目,该栏目为读者、译者和编辑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可以畅所欲言。文章还介绍了该栏目中包括《RNA:掌控生命后台》、《改写恐惧,拯救青春期焦虑》、《红树林的北上之路》等文章的主题内容。
文章中还包括了译者和编辑对部分文章的评价和感想。如译者对《RNA:掌控生命后台》中作者对非编码RNA研究领域的见解表示认同,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表示期待;编辑则对《超重元素:突破元素周期律》中的超重元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对《濒死的意识体验》中的科学家的工作表示敬佩。
文章最后提醒读者,可以在每一期纸刊的“读来编往”栏目扫码留言,有机会获得一本编辑部好评的图书。
喜欢《环球科学》的各位小伙伴们,7月刊和8月刊的阅读进度如何呀?从去年10月刊开始,为了和喜欢环科的你们有更多互动,
杂志推出了“读来编往”栏目
(杂志的第96页)
,读者、译者和编辑都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
。
在这个栏目中,你会发现不同专业的译者在翻译文章时,都有很多切身的感想和体会。而编辑们也在编辑中和文章碰撞出了许多奇妙的火花。来看看他们怎么说吧!!希望大家的分享能为你的阅读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另外必须提醒一句,
可以在每一期纸刊的“
读来编往
”栏目扫码留言哦,
有机会获得一本编辑部好评的图书!(
抽到真的会有感觉赚到了
)
译者的话
7月刊:《RNA:掌控生命后台》
这篇文章的作者非常不简单,他基本已经把非编码RNA相关研究的精华纳入了文章中。当然,
文章中只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对这个领域做出了贡献
。非编码RNA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研究领域,它的种类很多,但我们对它的功能却仍知之甚少。
7月刊:《改写恐惧,拯救青春期焦虑》
那些在应对环境方面遭遇困境的青少年,如同被鱼钩钩住的鱼儿一样,拼命挣扎、浪花四溅,
那些不明真相之人眼中的“异常”言行举止,恰恰是孩子想要摆脱痛苦的努力
。我们要尝试透过各种情绪、症状和问题,看到并理解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对于外在世界的渴望,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最终获得超越和成长的力量。
8月刊:《红树林的北上之路》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也会给动植物带来机遇或挑战。红树林有着灵巧而顽强的应对策略——随着气候的波动改变自己的生长范围,像打游击一样应对着环境变化,
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就迅速成长,遇到寒流则短暂退避等待下一次变暖
。而从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不断发现更靠两极的红树林,发现它们迁移的规律真是一件让人多巴胺飙升的事。
编辑的话
7月刊:《超重元素:突破元素周期律》
这篇文章不禁让我回想起当年背诵元素周期表的时光。了解元素周期表对我来说,就是喜欢上每一种元素的过程,因为你需要深入到它们背后的故事。但此前,我对周期表右下角的元素很陌生。
它们属于超重元素,仅存在于实验室里昂贵的仪器中,我没有什么机会与它们打交道
。而这篇文章让我能够跟随元素追寻者的脚步,回顾制造新原子以及超越元素周期表的过程。
7月刊:《濒死的意识体验》
这篇文章的英文标题“
Beyond the Veil
”是一个简洁而绝妙的意象。它总让我想起《哈利·波特》书中神秘事务司里那个吞没了小天狼星的帷幕,没有活着的人知道帷幕的后面是什么。
人类对于死亡总是敬畏又好奇,但很少有人能从生与死的边界全身而退
。文章里的科学家要利用这样稀少的资源做研究,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8月刊:《人类应该吃什么?》
编辑这篇文章后,再面对自己每天的吃吃喝喝,总会有种巨大的割裂感:当古人类为了获得足够多的能量,想尽办法敲开棒骨吸吮骨髓,或是挖开泥土寻找植物根茎时,
他们肯定很难想象,现代人喝到奶茶这样的热量宝藏,居然还会提出更奢侈的需求:“少糖”
。在某种程度上,现代人已经不再需要面对自然界残酷的生存法则,但作为代价,我们如今面对的问题也是前所未有的——例如肥胖的流行,还有各种胃肠道疾病。作为自然界特立独行的一员,这些问题大概也只能向人类自己寻求答案了。
再次提醒,
可以在每一期纸刊的“
读来编往
”栏目扫码留言哦,有机会获得一本编辑部好评的图书!
-电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