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2002毕业后来到帝都,进了一家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机构,作为一家事业单位,有个小小的福利就是职工宿舍, 不用出去租房住了。
说是宿舍,其实就是六七十年代盖的筒子楼, 就像大学宿舍那样, 洗漱,洗衣都得到一个公用的地方。
领导对小王说: “再坚持两年, 新的宿舍很快就盖好了。”
这个宿舍楼编号是87, 据说之前的老院士们也在这里住过, 小王拖着行李搬进去, 躺在床上,想着还能沾一点院士的仙气儿, 也就不再嫌弃这破旧的房间了。
那时候四环刚刚通车, 87号楼就在四环边上, 俯视着畅通的双向8车道, 那时候在帝都开车才叫真的开车, 一点都不堵。
有一天小王无意中听到同事买房的消息, 说是帝都的房价4000多一平,吓了一跳, 自己一个月工资3600, 都买不了一平米啊。
政府也看到房价太高, 想了各种办法, 其中之一就是在一个叫回龙观的地方建了一大批所谓经济适用房, 2600多一平, 大家都觉得便宜, 不少人去买。
小王工作没多久,对房子的事情完全没有任何感觉, 买房似乎和自己没任何关系。
看着各个同事火热的报名, 也心痒痒, 但是一看地图,这回龙观也太远了, 完全是郊区, 坐公交过去至少一个钟头。自己的87号楼虽然破点, 但是这位置多好啊, 挨着单位,走路上班,中午还能睡一觉, 离中国的硅谷中关村也就1公里, 还有近在咫尺的海淀读书城,这条件上哪儿找去。
2003年, 13号线正式修通, 对回龙观买房的是重大利好, 星期天大家一起去回龙观看同事刚装修的新房, 在城铁上足足坐了半个钟头, 下了车还得坐上小蹦蹦, 千辛万苦才到。
不过房子真好, 大复式, 200多平, 价值40多万, 还花了10多万的巨款做装修, 听得小王只咋舌。
2004年,单位的新宿舍真的盖好了, 在西四环, 虽然远离了核心区, 但是条件好了太多, 从筒子楼变成了宾馆标间, 每个月交150块, 小王很满足,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部门也搬到了同一个楼里, 一楼餐厅, 二楼上班, 四楼宿舍, 一星期不出楼完全没问题。
坪,高低起伏, 就像高尔夫球场, 小王中午吃完饭和同事一起出去放风, 很喜欢到这里这里转转, 自然就会聊起房价, 发现这里已经是7000多一平了, 太吓人了。
同一个组的小林, 刚毕业就结婚, 结了婚就买房, 小一居, 在望京, 4000多一平, 这时候望京的韩国人还很少, 也没发展起来, 小王觉得怎么买这么偏僻的地方, 都快五环了, 我要买房至少得四环以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