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外滩TheBund」(ID:the-bund),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我们在父亲床边有说有笑,大家都很开心,睡得比平常晚一些。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眼神很平静……”
这段回忆来自小泽征尔的女儿征良,2月5日晚,她就这样守在父亲病榻前,陪他走完最后一程。
“临睡前我搓着他的手,说‘我爱你’,他也紧紧握住我,似乎有同样的回应。”
小泽征尔与女儿小泽征良
那天晚上,东京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这位享誉世界的日本指挥大师与世长辞,终年88岁。
小泽征尔出生在沈阳,年轻时师从卡拉扬、伯恩斯坦等巨匠,后来自己也成了一代大家,指挥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以独特的东方韵味在西方古典乐占据一席之地。
尽管家人们试图将他人生的最后时刻,描绘成无比和谐的氛围,但现实可能要残酷得多。
根据日本媒体报道,有友人出面爆料,在小泽的弥留之际,女儿与妻子、儿子为了争夺数十亿日元的遗产,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事务所要不要关闭,版权收入怎么分,在世界各地的豪宅如何清算……任何一个问题都会点燃争吵的导火索,最后总以怒吼、尖叫、摔门而出收场。
此时的小泽征尔已经无法说话,只能躺在病床上默默看着这一切发生,无法想象他该有多无奈。
晚年被女儿“保护”起来
2月6日,小泽征尔因为心脏衰竭在东京家中逝世,人生画上了句号。
这位大师的晚年过得相当辛苦,2005年接受白内障手术,2010年宣布罹患食道癌,暂停活动1年。在2015年腰部骨折后,身体状况更是一落千丈,到了2018年心脏又出了问题……
不间断地与病魔作斗争,让这位乐坛老顽童早已无法站上指挥台。
小泽征尔结过两次婚,第一段婚姻很短暂,前妻是位钢琴家。第二位日俄混血妻子入江美树,年轻时是很有人气的模特、设计师和电视红人。
婚后,入江美树生下一女一子,两个孩子都在美国出生,后来随母亲搬回日本。
大女儿小泽征良继承了母亲的容貌,后来成为一名作家,是位单亲妈妈;儿子小泽征悦是个演员,如今仍在演艺圈活跃。
从左到右:小泽征良、小泽征尔、入江美树、小泽征悦
小泽征尔一直不喜欢医院的环境,长期在家休养,负责照顾他起居的是现年52岁的大女儿征良。
征良和父亲的关系非常亲近,很早就开始帮忙操持小泽征尔的事业,以发言人身份示人,管理着演出内外的一切事务。
期间出现过一些不满的声音,比如曾经合作愉快的伙伴,发现必须要通过征良才能联系到小泽征尔,征良还总会擅自决定工作上的事。
在此之前,小泽征尔一直非常平易近人,相熟的乐迷、乐评人去后台找他聊天是家常便饭。但女儿掌控大局后,不再会允许此类情况发生。
2021年,征良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示,爸爸生病后,自己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决定,把保护他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
晚年的小泽就像被保护在一个巨大的泡泡里,和外界隔绝,事务所也被女儿掌控。
母亲入江美树和弟弟征悦,也被一定程度隔绝在了泡泡之外。
病榻前的争吵不休
事务所是父女俩最重要的经济中枢,曾经小泽征尔的指挥工作活跃时,单次指挥费用高达500万日元,每年海外收入就有3亿日元,此外还有音乐和形象商标版权等收入。
小泽征尔无法演出后,事务所处于勉强运营的状态,员工接连离开,但征良依旧坚持要让事务所继续开下去。
母亲和弟弟则早就对征良大包大揽的做派看不惯,在小泽征尔卧床不起后,他们就一直要求征良关闭事务所,将相关财产清算分成。
大女儿对此要求严词拒绝,称这是父亲一辈子的音乐心血,必须继承下去。
因为这件事,三个人在小泽征尔病榻前没有少吵架。
另一个矛盾的焦点,在于房产。
曾有日本媒体统计过,作为名满西方的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巅峰时的净资产超过30亿日元。
在东京成城的黄金地段,小泽拥有约750平方米的土地,价值超过10亿日元。此外,在洛杉矶、夏威夷、巴黎和瑞士,小泽征尔都购置了别墅等不动产。
这些土地和房产,在小泽征尔生前大部分都过户给了妻子入江美树,不过还有一部分仍然留在小泽名下。
小泽征尔与入江美树
“为了这些遗产的归属,双方经常吵翻天,有时甚至会吵到要怒吼的地步。”爆料的友人这样描述道。
“小泽先生只能默默听着妻子与孩子们的骂战,周围的人都感到很不安,担心他的病情无法得到照顾。”
这位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晚年如此无法免俗的遭遇,让人唏嘘。
再见了,老顽童
印象中小泽征尔最后一次演出,是在2022年的12月。
当时他已经只能靠轮椅行动,指挥曾由自己创立的斋藤纪念乐团,为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宇航员若田光一直播演奏了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
小泽征尔幅度有限地挥动手臂,眼神中仍然有着壮年时的炙热;镜头另一边的若田光一,早已在太空中泪流满面。
去年夏天,老人在第31届小泽征尔松本音乐节上亮相,接受全场的欢呼。
刚过完88岁生日的小泽,被女儿和孙子从台侧推上舞台,站在指挥台上的是他多年的好友,91岁高龄的指挥家约翰·威廉姆斯,乐团奏响了《星球大战》的名曲《帝国进行曲》。
两位老人的手紧紧相握,四目相对,他们明白,这一刻很可能是最后的告别。
2010年,小泽刚确诊食道癌,以消瘦的身躯重返指挥台。那时正逢他75岁生日,台下的乐手们突然为他演奏起《生日快乐歌》。
老顽童坐在椅子上,双脚像孩子般来回晃动,开心地看着这一场景。
“我已经75岁了,等待我的除了音乐,还有无尽的病痛……75岁迎来第二段人生,有点迟啊,不过也没办法,我会试着走下去的。”
中国乐迷对小泽征尔有着更特殊的爱。1935年他出生在沈阳,在北京度过童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回到了日本。
他对中国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常说自己“一半是日本人,一半是中国人”。
在担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总监的30年中,他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包括在1978、1979年带领乐团友好访问中国的“破冰”演出,后来着力将《草原小姐妹》协奏曲和琵琶等民乐元素推向国际。
70年代来中国时,小泽征尔还带着父亲的遗像,为了完成父亲“回中国看一眼的遗愿”;2002年母亲病逝,他又把骨灰坛运回了小时候在北京住过的院子。
我还记得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在演奏《蓝色多瑙河》之前,小泽征尔带着乐手们,用不同的语言来祝全世界人民新年快乐。
等最后轮到指挥之前,维也纳小提琴首席抢在小泽之前用日语说了祝词,大家都笑了,等着看这位日本指挥如何应对。
小泽征尔等全场安静下来,定了定神,对着观众们说出字正腔圆的三个中文字:“新——年——好——”
那个最后的“好”字拖得很长,音调昂扬、快乐,伴随着他依旧如孩童般的天真笑脸,让人久久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