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表龙门阵
负责吐槽一切!互联网大喷壶,大嘴善喷喷天下可喷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犀牛娱乐  ·  为什么说《大侦探》就是国综群像的唯一真神? ·  17 小时前  
青岛日报  ·  超了!贾玲发文:恭喜 ·  2 天前  
青岛日报  ·  超了!贾玲发文:恭喜 ·  2 天前  
今晚报  ·  大S生前遗言曝光,骨灰已运回台湾 ·  2 天前  
忘川边的但丁  ·  大S之死,关乎那个你一生不敢做的可怕假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表龙门阵

下流的饭圈

三表龙门阵  · 公众号  ·  · 2024-08-08 13:4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乒乓球饭圈事件及公众对此类事件的看法。文章指出,在市场化运动下,言论市场化带来赞美、对立、攻讦和暗讽等竞技场争斗在网络空间的表现,这是建构英雄崇拜的基础行为。文章还讨论了饭圈文化的二象性,即神圣与粗鄙、狂热并存的现象,以及在奥运会等场合下,饭圈对抗与摩擦的暴露。同时,文章也提到了公众对此类事件的不同看法和反应。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市场化运动下的言论市场化。

在市场化运动中,言论市场化带来赞美、对立、攻讦和暗讽等表现,这是建构英雄崇拜的基础行为。

关键观点2: 饭圈文化的二象性。

饭圈文化包含神圣和粗鄙、狂热并存的现象,这种二象性在任何大众通俗文化中普遍存在。

关键观点3: 奥运会等场合下的饭圈对抗与摩擦。

奥运会等场合让饭圈与饭圈日常的对抗与摩擦置于大庭广众之下,引发公众关注和讨论。

关键观点4: 公众对饭圈事件的不同看法和反应。

公众对于饭圈事件有不同的看法和反应,包括理解、批评和反思等。


正文

乒乓球饭圈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直到公权力下场干预,一个我并不想看到的结果。

为什么?

如果普通人针对体育明星发表出格言论便落得吃牢饭的地步,那虎扑、懂球帝上还能剩几人呢?

当我们似乎习惯了一种保留节目——梅西与C罗的粉丝互斥,曼联与利物浦的球迷互喷。并不觉有异,难道指望他们彬彬有礼吗?回到工业革命时代,他们也这操行呢。

我们默认这是一块言论不受限的区域,甚至成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非常享受在网络上喷对家的球星而不至于被抓起来的爽感,而若有人来对喷,那简直欲死欲仙了呢。

这并不高级甚至偶尔有点下流,可若将它看成是人类的普遍精神活动之一,门槛自不必高。

当然,你不能说涉及到「造谣传谣」,公权力下场就没有道理。最终衡量的结果就是——这么做,收益是否足够大?

目前看来很大,就是要通过抓典型来刹一刹出格言论影响奥运观瞻的歪风,外媒都关注到了,国际影响不好。

我小人之心——放平时是懒得管的。

在市场化足够彻底的运动中,你不可能指望明星站出来引导粉丝有理有据、亲和礼貌,他没有这个义务,甚至有可能他本人也无法做到温良恭俭让。

运动的市场化带来的就是言论的市场化。赞美、对立、攻讦、暗讽,是竞技场的争斗延伸到网络空间的表现,是建构「英雄崇拜」的基础行为,保持「中立」在「信仰光谱」中是黯淡的。

梅西和科比是神圣的,曼联和利物浦在各自拥趸心目中是不可侵犯的,但包裹、簇拥他们的文化一定是粗鄙的、狂热的、下里巴人的。这种二象性在任何大众通俗文化中是普遍存在。

所以,谈论饭圈,要「不觉有异」,要理解这个信仰的共同体,即使在官方的公告中,亦没有用负面词汇来定义它,而是基于各种需要将其中的出格行为提炼出来加以惩治。

奥运会使那些市场化不够彻底的运动置于大众的眼前,可平时大家过着井水不犯河水的生活,超话与超话之间,鸡犬之声不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奥运会让饭圈与饭圈日常的对抗与摩擦置于大庭广众之下,人们「顿觉有异」——卧槽,怎么可以这样呢?

若这些运动的从业者又被赋予超出职业本身的光环与意义呢?很自然的,江湖事便不能江湖了,世俗的规则与律条就会介入小部分人的精神生活。

那个被逮起来的29岁北京女子,有人评价——年纪这么大了,还这么疯狂?

我跟他大家说个事,我认识一个男的叫陈中,40多岁了,天天满北京城找臭水沟子野浴,我说这不安全也不健康。他说,你不懂。

我后来想想,狂热乃至出格的行为和年纪真没有关系呢,也许这人间再没有别的东西能让他们内心翻涌吧。而我呢,封心锁爱了,只会为支付宝到账100万悸动一番。

她在微博上的话,无比下流,她一定期待更下流的对家粉丝和她大战一百回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