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蛇年春节,跟往年一样,又有点不一样。
说它一样,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们中华儿女都热烈庆祝。
说它不一样,是因为它是作为人类“非遗”的第一个春节。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5年蛇年,中国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
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是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又一里程碑式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他指出: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春节申遗的成功,正是对这一理念的有力践行,也为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宝贵的契机。
春节,这一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生活哲学。
从古诗中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到如今的年夜饭和春晚。
春节以其独特的仪式感和文化内涵,传递着辞旧迎新、祭祖祈福、团圆和睦的精神。
它不仅是时间的节点,更是情感的纽带,连接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
春节申遗的成功,让这一传统节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也为我们深入挖掘和传承春节文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首先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以敬畏之心去保护、去传承。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庆祝方式,是我们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源泉。
我们应该深入挖掘春节背后的历史故事、民俗传统和人文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春节、喜爱春节、传承春节。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还需要我们创新传承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因此,我们必须创新传承方式,让历史文化资源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例如: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重现传统春节场景,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春节的魅力。
还可以结合现代艺术形式,如电影、音乐、舞蹈等,创作融合中西元素的春节文艺作品,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春节申遗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绝佳平台。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春节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举办海外春晚、春节文化展览等活动,用多国语言讲述春节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外国友人来中国亲身体验春节的庆祝方式,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们看到,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就突出了首个人类“非遗”春晚的元素。
这不仅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舞台上的一次璀璨绽放,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