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川渝横贯线出品 文/李不是
今天零时,2018年双十一闭幕。
天猫最终交易额定格在2135.5亿元,超过去年的1682亿元,同比增长26.9%。
在天猫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全国最会买的前十省份包括:
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山东、四川、河南、湖北、福建。
成交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为:
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苏州、南京。
这一排名和2017年前十城市一致,只是名次上广州替代了深圳,从第5位上升到第4位,重庆替代了武汉,从第8位上升到第7位。
在城市消费力度排行上,第一梯队上海和北京从未承让过,今年北京更是突破百亿大关。杭州没有辜负双十一诞生地的称号,虽然人口总数未过千万,但强悍买进前三甲,消费力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成都和重庆消费力强劲,力压中部和东部的武汉、苏州、南京。
重庆之所以胜出,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口体量之大。重庆坐拥3000万人口之巨,相当于不少地方大半个省份人口,也是武汉、苏州人口的3倍左右,南京人口的4倍左右。
而人口只有重庆一半的成都,却紧随上海、北京、杭州、广州、深圳之后,成为
中西部城市第一“暴花户”
,超过重庆、武汉、苏州、南京等城市。
甚至于,在双十一第一小时内,成都还杀进了前五。
其实,除此之外,成都在许多消费数据上,都排名靠前。
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电影票房排行榜,成都居于全国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根据麦肯锡发布的2016中国奢侈品网络消费白皮书,在奢侈品网购总订单量和消费人数排名前20名的城市中,成都位居北京、上海之后,排名全国第三。
这座GDP排名2017年全国第8的城市,在宏观和微观数据上,均展示了其消费上的雄厚实力。
那么,深居内陆、西部的城市成都,为何消费力如此强劲?
其一,与成都人消费观念强相关。
成都地处平原地带,自古以来少战乱、仓廪实,
被三国志作者陈寿称为“天府之国”
。这一称谓,沿袭至今,并为成都带来无上荣耀。这种与生俱来的安全感让成都人养成了敢于消费的习惯。
放在今天,拿汽车消费来讲,成都汽车保有量居于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甚至于一款目前已停产的某品牌豪车,几年前在成都的销量就已居于全国第一。
重庆和武汉自古以来,均饱受战乱之苦,在消费观念上较成都而言有所收紧。
其二,根据21世纪经济研究院数据,从2015-2016年全国十个主要城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来看,
成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大于十个城市的平均值。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指标越大说明居民获益越多,从而拥有更高的消费能力。成都拥有高于十个主要城市平均值的强消费基础。
而在
社消总额全国城市对比上,2017年成都排名全国城市第五
,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重庆。重庆因人口总量大,故高于成都。
其三,在第一二点因素刺激下,商业大量涌进成都反向刺激释放成都人的消费能力。主客观因素下,相辅相成。
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20大城市新开商业物业排名,成都以总体量168万平方米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成都零售物业市场知名开发商的渗透率位于全国第二。《2018中国新商业城市研究报告》中,成都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全国第四。
综上而言,成都成为中西部第一“暴花户”并不奇怪。
关注城市发展也是关注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