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以Human behaviour: Find your voice为标题
发布在2016年12月1日的《自然》上
原文作者:Julia Rosen
沉默有风险,腼腆内向的研究者也可以通过技术和练习走向成功。
一般而言,科学家并不以社交能力见长。在许多人眼里,科学家一副书呆子气,内向寡言,甚至可能略显笨拙。但在当今的科研环境下,开朗外向的人或许更加如鱼得水,因为产学界的研究者往往需要站到聚光灯下,在学术会议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事、资助机构和大众(这一点愈发重要)建立新的关系。
曾以“布鞋院士”闻名于网络的遥感地理专家李小文院士。
对于正在努力建立声誉、推动事业前进的青年科学家而言,掌握这些技能尤为重要。但就算还说不上恐惧,这些任务也不免让许多腼腆或内向的研究者发怵。悉尼Woolcock医学研究所的博士后Louise Harkness说,其中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质疑自己在科研界的位置。Harkness的研究对象是呼吸障碍疗法,并在博客中记录了作为一名内向科学家所面临的挑战。“对顶尖的科学家来说,学术之路也是艰辛的,” Harkness说,“更不用说腼腆而不善自我推销的内向科学家了。”
尽管如此,通过培养自己的公开演讲和人脉技能、采用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创新型自我推销方法,安静的科学家也可以与能说会道的同行一较高下。研究者需要承认科学行业存在政治性的一面,审视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动力,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在所有科学家都是内向者的传说之外,还有一种普遍观点认为科学界是唯成就论的。许多年轻科学家认为,他们只需要做好研究,其它自然会水到渠成,但一般来说事情并非如此。Donna Dean表示,“我们不能默默坐在一边,然后期待别人自然而然地认可我们的成就。”她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位退休行政人员,也是美国女性科技工作者协会的领导力与才能发展执行顾问。
美国卫斯理学院的性格心理学家Jonathan Cheek表示,腼腆或内向的人的确很容易在推崇自我推销的文化中被忽视。他说:“除了事业本身所需的技术条件外,社交技能,比如公开演讲,是助力事业成功的最大要素。”他承认,这看起来可能不太公平,但现实就是如此。
Cheek表示,承认“软技能”的重要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尤其是对于某些类型的内向者来说(Cheek及同事将内向分为四种类型:社交型内向、思考型内向、焦虑型内向和克制型内向)。并非所有内向者都腼腆,其中一些人——根据Cheek的说法,除了焦虑型内向者之外的所有内向者——之所以回避发言和吸引别人的注意,纯粹是因为他们不想这么做,或者觉得这种做法没什么益处。他说,对于这类科学家而言,只要让他们意识到开展某种形式的自我推销具有实在的益处就够了,即使他们没法自然意识到这一点。
而其他人则面临更大的障碍。腼腆的人在与陌生人对话,或在一群人面前发言时会感到不安(Cheek也帮助划分了腼腆程度)。Dean说,一些研究者(包括女性、少数族裔和LGBTQ群体)有时可能会因为他/她们的身份而觉得自己在科研界不受欢迎,因此感到难以在专业环境中发言。她还补充,这种不安可能源于他/她们感觉自己背负着代表整个群体的重担,或者因为自身背景而习惯了保持沉默。
许多科学界人士都认同有必要帮助腼腆或内向的研究者扩大他们的声音,但与此同时,权衡保持沉默的优劣对这些研究者来说也有益处。“你必须思考,‘是什么在阻碍我实现目标?’”Cheek说。Cheek是个双重性格者,即同时具有内向特质和外向特质的人。他表示,如果人们已经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投入多年,那么对他们来说,继续科研事业很可能意义重大,因而愿意为此克服自己的腼腆。
Harkness认为,人们有时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动力。在悉尼大学读博、研究哮喘肌细胞的基因调控期间,她克服了自己的一些沉默倾向。“我意识到,如果我不迈出去向人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么全世界都会错过它们,也不会了解我的思维过程,”她说。
几乎所有科学家都会在某个时刻不得不在人群面前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心生畏缩的任务,不仅仅是内向和腼腆的人。有调查表明(比如2014年查普曼大学关于美国人最害怕的事的调查),在美国,人们最害怕的事一般是公开演讲,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了对溺水的恐惧。“在我刚开始读博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件我极不擅长的事,”在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燃料电池用氢气制备方式的博士生Paul Brack说,“我的期望就是达到平均水平。”
Cheek说,所幸公开演讲并不像许多人害怕的那样难学,也不需要安静的研究者变成外向者。他补充表示,大多数人讨厌公开演讲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讲得不多,而且只要多加练习就能改善。
生物化学家、加州希望之城医院的行政与学生发展临时主任Kate Sleeth说,许多大学都提供了资源,帮助科学家们适应会议演讲,磨练演讲技能。如果没有这类资源,Sleeth(同样身为内向者,而且目前担任全美博士后协会理事会主席)建议研究者寻求其它组织的帮助,比如国际演讲会(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这是一个致力于帮助会员提高沟通交流能力的非营利组织。
研究者可以采取的另一种策略是形成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演讲风格。对于Harkness而言,这意味着在演讲中阐明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宣传自己的发现。“我希望带领人们感知整个过程,”她说。事实上,从头至尾梳理整个研究项目让她对展示自己的成果感到更踏实了,“我对展示自己的研究过程感到很骄傲。”
虽然建立人脉关系让许多科学家望而生畏,但这一过程也可以根据个人倾向做出调整。“许多人觉得‘建立人脉’意味着自己要想出一段精妙绝伦的对话,”Brack说。去年,Brack在Naturejobs博客中写了有关该主题的博文,作为一个曾经非常腼腆的内向者,他已经开发出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建立人脉的方式。
接纳内向的自己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试的建立人脉和推广成果的方式:
● 和同事或导师练习公开演讲,或者寻求大学项目和国际演讲会等组织的帮助。
● 形成自己感觉自然的演讲方式,比如说故事的方式。
● 在会议和其它专业聚会上设定与两至三名陌生人说话的目标。
● 使用推特和谷歌学术等在线工具,提升自己的网络形象。
● 参加各种委员会,寻找能帮助你建立人脉的赞助者。
● 考虑不同的科研道路有多适合自己的性格特征与偏好。
一种策略是在社交场合或会议上提前想好一两个问题,和单个人而不是一大群人交谈。与研究生攀谈时,Brack一般会先问有关研究、指导教师和学校的问题。仍然觉得建立人脉很棘手的Dean表示,甚至不一定要谈科学话题——也许你注意到了某人的名牌上透露的信息,比如和你是老乡,或者有相同的爱好或其它联系。“让人们谈论他们自己,”她说。
Dean建议年轻科学家设定每次参加会议时与两三个陌生人交谈的目标,并呼吁他们避免用自我贬低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研究。Sleeth还建议带上一位能够帮助你放松、开朗外向,但又不至于抢风头的朋友。安静的科学家也许可以考虑与较为外向的同事合作开展研究。“这会让事情变得简单很多,”Sleeth说。
最后,即使这些方法都无法让许多安静的科学家感到自在,他们也不应绝望,Steve Blank说。他在斯坦福大学教授创业课程,还参与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创新团项目,该项目旨在帮助科学家将研究发现商业化。“顾名思义,科学家都非常聪明,”Blank说。“就算没有与生俱来(的交际能力),也有充分的思维能力去模仿。”
在做重大的事业决定时,安静的科学家可能需要考虑哪种科学职业方向更适合自己的性格。举例来说,学术界可能意味着教学和许多公开演讲,而政府机构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实验室工作,以及与机构管理者会面。身为技术行业内的一名企业家,Blank认为科学家必须向投资者和客户推销自己的理念。“如果希望担任领导角色,我认为科学家要学习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沟通,”他说。通常,这需要至少去模仿外向者的行为。
由于不同的科学职业方向有不同的需求,Cheek建议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科学家阅读专业文献,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故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德提出的职业规划理论。“这个理论讲的是工作环境也有不同的‘性格’,”他说。在霍兰德的理论框架下,个人和职业被分为不同的类型,三种职业类型——现实型、调研型和艺术型——都非常适合内向者,分别对应偏重应用、理论和创造的职业方向。
自称内向的Paul Brack在2016年的皇家化学学会会议上演讲。
皇家化学学会/拉夫堡大学
Cheek表示,科学家不应让这种分类阻碍自己追求理想的步伐,但应该考虑自己的性格是否适合预想的职业选择。“当你的性格倾向与事业环境相互碰撞时,你最热爱的事情未必能带来最大的回报,”他说。在某种程度上,找到带来成就感的事业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事业。
而这正是Harkness开始意识到的事情,虽然她没有正式了解过霍兰德的理论。博士毕业后,她来到Woolcock医学研究所,她说这里的研究团队规模更小,而且关系更紧密,对于她这样年轻而又内向的科学家而言是个不错的去处。
公开演讲和人脉建设被视为在科学界和许多其它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文化更推崇外向性格。至少《安静》(出版社:Broadway;2013年)一书是这么认为的,本书作者是美国作家及演说家Susan Cain,她在书中谈论了内向者的力量,她的核心论点是,社会通常将内向视为一种性格缺陷,但内向者的价值应该得到重视。安静的科学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的实力。
David Steen在社交网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Steen是美国奥本大学的一名野生生物生态学家,他为自己的内向者身份感到自豪。“顺之不逆,”他说。Steen说,自己就是一个在开会时会默默坐在最后什么也不说的人;和许多内向者一样,他更喜欢在发言前整理好自己的思路。
然后,他开始使用推特等工具与人们沟通,现在他的推特已有12,800名关注者(还在2015年被Slate杂志评为“推特最佳生物学家”)。推特让他有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来取得关注度,并与科学界广泛互动。“写一条推文可能要花一整天,”Steen在推特上写道。“而会议上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准备慷慨陈词。”
Cheek推荐研究者创建谷歌学术的个人资料页,并踊跃使用ResearchGate和Academia.edu。Brack说,研究者也可以用LinkedIn来宣传自己的科研资历、发表的作品和获奖情况:“分享的时候注意方式,不要让别人感觉你傲慢专横。”
在对内向的人来说,能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成果,也挺好的。
腼腆内向的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方式来发展事业。Brack推荐内向研究者参加一些组织,他最近就在苏格兰协助组织了一场化学会议。“我发现自己需要和人接触很长时间后才能真正自在地和他们对话,建立起某种联系,”他说。“参加组织对此很有帮助。”研究者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对各种会议、研讨会进行后续追踪,继续参与科研讨论,并做出自己的贡献;不想在人群中发言的研究者尤其应该如此。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Sleeth都推荐研究者寻找一位导师,甚至是赞助者——她所谓的赞助者指的是可以提携年轻科学家、尤其是腼腆内向的科学家的人,Sleeth认为这个人可以是指导教师,也可以是共同作者或同事,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帮助年轻科学家打开新的大门,宣传他们的强项和成就。“因为那样就不是自吹自擂,”她说,“而是别人帮你宣传自己了。”
ⓝ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email protected]。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6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part of Springer Nature. All Rights Reserved.
nature.com 官方微信
中国及世界科技出版业有哪些最新动态?
如何在Nature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
自然科研有哪些新的产品及服务适合你?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acmillan-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