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节课
三节课是一所互联网人的在线大学。这里有成体系的线上产品+运营课程,有线下“每年培养300位顶尖互联网人”的3.3计划,以及每日互联网大事的观点汇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节课

刚刚,腾讯阻止了一场撕逼大战的爆发

三节课  · 公众号  · 产品  · 2018-02-01 21: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腾讯立知和即刻的事儿甚嚣尘上,故,此文特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仅供你做了解。

事先声明:并不做深度的分析,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欢迎赐言探讨~


上午我的票圈,大家在求腾讯立知的邀请码。

到了下午的票圈,求到邀请码的大家都在看戏。


怎么回事?咱们从头说。


1.

今天凌晨的样子,腾讯上线了一款叫做「立知」的产品,官方介绍是一款兼顾高效与品质的资讯阅读类APP。

界面是酱紫的——


立知界面


看着这个界面你是否有这种感觉:这位菇(chan)凉(pin)好像在哪里见过?

这……不是即刻吗?

两款产品都是经过大数据和编辑团队筛选出热门事件,按颗粒度更精细的主题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订阅,能跟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所以,腾讯是抄袭了即刻吗?


2.

听说创业者在找投资时,投资人都特别喜欢问一个问题,堪称终极之问:“如果你的产品被腾讯看上了怎么办?”被问到的人十之八九只能瑟瑟发抖。

这里从很早前一张腾讯帝国的版图中可以看出,腾讯也被指“一直在抄袭却从没被超越”。

(来自网络)


这次,即刻更委屈些,首先他是被腾讯投资的呀,为什么还要再复制一个。 (即刻:自己兄弟别动手啊。腾讯:在抄袭上,我并不针对谁。)

最重要的是,即刻联合创始人林航指责腾讯应用宝团队曾以提供接口为由,邀请即刻APP入驻应用宝,转个头就来了个内测复刻版。


这……就很尴尬了,阿里爸爸之前也有过被指责 以合作为名搞复刻版的事情。一 时间,大家对于这种大公司的“阴招”同仇敌忾,纷纷拍案而起!



在知乎话题「如何评价腾讯新推出的 APP「立知」?」上,吃瓜群众们也几乎一边倒的站出来为即刻说话。


但是最漂亮的回敬则是来自即刻APP本身的即时推送:


3.

虽然 这次 被爆以合作之名套主题接口,让腾讯姿势太难看了,但其实关于产品功能性上的复制,在现在已无可指摘,产品功能越来越趋同,无法判断哪些产品功能是归谁家产品创造的,你能在立知上看到很多熟悉的产品,不只有即刻,还有微博热搜、小道消息、凿音、Flipboard等。


知乎上有个知友huiter 说「其实跟腾讯、小米相比,创业公司在资金、渠道、技术上都很难形成壁垒。创业公司必须在巨头还不太想理你的时候,积累出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即刻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技术,而是社区、内容背后有趣的灵魂。功能性的设计很容易被抄走,而情感化的设计就很难。知乎、即刻、B站,都是这种。」


即刻 CEO 瓦恁也调侃了下立知抄的是即刻2.0的版本:


而即刻从去年开始,已经从内容分发转向趣味内容社交,从工具为基础开始关注到人,也获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产品里积累的情感和关系是很难被转移,比如有人表示,关注了500个主题的我还是选择用即刻。

然而也只是“难”而已,不要忘记手里握着大量社交关系链的腾讯爸爸,万一哪天开心直接通过社交帐号关联,碾压即刻几年的社交积累也不无可能。


最关键的是,腾讯最可怕的并不是抄袭,而是它的微创新,它能找到原版产品的某些痛点, 集众家之所长, 加以改进。

比如即刻的主题相对分散,特别是加入私人用户的内容推荐以后,用户可以自建主题,可以发表动态,页面就会变得很乱。

而立知分「大事」和「小情」,「大事」类似常见的门户新闻 App,「小情」是你订阅的细分主题,界面就干净很多。


比起被抄袭了喊冤,更实在的是马不停蹄的优化产品,想办法活下来,毕竟谁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用户就认谁。


这次借着腾讯的噱头,即刻也应该拉了一波的新用户,很多人表示「因为腾讯立知,我下载了即刻。」

这时,即刻推广部在知乎这个话题下机灵的做法就值得打call。


4.

发文之前,事情有了新的进展——

腾讯立知在APP Store中下线,有媒体称,腾讯方面表示是因其功能引起较大争议,所以暂停内测,下架整改。


即刻方面也在票圈发言给予回应——


事情到此来了个急转弯,不过无论如何是告一段落了,后续我们也会继续关注,预期中的撕逼大战并没有上演,大家还是各回各家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