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外泌体RNA和ctDNA液体活检,对EGFR突变的检测最为有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annals of
oncology
的《Improved EGFR mutation detection using combined exosomal RNA and circulating tumor DNA in NSCLC patient plasma》
低ctDNA水平对于体细胞突变检测循环肿瘤DNA(ctDNA)来说是一个主要限制。作者研究了结合使用外泌体RNA和无细胞DNA(cfDNA)的分离来对NSCLC患者的EGFR突变检测进行活检,探究是否能够提高活体组织检出率。
随着对癌症的分子复杂性和致癌驱动因素的作用日益深入的理解,在诊断时,医生利用获得的肿瘤组织进行活组织检查从而获得靶向治疗所需的分子分析结果。但是对于肿瘤组织活检仍然有几个局限性,包括手术的创伤和由于肿瘤异质性或者低肿瘤细胞比例导致假阴性结果的风险。此外,近49%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没能获取的肿瘤组织。因此,通过体液如血液或尿液进行的肿瘤相关突变的非侵入性检测是基于组织活检方法的最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法。
循环肿瘤DNA(ctDNA):是从肿瘤部位释放到癌症患者血液中的循环无细胞DNA(cfDNA)的组成部分,ctDNA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癌症的肿瘤组织活检的替代物。这使得最近美国和欧洲的血液EGFR伴侣诊断试验的监管批准。此外,已经开发出高度敏感和选择性的技术来解决癌症患者血液中经常发现的相对于野生型的极低比例的肿瘤来源的突变DNA的检测。在这方面,基于数字PCR技术的BEAMing(Beads、Emulsification、Amplification、Magnetics)技术可以识别低至0.02%突变等位基因(MAF)的突变,已被证明是最敏感的ctDNA的突变检测,并且与下一代测序(NGS)技术达到了相似的水平(0.05%MAF)。即便是这样,在使用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来治疗EGFR T790M抗性突变的复发性NSCLC患者时,因为血液中ctDNA的水平有限,T790M检测的假阴性率常>30%。第一个FDA批准的Rochecobas®EGFR Mutation Test v2 for T790M的灵敏度仅为58.4%,特异性为80.4%。
作者则认为,来自外泌体的肿瘤相关RNA可以克服这一困难。外泌体是由活细胞(包括肿瘤细胞)释放的小囊泡,并携带RNA、DNA和蛋白质。使用外泌体RNA(exoRNA)来识别肿瘤起源的体细胞突变先前已被证明,但exoRNA和cfDNA二者的组合提取(exoNA)尚未被阐述,也没有阐述比单独使用ctDNA的优势。作者们推测,外泌体RNA上存在的额外突变以及它们来源于活跃生长的肿瘤细胞可能有助于改进目前基于血浆的EGFR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