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迪壹时事
您好,欢迎光临迪壹时事!我们将与您一起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分析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分享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防教育时代感;解读党的最新政策等!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14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  14 小时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渤海大魔王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  2 天前  
数据宝  ·  罕见涨停,机构抢筹1.4亿元 ·  2 天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迪壹时事

喜讯连连!深圳综合经济竞争力全国第一,南山上半年新增总部企业15家

迪壹时事  · 公众号  ·  · 2018-09-29 00:00

正文

9月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城市星火已燎原》(以下简称《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课题组在深圳人才公园求贤阁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深圳、香港、上海三城市依次摘得综合经济竞争力前三甲。广东有6个城市——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汕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报告》是在当日举行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18夏季论坛暨中国城市竞争力(深圳)报告发布会上发布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马援,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赵剑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罗思,深圳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杨建,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子彬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副区长练聪主持。

破译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市崛起密码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每年发布一次,今年已经是第16次。报告从整体上衡量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格局,以及有关方面距离理想状态的差距。报告对各级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门、有关研究机构、国内外企业、社会公众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和研究借鉴价值。

此次报告的主题是“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课题组按照指标最小化原则,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对2017年中国两岸四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9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解读40年中国城市崛起的成功密码,发现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40城市,广东深圳、广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汕头等6个城市入选。

《报告》显示:2017年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

深圳、香港、上海、台北、广州、北京、天津、苏州、南京、武汉。

分析:经济发展仍然是城市所有发展的基石。与2016年相比,综合经济竞争力前5名没有变化,6到10名变化明显。具体来看,北京取代天津,位居第6位,天津则下降一位排在第7位,苏州上升一位排在第8位,南京则直接上升三位进入十强。从十强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总体分布格局与2016年基本一致,中部仍然只有武汉进入十强城市榜单,除此之外,其它城市都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港澳台地区。从综合增量竞争力指数来看,上海处于领先地位,而从综合效率竞争力指数来看,台北则名列前茅。

2017年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

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南京、武汉、澳门、成都。

分析:可持续发展决定城市的真正未来。与2016年相比,前7位城市排名未出现明显变化,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和南京的可持续竞争力仍保持在全国前列,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中部城市武汉列第8位,西部城市成都首次进入十强榜单,从2016年的第13位跃居至2017年的第10位,成为西部地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主要代表。总体来看,大多数城市对提升可持续竞争力的热情高涨,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越发激烈,中西部部分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2017年宜居竞争力指数十强依次是:

香港、无锡、杭州、广州、南通、南京、澳门、镇江、宁波和深圳。

分析:宜居城市是城市人才争夺的首要砝码。与2016年相比,香港继续独占鳌头,并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无锡则继续位居城市宜居竞争力排行榜第二位,而杭州、南通、南京和宁波的宜居竞争力有所提升。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地区有六市入选,珠三角地区则有四个城市入围。总体来看,中国城市间的宜居竞争力水平差异正在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空间分化的态势进一步加剧,这一判断也是对本报告去年所作结论的验证,进一步说明提高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弥合城市间宜居竞争力差距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总体报告从城市视角观察中国的经济集聚、人才争夺和产业迁移,有如下新的发现:

★中西部核心城市崛起,南北分化加剧,以东中一体和一网五带为标志的中国经济空间新格局越发凸显;

★中部地区人口持续回流,东中一体趋势加强,“北雁南飞”成为新趋势,城市间人才大战日趋激烈;

★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发生产业空间重构,东中一体趋势日益加强。

南山上半年新增总部企业15家

近年来,南山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动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南山区副区长练聪介绍,今年上半年,南山区新增总部企业15家,占全市新增数的40%。

截至目前,南山区已培育148家上市公司,居全国区(县)第二位。南山区集聚了全市7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7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重大科研平台。2017年,南山区PCT国家专利申请量超过1万件,占全国1/4。特别是今年以来,南山12家企业和机构摘取了10项国家科学技术奖,15家企业获得省级版权示范兴业基地称号,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超过全市1/4。

练聪表示,在南山区发布《报告》,大力宣传其研究成果,就是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一体化规划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与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教育、宣传和成果发布等活动,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南山创业发展,吸收国内外社会科学的优秀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南山区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努力实施“科技创新+总部经济”两大战略,推进南山经济、科技、文化、国际交往“四大中心”建设,大力提高城区竞争力、影响力,把南山建设成为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专家学者纵论城市竞争力

此次发布会由南山区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城市百人论坛联合主办,由南山区委宣传部、深圳中社智库研究院(筹)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协办,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竞争、合作与发展,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展开脑力激荡,纵论城市竞争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

从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关系角度,解析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潜力,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立快速的区域交通运输网络,注重智慧科技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融合,加强地区的交流、了解和合作,增强内引外联,建设良好的居住环境和营商环境。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梁琦:

强调要坚持制造业立身,制造业强身,要深刻认识到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对制造业深刻的影响,用新的思维推进制造业,重视生产要素的虚拟空间集聚,运营好云、网、台端,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平台支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

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不再是厂房和生产线,是高端服务业竞争,体现的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竞争依靠的是制度、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优势,高质量政府是治理竞争的核心,是获取新时代城市竞争力的法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14 小时前
互联网坊间八卦  ·  公告!苏宁集团破产重整
14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小米,突发!
2 天前
数据宝  ·  罕见涨停,机构抢筹1.4亿元
2 天前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3 天前
冯站长之家  ·  2016年12月31日历史上的今天(语音版)
8 年前
禅语心苑  ·  熬……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