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晶实验室BluephaLab
蓝晶实验室,中国合成生物学创业先锋平台。学科前沿资讯、产业焦点评论、青年观点荟萃、创业点滴记录。合成资讯,合成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玩车教授  ·  教授说车 | 当电车司机遇上油车司机 ·  3 天前  
幸福东台  ·  明起,东台人的早饭建议调整一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蓝晶实验室BluephaLab

麻省理工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参观蓝水生物技术生产线

蓝晶实验室BluephaLab  · 公众号  ·  · 2017-10-30 21:00

正文

北京时间10月25日中午11:40,

一件重要的事情悄然发生了~

两位合成生物学界的专家, Gregory Stephanopoulos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化学工程学会会长,左六)和 Nigel Scrutton (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英国合成生物学中心主任,左四),受清华大学 陈国强 教授(左三)的邀请,参观了山东 百盛蓝素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 PHA中试生产基地 。百盛生物董事长 高军 (左五),蓝晶微生物CEO 李腾 (右五)及其他团队成员也一同陪同参观。

生产基地简介


该生产基地位于山东兖州,是基于“ 蓝水生物技术平台 ”生产 生物基可降解材料PHA 的中试生产基地, 由山东 百盛蓝素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成


百盛蓝素致力于研发和生产超低成本的PHA,是由山东 百盛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 蓝晶 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luepha)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


两家公司通过深度合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基于“蓝水生物技术”平台,利用前沿合成生物学技术对PHA生产菌种进行深度开发,打通了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技术转化以及工业化放大生产的关键点,是产学研结合的一个典范。


无灭菌开放连续发酵 ,是“蓝水生物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发酵技术的一大优势。该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发酵过程中的能耗,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淡水资源,从而 降低PHA生产的能耗成本


5m³罐移种前溶解底料


此行,Gregory和Nigel两位教授不仅亲自目睹了无灭菌开放连续发酵的过程,还参观了PHA连续生产的完整生产线,纷纷表示赞许。Gregory教授兴奋地表示:在来参观之前,一直以为这可能只是paper work,没想到竟然真的可以在放大生产中实现。


Gregory和Nigel参观工人开放的移种操作

参观PHA连续生产的中试车间


得益于无灭菌的优势,陈教授提出,PHA的生产可以在造价更低廉的塑料发酵罐中进行。因此,百盛蓝素和迪必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共同设计了目前国际上 体积最大的塑料生物反应器: 一个体积为 5m³的塑料发酵罐


目前,该发酵罐已经生产完毕并运送至百盛蓝素中试车间进行组装。通过透明的筒体可以看见的 清晰的罐内反应状况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Gregory和Nigel两位教授都非常期待能看到塑料发酵罐运行时的情况。


总工程师正在为大家讲解 5m³塑料发酵罐


参观过程中,Gregory和Nigel教授看到PHA中试生产线、无灭菌连续发酵的“蓝水生物技术”以及塑料发酵罐时,都异常地兴奋激动,不时发出赞叹。


百盛蓝素对低成本生产PHA充满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更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线将会建立并投入运行


北京蓝晶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蓝晶微生物(Bluepha)是一家合成生物学和生物材料企业,由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共同创立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公司独创的下一代工业生物技术平台“蓝水生物技术”源自清华大学,并由清华转移至公司。基于该技术,蓝晶微生物使用合成生物学工具重编程微生物,从而生产新的生物产品,以及提升现有生物产品制造过程的效率。PHA生物材料,一种被广泛认为可替代传统石油基塑料的环境友好型材料,是公司的第一个产品。

山东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百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2亿元, 现有员工1000余人,是一家以玉米深加工、生物发酵、生物制造为发展方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荣获“节能先进企业、济宁市纳税百强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