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sir讲地缘
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沿着先人的足迹,探究缤纷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最具迷惑性的地理知识,你中招了吗? ·  21 小时前  
星球研究所  ·  这周日!所长喊你来杭州! ·  4 天前  
星球研究所  ·  最温柔的青海在哪里? ·  4 天前  
地理蹊  ·  “双11”网购包裹上高铁啦! ·  1 周前  
中国国家地理  ·  且慢且慢碧湖有清欢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sir讲地缘

大航海时代 — 恩里克王子,马德拉群岛,蔗糖

温sir讲地缘  · 公众号  · 地理  · 2017-02-20 06:38

正文

  提到大航海时代,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出来的,估计是“发现”美洲的哥伦布、绕过好望角的达伽玛,以及率先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虽然他本人身死菲律宾)等耳熟能详的航海家。的确,这些在合适的时候做了合适事情的航海家,无论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层面都对人类更深的了解这个星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然而如果从“人”的角度,去探寻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的话,这一荣誉却要更应归属于一位葡萄牙贵族——恩里克王子(又称“亨利王子”)身上。
  葡萄牙的海外扩张之路,始于之前我们分析过的“休达战役”(1415年)。攻战这个重要的北非据点,不仅让葡萄牙有机会在直布罗陀海峡布局成功,更为葡萄牙寻找到摆脱西班牙压力的战略突破口。这场战役统帅,就是当时葡萄牙国王的第三个儿子“恩里克王子”。当然,如果仅仅是指挥了一场重要战役,这位葡萄牙亲王并没有机会出现在这个缺少帝王将相视角的帖子里的,重要的是他之后的选择。
  攻战休达,引发了葡萄牙和恩里克王子向“西苏丹”进发,寻找黄金帝国的热情。尽管在此之前,欧洲人已经通过间接途径,听闻了很多关于那片黄金之地的传说,但只有在真正踏足非洲之后,这些传说才会变成真正的情报。至于恩里克王子的贡献在于,他并不是一个端坐在宫廷中的指挥者,而是一个类似张骞的实践者(尽管他本人并没有做过太远的海上航行)。可以说,他为葡萄牙乃至欧洲的海上殖民之旅,率先设计了一套有商业操作性的方案。与西班牙国旗浓厚的内部整合特征不同的是,今天葡萄牙国旗的中央,葡萄牙盾徽背后印有一个浑天仪的图案,正是为了纪念恩里克王子和那个时代。

  关于恩里克王子的生平,大家可以自行了解。在纪念完这位伟大人物之后,我们的视角要重回以国家、族群为基本单位的大历史视角来了。顺便说下,基于时刻要遭到来自西班牙的压力,葡萄牙的国运甚至比英国人,更为依赖那片海洋(英国有天然防御优势)。这一理念甚至导致葡萄牙,成为最后一个放弃海外殖民地的国家。在1999年12月20日结束殖民统治的澳门,成为了葡萄牙海外殖民史终止符(澳门也因此成为世界史上西方殖民时间最长的地区)。而在澳门回归中国之前,另一个为世人所熟知的前葡萄牙殖民地,则是一度引发战争的东帝汶了。
  所谓师出有名,葡萄牙人要想进行海外扩张,也要有一个类似十字军收复圣地的理由,以得到罗马教廷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支持。基于地中海两大宗教对立的局面,葡萄牙在北非的扩张,倒是很容易让教廷和普通民众理解。然而本土并无地中海出海口的葡萄牙,参与地中海的竞争始终是有点力不从心的。在葡萄牙决定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沿非洲岸线向南扩张时,葡萄牙还需要一个能引发教廷和信徒热情的理由。
  寻找传说中被称之为“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的非洲基督教国家,成为了葡萄牙非洲探险之旅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关于这个国家最早的信息,是公元1170年,拜占庭帝国收到的一封,署名为“普莱斯特.约翰”国王的信件。在传闻中,这个国王在伊斯兰世界背后,统治了一个地域广大而又富庶的基督教国家,并表示希望与欧洲基督教世界联合起来,一起应对伊斯兰世界的压力。此后数百年间,关于这个国家在哪里,一直是猜测不断。从战略角度考虑,欧洲人寻找这个潜在基督教盟友的想法,与当年汉武帝希望通过联合大月氏国,以断匈奴右臂的想法如出一辙。
  依据传说中的信息,今天我们可以判定,所谓的“普莱斯特.约翰”国王的国家,应该位于早在公元4世纪初,就建立基督教政权(阿克苏姆王国)的埃塞俄比亚境内。与欧洲基督教世界遭受伊斯兰扩张压力相似的是,依靠红海贸易强大的埃塞俄比亚基督教王国,也在阿拉伯帝国崛起并入侵东非之后,走上了衰退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海上贸易所获取的信息,埃塞俄比亚基督徒尝试向欧洲基督教世界寻求帮助,并不足为怪了。只不过,基于伊斯兰世界的强大,这种联系当时并没有被建起来,欧洲人也再没有收到关于这个传说中国度的消息。
  传说的中强大富庶的基督教王国到底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传说能够为探险者们提供一个目标,就像耶路撒冷曾经为十字军指引方向一样。有位外星人长相的“哲人”曾经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就永远没有机会。回归到现实层面,虽然宗教热情能够激发一部分人的热情,但所有的行动都必须有物质作为基础。好在葡萄牙接下来的探险之旅,不仅有“圣战”层面的动力,还有几乎能够诱惑所有人的“黄金”。

  葡萄牙在大西洋之旅所占据的第一片海外殖民地,是距离摩洛哥西南海岸线约700公里的马德拉群岛(公元1418年)。这一发现其实是一个意外,因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远离海岸线航行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执行远航任务的葡萄牙船队,实际是被风暴吹向了这个无人群岛。事实上,葡萄牙人并不是这个群岛的第一发现者,有确切证据表明,14世纪上半叶,热那亚商人也曾经到达于此。不确切的信息是,腓尼基人或者罗马人在公元前有可能抵达于此。问题在于,一项发现如果没有带来足够的商业利润(包括利润不足以与风险和成本相当),这项发现本身就很可能被湮没。就像很多人会坚信,亚洲人或者维京人早就“发现”美洲了,但这种没有能够将新旧大陆连接起来的发现,即使是事实也没有价值。
  葡萄牙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马德拉群岛的地缘命运。对于在地中海有大量市场可供争夺的腓尼基、热那亚商人,或者在地中海沿线拥有强大空间的罗马帝国来说,这片远离大陆的无人岛并没有什么价值。然而对于急于进行海外扩张的葡萄牙人来说,意义却大为不同。首先葡萄牙人的海外扩张,需要中继点。尽管远离非洲岸线,看起来为接下来的南下探险之旅直接帮助不大,但当你在探索一片未知世界时,谁又能确切知道哪一步是最有价值的呢?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马德拉群岛成为了横跨大西洋航线的首要补给站。这一点在航行时间较长的风帆时代,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经营一片殖民地,最重要的就是这片土地有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在商贸价值体现之前,这是一片气候宜人、植被茂密的无人岛。比起在北非的荒漠地带,在马德拉群岛上进行殖民活动要容易的多。葡萄牙人所采取的开法方式也颇为原始,那就是放火烧荒。这件事情放在今天,是一定会被痛批的,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以时人农业开发的角度来看,在这种原始地带也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方法。需要重点提到的是葡萄牙人为马德拉群岛引入的经济作物——甘蔗。基于海上运输的高风险性,日后在殖民贸易中种植的农产品,基本都是诸如甘蔗、咖啡、烟草这样高价值的经济作物。甘蔗和马德拉群岛,便是这一切的起始点。
  葡萄牙乃至欧洲并非甘蔗的原产地。这一能提炼蔗糖的重要经济作物原产于印度,后经由阿拉伯帝国,传播至北非、伊比利亚半岛。中国引入甘蔗种植的时间要更早些,一种说法是西汉开拓丝绸之路,经由中亚传入;另一种说法,则是在周代使已经由中南半岛传入中国南方。需要注意的是,引种甘蔗成功与掌握蔗糖提练技术是两个概念,就像人类很早就发现海水是咸的,但学会将盐提练出来却要晚得多一样。
  最初的制糖术得到的,只是颜色浅褐的粗糖(也就是俗称的红糖),只有用亚硫酸、石灰等进一步澄清脱色后,才会进一步精练为白糖。中国最初的白糖提练技术,也是从印度输入。一个存疑的引入者,是近年来在网络上热炒的民族英雄——王玄策。一如推定怛罗斯之战中,阿拉伯人能够从中国战俘中获得造纸术一样。王玄策在印度所取得的军事胜利,有可能让其获得掌握蔗糖熬制技术的工匠。不过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后来在蔗糖精练技术上发展的更有优势,又将更好的白糖提纯技术反输回了印度,以至于今天在印地语中“白糖”一词(cīnī)的意思便是“中国的”。

  甘蔗种植传入伊比利亚半岛之后,欧洲人也同时获得了制糖技术。在日后的蔗糖贸易中,欧洲人一般会将产至殖民地的原料先提练为粗糖,然后再运至欧洲进一步提纯为白糖进行销售。从地缘角度看,甘蔗种植与蔗糖生产工艺的普及,并不仅仅在于方便人类,品尝到五味中最能让人产生愉悦感的“甜味”(在此之前,产量偏低的蜂蜜是甜味的主要供应者)。要知道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有70%是靠糖类氧化所产生的热量来维持的。在食谱中直接加入代表高热量的“白糖”,以及掌握大量“糖”资源,其在战略层面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对马德拉群岛的农业开发,让葡萄牙人真正获得了第一片“海外”(如果休达不算“海外”的话)殖民地,并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然而就寻找“黄金帝国”或者更崇高的“普莱斯特.约翰王国”目标来说,马德拉群岛所能发挥的价值却是有限。葡萄牙探险家接下来可以有两个方向,一是以马德拉群岛以基地,向西做新的探索;二是继续沿着北非岸线继续南下,去完成原定目标。那么哪里将是葡萄牙的下一片殖民之地呢?我们下一节再接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