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末俱利
在上一集
《姚尧有话说》 第5集
,我们讲的是《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计然子的话,我们讲到:
“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
这是天道的周期循环。那么,人道应该怎么应对呢?就应该是: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又讲到:
“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
这又是天道的周期循环,那么,人道应该怎么应对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粜,是指出售粮食。农,是指农业。末,是指商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农民卖粮食,每斗卖二十钱,就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每斗卖到九十钱,就会损害商人的利益。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商人的利益受损,就会导致财货不能流通;农民的利益受损,就会导致田地无人耕种。
所以,站在投资的角度讲,你说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真的有多少大变化吗?利润无非就是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分配。当产品价格低的时候,生产环节分配的利润就少。于是,大家就都不愿意去生产了,都去做流通。结果就是,产品的供给减少,产品的价格就上升,生产环节分配的利润就增加。另一方面,从事流通的人多了,流通环节的利润就少了,慢慢地很多人就退出流通领域。
那你说股市又何尝不是这样?社会财富就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里流通,如果搞实体好赚钱,那大家都来搞实体,慢慢地,实体的利润就越来越薄,资金就会逐渐流向虚拟。都去买房子,就把房价炒到老高;都去买股票,就把股市炒到老高。
再然后呢,就是赚钱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去参与投机炒作,最终导致泡沫破灭。反而实体经济因为产能出清,竞争对手减少又能挣钱了。于是,人们又开始反思,还是要勤劳致富。
所以主导着一切周期循环的根本是什么?是参与者的人数多寡,是投资者的资金变化。记得在2018年上半年,我们曾经在股市前瞻里分析过啤酒这个行业,我们判断青岛啤酒的股价未来会大涨,就是根据这个道理来的。视频下面,就是当时文章的链接:
2018
年《
5
月
8
日股市前瞻
》
当时,我们分析了青岛啤酒这家公司的年报。在《现金流量表》里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面有一栏叫作“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为扩大产能所花的钱。
下面这张柱状图,就是青岛公司自
1999
年以来
在该项目上的数据变化: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青岛啤酒这家公司从
2010
年开始扩大产能,
投入金额创出历史新高。紧接着,
2011年更是疯狂地又翻了一倍还要多
。为什么要这样拼命扩大产能?很简单,就是行业出现了极度繁荣嘛!
2012年,青岛啤酒公司仍然是
有相当高的资金投入,从
2013年、2014年开始小幅下降,2015年开始大幅下降,至2016年继续大幅下降
,
2017年与2016年基本持平
。虽然从绝对金额上看,这只是接近十年前的低点水平,但十年后的物价,十年后的房价,十年后的工资,那比十年前不知道涨到哪里去了。
因此,随着青岛啤酒公司在产能上的投资越来越少,直至跌到少无可少的程度,则说明该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已经渐入尾声,该清理的产能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加上当时是在
2018年一月初的淡季涨价,
这就可以作为供给侧改革基本完成的佐证。我们基本上就可以判定,一轮新的上升周期即将启动了。
我们来看下面这张青岛啤酒股价的周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