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康
编辑 | 袁畅
本文首发于
“见智研究”APP
,欢迎下载
“
见智研究
”
,即时见证历史。
长假前后的调仓或许是当下投资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向来被称作“聪明资金”的外资作出了自己判断!近期,一向颇为活跃的贝莱德、摩根大通银行等外资机构也在抓紧春节假期前的宝贵时间调整仓位。
总体来说,医药、科技等仍是外资的“心头好”,保险、券商等金融行业则已逐渐“失宠”。这个动向值得关注。
01
贝莱德:进一步布局航运、医药、科技等方向
据港交所披露易显示,自2月1日至2月9日,贝莱德对近17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仓位调整。总体来看,贝莱德的调仓主要是从券商、保险、工业金属行业向航运、医药、科技等方向调整。
具体来看,贝莱德在2月1日至9日期间,减持了中信证券多头仓位,持股比例从5.06%降至5.02%,空头仓位从0.06%增至0.08%。另一家证券公司华泰证券也经过多次调仓,最终多头仓位由5.08%降至5.02%。同时,中国人保险的多头仓位也从5.21%降至4.97%,涉及股份约2100万股。
工业金属方面,贝莱德减仓了中国铝业,多头仓位从6.13%降至5.85%;减仓中石化,多头仓位从5.1%降至4.89%,涉及股份数目305.33万股;减仓紫金矿业,多头仓位由6.19%降至5.88%。
贝莱德还连续减仓了中联重科,多头仓位从8.67%降至7.51%;以及潍柴动力,该公司的多头仓位已由2月初的5.08%降至4.94%。
取代上述公司的大部分则是医药类企业,其中,贝莱德总计耗资4330.27万港元买入泰格医药,涉及股份23.08万股,持仓比例增至5.15%;连续增仓三生制药,多头仓位由5.07%增至5.09%,涉及股份数目671.25万股。还对药明康德多次调仓,持有的多头仓位由10.53%增至10.67%。
除了医药类公司,贝莱德在节前还将目光放在部分航运公司身上,包括几次对中远海运进行调仓,其多头仓位最终由5.2%增至6.08%,同样“待遇”的还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经过调仓,贝莱德持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多头仓位由原本的7.11%增至7.58%。
此外,还有金风科技、金蝶国际、海螺水泥、万科港股等公司在2月1日至9日被贝莱德增仓。而被买入最多的则是栾川钼业,贝莱德合计耗资2.08亿港元,买入该公司3821.70万股,持仓比例由8.52%增至9.16%。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前火爆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贝莱德的态度颇有些模糊。2月1日,贝莱德以261.41港元/股买入比亚迪502.35万股之后,又于2月4日进行调仓,持有的多头仓位由5.05%降至4.72%。
02
摩根银行:对多家公司降低持仓比例
和贝莱德一样,摩根银行对于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车公司态度尚不明确。港交所披露易显示,在1月份多次增仓比亚迪之后,摩根银行于2月1日至9日减仓比亚迪,多头仓位由2月初的6.79%降至4.86%,合计套现50.77亿港元。
除此之外,摩根银行还对19家上市公司进行调仓,其中大部分的公司被减少了持仓比例。总体来看,摩根银行在节前将目光从保险、金融、消费等行业移开,更多的关注医药行业和科技领域,并对其中的细分行业进一步布局。
具体来看,据港交所披露易数据显示,2月1日至9日,摩根银行大幅减仓太平洋保险,涉及股份4148.56万股,套现13.89万港元,多头仓位由6.03%降至4.53%,卖出中国人保568.62万股,套现3275.25万港元,多头仓位由6.03%降至5.95%。
同时卖出康龙化成21.36万股,每股均价153.22港元,多头仓位由12.04%降至11.88%,并对李宁、沪杭甬高速、潍柴动力、瑞声科技、碧桂园生活、远东宏信、龙源电力等公司进行减仓。
在医药领域中,对原本看好的昊海生物、泰格医疗、药明生物、启明医疗、药明康德的多头仓位进行减仓,以7.6港元/股的价格,买入三生制药334.30万股,持仓比例上升至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