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雅萱主播的领读
◆ ◆ ◆
亲爱的共读小伙伴,昨天我们共读完了《苏菲的世界》前部分,从古希腊雅典神话,到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应该有了初步的了解吧。
今天我们将继续接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学思想,了解那个时代西方的哲学问题。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给你带来最明澈的启发。
今天,我们继续共读《苏菲的世界》,建议阅读本书的第9到14章(79-164页)。让我们开始第三天的共读吧!
01
▼
眼见不一定为实
苏菲拿着信,爬过浓密的枝叶,出了花园。她决心要找到那个哲学家,但最后发现,自己找不到了。
她在林中空地旁拆开那封信,继续了解柏拉图的哲学。
苏格拉底死后,对柏拉图触动很大,将苏格拉底对陪审团的陈情内容出版成《自辩》一书。
柏拉图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他试图掌握有关个人永恒不变的“真理”。
柏拉图因此得出一个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
柏拉图认为我们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那些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
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
柏拉图所描述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生命历程。因为并非所有人都会释放自己的灵魂,让它踏上回到理性世界的旅程。
按现代人的观点而言,感官其实并不可靠,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但是,当时大多数人都紧抱着感官世界中的“倒影”不放,而不愿意用理性思维去思考问题。
02
▼
如何过上良好的生活
苏菲站起身,沿着路走上山丘,看到一个小湖。在小空地上,有一栋红色的小屋。苏菲想一探究竟,仿佛有“某种东西”催促她。
苏菲走近屋子,在里面发现一个叫“席德”的女孩。她再次听到了犬吠声,拿起一封写给她的信,一把抓起就跑了。
信里又写着几个问题:鸡与鸡蛋观念何者先有?人是否生来就有一些概念?植物、动物与人类的差别在哪里?天为何会下雨?人需要什么才能过好的生活?
那晚,她很晚才回家,妈妈怀疑她跟男友在一起,连珠炮似的问了她一堆问题。为了避免误会,她告诉妈妈有关那小木屋与船,还有那面神秘镜子的事情。
妈妈相信苏菲,告诉她那是少校的小木屋。
苏菲收到陌生人的来信,他并未生气,并鼓励她要有好奇心。
在信中,陌生人给她介绍了亚里士多德。他是一位伟大的组织家,他发明了各种科学并且加以分类。作品涉及各种科学,创立他自己的自然哲学。
亚理斯多德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进入我们的意识。他并不否认人天生就有理性。
亚理斯多德认为无生物只能透过外力改变。另外一类则是生物,而生物则有潜能改变。
对于“我们应该如何生才能过良好的生活?”这个问题,陌生人告诉苏菲,“人唯有运用他所有的能力与才干,才能获得幸福。”这同时也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人既不能懦弱,也不能太过鲁莽,而要勇敢;既不能吝啬也不能挥霍,而要慷慨。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
03
▼
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由于近期,因为学习哲学,而耽误了准备的宗教学的考试。考试时,苏菲利用从陌生人艾伯特那里学来的知识答题。最后,跟老师交流后,她得了一个A。
回到家,她又看到了艾伯特的信,苏菲接着又开始,接触公元前第四世纪末,到公元四百年左右中世纪初期的哲学史。
亚理斯多德去世后,雅典人已经失去了统治者的地位。各地后引发的政治动乱。亚历山大征服各地的结果使得埃及、东方的文明与希腊的文明结合在一起。
由此,诞生了一个新文明,它被称为“希腊文化”。
希腊的科学同样地也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
犬儒学派相信,人们毋需担心自己的健康,不应该因生老病死而苦恼,也不必担心别人的痛苦而让自己活受罪。
至今,“犬儒主义”变成是对人类真诚的轻蔑不信,暗含对别人的痛苦无动于衷。
斯多葛学派认为,全体人类都受到神明律法的管辖。主张宇宙间只有一个大自然。这种想法被称为“一元论”,与柏拉图明显的“二元论”或“双重实在论”正好相反。
斯多葛学派人士极富时代精神,他们比犬儒学派更能接受当代文化,他们强调所有的自然现象,都只是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因此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
没有任何事物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物发生都有其必要性,当命运来敲你家大门时,抱怨也没有用。
04
▼
历史是文明的根
放学回家途中,乔安要求去露营。苏菲也想去松鸡顶,那离少校的小木屋不远。她想带着乔安一起过去。
两人一起走向小木屋,发现里面没有人。乔安在墙角发现有一盒明信片,上面盖满了黎巴嫩的邮戳。这些卡片都是写给一个名叫席德的人。但她不不知道那些明信片如何发来的。
乔安瞪大了,紧紧地抓着苏菲的手腕,乔安感觉不可思议。两人各怀心事地走了出去,满脑子都是方才所见的事。
在信中,艾伯特向苏菲介绍了闪族文化以及基督教。
耶稣指出,没有人能够获得上帝的怜悯,我们也不能拯救自己。当时,他威胁到许多人的利益,因此他们非铲除他不可。
之后,保罗到雅典传教,基督教会就逐渐渗透希腊罗马地区。
为了与其他宗教有别,也为了防止教会内部分裂,基督教会认为有必要提出一套简明扼要的教义。因此他们写成了第一部《使徒信经》。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不能汲取三千年历史经验的人没有未来可言。”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唯一方式,也是我们避免在虚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苏菲坐了一会儿,从树篱的小洞中凝视着花园。她开始了解为何人必须要了解自己在历史上的根。尤其是对于以色列人民来说,这显得尤其重要。
结语: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究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明天我们将继续探究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发展状况。
本期话题:斯多葛学派强调人必须学习接受自己的命运。你认同他们的观点么?人与命运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能谈谈你对此的看法么?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共读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点赞、留言。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十点,读你每天!让我们明天见,晚安!
主播:雅萱,十点读书签约主播。寄语:我来自甘肃天水,作为一名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工程师,很高兴在十点读书遇见美好的各位!感谢各位的聆听和鼓励!希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温暖人心的主播!
领读人:江罗,专栏作者。一个较真的理工男。公众号江罗( ID:LF1992JL ),微博@江罗1992。新书《命运从未亏欠过你的努力》正火热上市。
查看41本十点共读书目合辑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共读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每日「共读签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