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管理学思维
欢迎通过本号了解以下内容:1.管理思维,管理案例,管理故事 2.人生哲理,经典故事 3.事实观点,社会热点 4.新闻快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2025年沉浸式文旅核心趋势与实施路径解码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第十七次)理事代表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管理学思维

跟五车间主任协商好,一起跟领导反馈设备陈旧的问题,结果我说完之后他跟领导说自己能克服,最后我管的车间更换新设备,他的车间被裁

管理学思维  · 公众号  ·  · 2024-08-23 07:00

正文

老李所在的五车间被全部裁掉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老李自己一脸难以置信,而六车间的车间主任老刘却表示,这个事情早都在意料之中。
我们公司是一家综合型企业,既有生产,又有销售。领导给公司的定义是这样,其实也就是一家传统生产型企业,所谓销售,就是有一个销售部门,有几个业务员。公司一开始的定义就是传统实业,帮别人代工。不过,代工订单终归是有限的,工厂总不能有单子就生产,没单子就停了。所以,后来就有了销售部。一方面,公司自己申请了品牌,生产产品,销售部负责各种渠道推销;另一方面,寻找更多需要代工的品牌,拿更多的订单。
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自己的产品销量下滑了很多,当然,代工的品牌也一样,所以订单量也急剧下降。这样的情况下,车间的生产任务就缩水了一大截。没活干,员工闲着,工资却要正常发,收入支出倒挂的情况下,致使公司领导萌生了裁员的想法。最终的结果,不是每个车间减员,而是五车间被全部砍掉。
老李和老刘分别是五车间和六车间的车间主任,这两个车间是公司成立最晚的两个车间。刚成立那会儿,老李和老刘可谓风光无限。一来两人是从员工里面爬上来的,加官进爵了;二来这两个车间都是当时最先进的设备,生产效率比其他车间高,看着其他车间员工羡慕的表情,两人脸上满是自豪。
可是这样的情况并没维持多久。从五六车间成立的第二年开始,公司对于第一到第四车间的设备逐步进行了更新。就这么过了五年,一到四车间的设备已经全部完成了换新,反倒第五和第六车间的设备成了老锈桶了。
老李和老刘感叹,这真的是风水轮流转呀。不过好在自己车间的设备也并不是很陈旧,虽然比起其他车间的设备,自动化性能差了点,可操控性弱了点,但是有了员工熟练度做补偿,效率并没有太差。
又如此过了三四个年头,老刘找到老李,表示自己车间的设备实在是不行了。人家一到四车间上的自动化设备,通过电脑端更新一下控制程序就革新了一代,效率提升,性能优化了。而他们车间那些老设备,还是手动调控,效率跟不上,精准度就更别提了。每次跟上面汇报,自己车间的次品率都最高,产量最低,实在脸上挂不住。老李何尝不是呢,毕竟两个车间的设备都是一样的。
听完吐槽之后,老李怂恿老刘:“老刘呀,要不你给打个报告,让给我们的设备更新一下。”老刘一听,表示正有此意,过来就是要跟老李通个气,一起打报告。
然而,在老刘提交了报告之后,老李并没有提交。老李做事一直本着一个原则,那就是“枪打出头鸟”,所以自己坚决不出头。这件事情上,他也是让老刘去做马前卒,如果成了,他沾光,如果被领导责骂,他可以完美避开。
收到老刘的报告之后,公司领导安排人员到工厂调研。到了五车间,老李跟调研人员说:“设备是旧了一点,不过问题我们都能克服,我们做基层管理的,不就是为了帮领导解决问题么,这些问题,我们不会让领导操心的!”老刘听了老李的话,心里不觉骂了一句:“真是个虚伪的人,我面前一套,领导面前另一套。”
到了六车间,老刘现场演示,表示设备可控性太低,手工调节不好调,次品率高,效率差,并且机器老了,故障也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