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云的影响下,公益已成为阿里巴巴公司的特殊企业文化。
2015年,阿里巴巴3万多名员工通过民主选举,选出10位普通员工担任“公益合伙人”一职。在3年任期里,他们有权决定和支配阿里巴巴每年数亿的公益基金。
此外,阿里巴巴员工自己申报的公益项目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项目通过审核后,都可以获得集团5万元的资金支持和专业技术指导。诸如“幸福顺风车”(帮助十万异乡人回家吃年夜饭)、欣然读书吧(捐建流动书屋)、“爱的留声机”(为盲童制作有声杂志)、“爱之家”(关注流浪小动物)、“绿野仙踪”(测量森林负离子含量)……
在阿里巴巴,有一项著名大奖,无关业务、无关KPI,只关良心——“感动阿里奖”。此奖颇有点古代丹书铁券的味道,11年来只颁发了6次,得主都是舍己为人的爱心员工,其中第二届得主最为著名,她就是用双手托起从10楼坠下的2岁儿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中国人向来喜欢追寻“血脉论”,比如探讨有什么样的企业才有什么的员工这样的逻辑问题,总想把原因和结果变得泾渭分明。但在阿里,要找这样的来龙去脉实在难,因为近似侠义的公益之心早已融入这家公司的血脉。
不论是“润物细无声”的员工行动,还是危难时刻显身手的公司表率,公益已经成为阿里巴巴的固定属性。
2008年汶川大地震,阿里巴巴先后捐款3000万;
汶川大地震后,阿里巴巴成立救灾小组,长期在青川开展援建工作。马云许下七年青川承诺:我们将持续7年支持青川的灾后重建,7年不行,我们就再做7年。
8年过去了,这个承诺依然在坚守。每年,“乐橙-青川”项目都会组织员工到当地参加志愿服务。
2010年,阿里巴巴决定拿出营业总额的千分之三做公益,关注水和空气,截止到2015年8月,已经累计捐款4.16亿。
2010年,阿里巴巴向海地地震捐款200万元购买稀缺药品;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阿里巴巴捐赠2500万元;
2013年,雅安地震,阿里巴巴捐赠5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
2014年,台风亚马逊肆虐沿海地区,阿里巴巴捐款2500万元;
2015年2月,投资10亿成立香港青年企业家基金会,资助香港青年创业,一个月后,出资百亿台币成立创业投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