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小米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布会,发布了多款新品,包括小米15系列手机、小米SU7 Ultra赛车、小米平板7系列、小米手表S4、小米冰箱等。其中,小米15系列的涨价引起关注,小米的高端化战略持续加强。此外,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也是本次发布会的重点,显示出小米在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高端化方面的决心。同时,小米在AI手机、折叠屏旗舰等方面也有所布局。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米发布多款新品,包括小米15系列手机、小米SU7 Ultra赛车等
小米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的产品阵容,这些新品涵盖了手机、赛车、平板、手表、冰箱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小米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观点2: 小米15系列手机涨价引发关注
小米15系列的涨价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雷军解释了涨价的原因,包括研发成本、供应链成本等因素。同时,也表明了小米未来的旗舰机型价格大概率会继续上涨。
关键观点3: 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是发布会的重点
小米通过发布新品,进一步推动了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实施,展示了小米在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高端化方面的决心。
关键观点4: 小米在AI手机和折叠屏旗舰方面的布局
小米在AI手机和折叠屏旗舰方面的布局也是本次发布会的亮点,展示了小米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的多元化探索。
关键观点5: 市场竞争情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小米面临来自苹果、华为等厂商的挑战。同时,其他厂商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如AI手机、折叠屏旗舰等,这对小米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正文
作者 :李东阳
来源:李东阳朋友圈(ID:LDYMarketing)
三个小时的发布会全程无尿点,小米带来了澎湃OS 2.0、小米平板7系列、小米手表S4、小米冰箱等多款新品。以及重头戏小米15系列;纽北史上最速四门车小米SU7 Ultra,含金量拉满。值得关注的是,小米15系列的涨价争议持续已久,雷军多次保证涨价也物超所值,贵得有理由,但直到靴子落地,还是有不少人感慨如今交个朋友的代价越来越昂贵。而量产版小米SU7 Ultra,则彻底坐实了小米汽车发烧友这个身份,我想此时此刻的保时捷、奔驰等超跑品牌,多少有些汗流浃背了。一个最大的感受是,小米高端化这条路越走越顺了,汽车的成功补齐了小米的短板,“人车家”模式的威力才刚刚得以显现。“这是有史以来最让我骄傲的产品,最好的小屏旗舰。”雷总对于小米15系列的深情告白令人动容,但这一次他选择把所有的温柔留给了小米汽车,该系列由许斐和卢伟冰主讲。四位高管同时登台唱戏,“雷军宇宙”加速膨胀,友商们还坐得住吗?标准版:12GB+256GB,售价4499元;12GB+512GB,售价4799元;16GB+512GB,售价4999元;16GB+1TB,售价5499元。起售价相较于上一代涨了500元,米粉朋友的心在流泪。Pro版:12GB+256GB,售价5299元;16GB+512GB,售价5799元;16GB+1TB,售价6499元。小米15外观方面,延续了前两代的方形摄像模组,家族传承的外观设计已基本不变。正面是一块6.36英寸的直面屏,用上了龙晶玻璃和超声波指纹,这是上一代Pro版本才有的待遇。性能依旧强悍,全球首发了骁龙 8 至尊版,号称整体性能全面超越苹果A18 Pro。新机共有种4种常规配色,丁香紫、浅草绿、黑色、白色。本着继续挖掘女性消费者的战略,小米同时还提供了20 种可定制配色,2 种可定制中框,总共 40 种搭配。还有一个钻石限定版,中框镶嵌一颗钻石,搭配的故事是把爱情握在手中,属实泪目了。而Pro版本更加简单粗暴一些,标准版的配置它都有,并且还要更强。当然传统艺能还是和友商对对碰,iPhone和华为都免不了成为其对标的对象。复盘完手机产品,关键问题还是得回归价格,毕竟交朋友代价变昂贵,米粉朋友们还能否继续支持是个问题。其实早在去年小米14发布会,雷总就透露过是最后一代3999的起售价,这一次他没有食言。理由很简单,“今年3nm工艺升级,同时供应链RAM和ROM成本涨幅很大,我们在研发上投入也非常大,小米15确实需要涨价。”数据显示,小米2024年研发预计投入240亿,2025预计投入超过300亿!诸多因素成就了小米系列的涨价,而且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是:未来的小米旗舰,价格大概率只高不低。小米的高端化战略已经执行了五年时间,随着“人车家全生态”的全面发力,未来或许真有可能看到小米旗舰与iPhone和华为价格肩并肩的画面。看了发布会伙伴都知道,整场雷军对于苹果和特斯拉的对标没停下来过,前者的任务小米15系列已经完成,后者则交给了小米SU7 Ultra。一台可合法上路的四门赛车,是小米SU7系列里面定位最高端、性能最强的一款车型。年轻人的第一台跑车,就这么水灵灵地来了,明年3月正式发布!预售价81.49万元,意向金1万,正式发布后随时可退。什么,你问到底谁再买,官方数据显示,预订开启10分钟,小订量突破3680台。汽车业务方面,小米今年可谓打了一个大胜仗。雷军称,小米SU7在10月的单月交付量已完成20000台,预计十一月提前完成全年10万辆交付目标。对于智能驾驶,小米同样没有掉以轻心。雷军表示:10月30日,小米智能驾驶城市领航将开启全量推送;小米智能驾驶搭载端到端大模型与视觉语言大模型,预计11月底开启定向邀请内测,12月底开启先锋版推送。如今小米SU7 Ultra的到来,直接将小米汽车的调性再度拔高,也避免了陷入低价的桎梏,在整体高端化之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系列组合拳,透露出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当仁不让的决心。底层架构方面,澎湃OS 2是这个未来杀招的关键承接,目前已连接设备数超过10亿台。值得关注的是,澎湃OS 2全面支持苹果设备,向苹果用户表了忠心。金凡表示,这是一种生态大融合。回想起苹果刚宣布退出造车那会,雷军就曾发微博称:小米su7支持 Car play,后排屏也支持挂接 iPad。苹果退出造车后,苹果用户选购智能电动车,小米SU7 肯定是最好的选择。如今这一系列操作更加体现出小米对于苹果用户的眼馋,或许真有一日苹果风光不再,消费者是否第一时间完美适配小米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或许那时候我们又会感慨雷总的未雨绸缪、眼光毒辣。这是今年各家厂商喊破喉咙宣传的亮点,也被视为未来手机领域的发展新方向。小米的AI应用还是以提升基础体验为主,如AI翻译、AI写作、AI识音、AI字幕、AI妙画等功能,未来这片市场还有什么“杀手级”的革新,还有待探索。网友们上对于发布会没露面的小米15 Ultra呼声不低,在手机高端市场份额难以与苹果、华为匹敌的当下,或许之后亮相的超大杯,承载了小米厚重的期望。小米的态度很明显,小米15系列和小米SU7 Ultra组成的高端化城墙,让手机和汽车形成一个互补作用,起到1+1大于2的效果。就目前来看,小米已经和其他专注做手机平板的厂商不一样了,其在电视、洗衣机等家电方面,以及穿戴、路由器。。。逐渐找到了一条“我全都要”的道路。但大而全必须得兼顾“精”,手机仍旧是小米不容忽视的基本盘业务,看雷军的表态便知:如果只推荐一样,本人特别推荐小米15。问题在于,当下的手机市场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百家争鸣”阶段,新机频发、杀招迭代,小米首先要做的就是守住既往的位置。刚刚过去的九月,iPhone16系列与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将整个手机圈的氛围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