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底新能源渗透率达55%,预计明年年底将超过60%。
高端化将在明年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海外销售网络将进一步拓展,品牌形象将得到提升,明年将实现快速增长。过去我们与机构股东沟通较多,但与中小股东沟通较少,未来会增加与中小股东的交流。今年基金持仓中,比亚迪排名第6,保险机构对比亚迪的看法比公募基金更为乐观。我们内部有团队进行基金分析,关注投资宁德和比亚迪的基金。
Q&A环节:
整车智能驾驶装配节奏:
明年下半年,主力车型将陆续装配智能驾驶系统;近期仰望U8和U9(原文Z9GT可能存在笔误)将有重大OTA升级,我们会大规模邀请媒体进行评测,以改变行业对比亚迪智能驾驶的固有印象
员工激励不足,建议回购股份激励:
王总非常慷慨,管理团队至今持有20%的股份;但对于科技人才、软件人才的管理和激励方式,我们还有待改进。目前除工资外,员工每月有一次绩效,年底有一次奖金,我们也在探讨进一步的股权激励方案。
中高端纯电车型竞争力不够,D9销量不如小鹏G9、极氪009:
我们正在憋大招。电动化领域是大鱼吃小鱼,智能化领域则是快鱼吃慢鱼,看谁迭代得快。好技术是最根本的,营销只起20%-30%的作用。我们的纯电销售格局与市场整体占比相近,混动占比更高。高端客户可能不太喜欢纯电车型。未来我们将迭代出更高价值的产品。D9的保值率排名第一。
智驾芯片算力:
无人驾驶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智能化方面明年就会有大动作,我们对智驾充满信心。在算法方面,中国工程师数量众多;在算力方面,云端还需要时间突破,车端方面我不能透露太多,但车端的突破会比云端更快。
纯视觉和激光雷达、毫米波等技术路线的选择:
不同的车型会有不同的选择。李黔个人认为,不是所有车都需要配备激光雷达,最终还是要看成本。中低阶车型可能会配备纯视觉方案。
后续份额如何提升:
今年我们的市场份额为33%,国内销量380万辆,海外销量40万辆。明年新能源总体渗透率将达到60%,我们计划在国内保持市场份额不丢失,海外保持增长。高端市场的增长将拉动低端市场的销量。王超表示,海洋网明年车型会更多,渠道会下沉。腾势和方程豹明年将有更多产品推出,且明年渠道将彻底放开经销商加盟。到明年底,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竞争对手抹黑、刻板印象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让我们很苦恼。前期规模小没人关注时,我们可以专心做品牌,现在却不得不应对公关问题。内部高管觉得信息披露有压力,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去说服他们开通社交账号。王总是技术型领导。总之,今年是转折点,未来我们将更加发力。
黑公关问题:
我们嫉恶如仇。目前已起诉和正在观察的案件中,一半是李云飞转给法务的,另一半是迪粉提供的线索。法务之前想等“猪”养肥了再“宰”,现在已经非常理解并支持公关工作的急迫性。目前法务有专门团队派驻在品牌公关团队。后续打击力度还会更大。有些品牌投钱给媒体专门黑比亚迪。未来两年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多,我们要积极站出来,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打击,一方面积极发声。一旦判决出来,保证会让对方承受不起。
为什么需要招聘那么多员工:
汽车产业群四大工艺需要25万人,研发部门需要11万人。我们的人效在同业中算较高的。
未来两年的折旧:
今年折旧600-700亿,明年700-800亿。资本性支出高峰已过,海外增速不会像国内这么快。后续常态折旧为700-800亿。
研发人员招聘:
今年已经招聘了2万名研发人员,王总现在基本只批准招聘研发人员。
对美国的实体清单:
我们五六年前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非常谨慎。我们不会进入俄罗斯市场,我们有更大的志向。
舆情压力:
舆情压力只会越来越大。我们会与其他品牌的公关负责人密切沟通。手中有牌但引而不发,可能会更好。
腾势的经销商店为什么比方程豹慢:
腾势历史悠久,直营店较多。明年我们争取让经销商数量达到400家(此处数字根据原文表述,但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腾势销售激励:
我们会向公司反映这个问题。
二代刀片电池:
产品的推出节奏将结合市场情况。
碳化硅工厂:
我们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电池和半导体拆分上市:
电池目前没有上市计划,半导体目前不具备上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