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曾经大家把实体商业的衰败更多的归结于电商的冲击,当电商也遇到发展瓶颈,于是不管是实体商业还是电商都面临着转型。不可置否,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正在加速,很多人都说实体商业起风了,风来了,你能起飞吗?
线上线下融合 优势互补是未来基调
中国零售大佬王健林和马云,一个实体,一个互联网,有一个著名的十年之赌。201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颁奖现场,王健林对马云说:“到2022年,10年后,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到50%,我给你一个亿。如果没到,你还我一个亿。”
如今10年之期接近过半,市场风云转变,王健林再次被问及此豪赌,却一改画风说只是个笑话。这也不难理解,就像苹果公司的库克先生说,未来五到十年,单纯的互联网公司全都会死亡。所以现在马云在往线下走,王健林也在往线上走。阿里巴巴在投资银泰后又收购三江,不断布局线下;万达飞凡商业联盟也日渐壮大,积极拥抱互联网。
线上的优势是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商流方面,网购可以减少中间环节,可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面。在信息流方面,网购的信息和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性别、区域都直接挂钩,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反映出消费的趋势。资金流方面,支付的便利、快捷,优势更加明显。而实体店在信任感、服务度和体验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有不少人还是愿意去店里真正触摸到商品,并且可以享受到导购专业的服务。
单一的线上或线下已经无法满足今后新一代消费人群的需求。如何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是零售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消费升级 优化体验是未来趋势
美媒称,据佛瑞斯特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零售额已接近4.9万亿美元,于2016年底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中国有全球最多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具有极大的消费潜力。同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在满足最基本物质需求后拥有更多可支配收入用于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通过各类休闲娱乐活动满足自身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2017年,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的不断融合,实体经营者必须提高互联网意识和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经营意识,需要更注重人性化的消费体验,将吃喝玩乐一体化的消费场景打造的更加丰富,符合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线下消费需要。例如,可以在主题定位、人性化设施建设、场景化升级等细节进行创新,将购物中心打造成以书店、娱乐、绿色空间等为主题、以人性化设施建设为特色亮点来吸引消费者。
此外,消费者已迅速成熟起来,要求与品牌进行稳定的高质量互动。实体零售业更需要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管理、智能定位、移动支付、社交互动等手段改进优化实体商业的传统运营模式,以加强线下场景的丰富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在开放、共享的理念下,进行会员、积分、营销等最新服务管理系统。
新零售不仅仅只是口号
“新零售即将诞生,纯电商将会被淘汰”,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马云又造了个新词——新零售,一夜之间这个词仿佛就火了。按照马云的说法,“新零售”就是将线上“云平台”与线下销售门店或生产商结合在一起,同时结合新物流消灭库存、减少囤货量,核心在于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这其实是大家都想做的,的确没有进行太大的颠覆,于是有人站出来对此表示质疑:“淘汰的才被称为旧,零售行业每天都在变化,只有零售,没有新零售,创新一定是尊重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