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场面惊险!黄山风景区紧急公告 ·  5 小时前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2 天前  
岚山发布  ·  起猛了!一夜之间,岚山变“花海”! ·  2 天前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1979年河南教师平整土地,挖出九千年前国宝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新课 | 我们误会蝙蝠了吗?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0-02-27 20:41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蝙蝠是最有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源头”的说法不绝于耳,人们不禁会问,从非典、埃博拉再到新冠病毒,为何每次都与蝙蝠有关?蝙蝠是危险的存在吗?我们该如何与它们相处?人们在慌乱之中,开始侵扰越冬蝙蝠、甚至是射杀蝙蝠,却从未真正认识和了解它们。


蝙蝠携带病毒,
为何我们不能将其赶尽杀绝?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蝙蝠种类多达1300多种,它们是仅次于啮齿类动物的第二大常见的哺乳动物。而且,至少在6000万年前,蝙蝠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了,蝙蝠经历了长时间的进化,携带着诸多病毒却不犯病,这正是自然界生物之前博弈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病毒和蝙蝠对立来看,或是混为一谈,就大错特错了 。这两者都要“豪横”,又都要温柔,才会达到彼此制衡、共同进化的双赢局面—— 蝙蝠强大的免疫系统,促使病毒为了生存减弱毒性; 病毒也不能太弱,以防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杀死,反而促进了宿主免疫系统的增强。 因此,人类如果自作聪明以为快刀斩乱麻就可速速了事,那只会扰乱这种和平局面。


不仅如此, 正是由于蝙蝠的存在,全世界的农民们减少了对有毒农药的依赖 ,而这些农药每年给人类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超过500种植物,包括芒果、香蕉和牛油果,均依靠蝙蝠授粉。而且,以水果为食的蝙蝠有助于传播种子,使雨林得以生长,从而帮助减轻大面积森林砍伐的影响。

蝙蝠真的百毒不侵吗?

目前,科学家们在蝙蝠体内分离出了至少50种病毒,你可能认为蝙蝠是百毒不侵的,但是自然界中的生物是环环相扣的,没有谁是万能的, 蝙蝠也曾因为一种病毒而大量死亡,人类也因为蝙蝠的死亡损失惨重。 2007年至2011年,一种叫做白鼻病的疾病正在蝙蝠群中肆虐,四年时间里,白鼻病杀死了100多万只蝙蝠。100万只蝙蝠是什么概念呢?这个数量的蝙蝠每年可以消耗大约700吨昆虫,其中许多对人类来说是害虫。蝙蝠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的蚊子、蚜虫和农作物歉收。一项研究估计, 蝙蝠每年为美国农业提供超过37亿美元的虫害防治服务。



因此,蝙蝠也是有弱点的,只是相对其他动物来说,它们的免疫系统比较强大,疾病生态学家Kevin Olival表示, 我们可以从蝙蝠身上学到很多关于它们的免疫系统的知识,并利用其中的一些信息来思考人类的健康,从而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病毒疗法。

偶遇蝙蝠,应该如何与之相处?

相信经过此次疫情之后,很多人都会躲着蝙蝠,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蝙蝠真的那么可怕吗?遇到蝙蝠就要杀死它们吗?如果在旅途中偶遇蝙蝠,我们该如何既保护了它们,也保护了自己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刘奇 ,自2011年起从事蝙蝠野外调查、蝙蝠分类学、行为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工作。他认为, 平时居住在我们房子附近的蝙蝠,不会传染新冠病毒,对人几乎没有威胁。 如果被蝙蝠咬到、碰到,也不必恐慌,先把蝙蝠放了再说,然后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因为蝙蝠也是狂犬病毒的携带者之一,尽管该病毒在咬你的蝙蝠身上的概率微乎其微。刘奇博士还认为,我们需要思考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以及人类是如何与它们接触的,真正重要的是人类与蝙蝠互动的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人类与蝙蝠栖息地互动和入侵的方式。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蝙蝠的秘密,欢迎进入三联中读小课 蝙蝠——你误会它了吗?揭秘世界上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 ,在这里,刘奇博士也将为你独家讲述: 住在竹筒里的神奇蝙蝠、病毒与蝙蝠精彩的博弈过程、人类与蝙蝠科学相处的方法等有趣的故事和知识。


👆 点击试听小课 《蝙蝠——你误会它了吗?

🎙
小课主讲人



刘奇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自2011年开始研究蝙蝠,从事蝙蝠野外调查,以及蝙蝠分类学、行为学和遗传学的研究工作;热衷于自然科普教育,发表过多篇蝙蝠科普文章,录制蝙蝠科普视频,多次参与蝙蝠探险节目《童趣大冒险》节目录制,担任科学指导老师;文章《“新型冠状病毒”到底从哪儿来?知道蝙蝠还远远不够!》刊登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官方公众号上。

订阅课程你将收获什么?
面且科学地了解蝙蝠
对疫情的客观认识
对病毒和自然界生存法则的科学见解

课程目录

01 进化 | 蝙蝠从何而来?

02 习性 | 蝙蝠有哪些神奇的“特异功能”?

03 解惑 | 从非典、埃博拉再到新冠病毒,为何每次都与蝙蝠有关?

04 揭秘 | 为何蝙蝠携带诸多病毒却不发病?

05 实操 | 偶遇蝙蝠,如何既保护它们又保护自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