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咸蛋黄的存钱罐
蛋黄哥,年轻人的理财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咸蛋黄的存钱罐

量化割裂下的ETF生存法则

咸蛋黄的存钱罐  · 公众号  ·  · 2025-02-05 2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Part 1.

蛇年新年第一个交易日,又让投资者领略了什么是A股。

在A股我们能够见到一个月前还在心潮澎湃的演绎AI算力的故事,一个月之后市场就告诉你发生事故了会有多么的疯狂。

在A股我们能够见到一边是春节档电影的爆火点燃内需消费的热情,一边是免税、白酒消费疲软浇灭消费复苏的预期。

每逢假期,我们都能够见到休假港股领涨,开盘A股兑现。

一边是DeepSeek所创造的赚钱效应,另一边是DeepSeek所带来的亏钱效应。

故事的主角在不断的更换,但一切都却又是那么的熟悉。

挺好的,起码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的面对了。

先说一句总结的话:

若抛开量化对于盘面上的扰动,当参与产业趋势投资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终归还是得落到ETF、行业基金上去。

ETF虽跑不出个股那般的收益,但同样也做不到日内大幅的亏损。

当年新能源产业投资时,相关ETF翻倍的走势不计其数,多数基金投资者们都带走了50%+的收益,但股票投资者又有多少能够在那轮行情中赚到翻倍呢?

少之又少。

然后个股呢?

产业逻辑是A,产业下的细分行业是B,个股逻辑是C。

C依附于B依附于A。

A没问题,B没问题,C才没问题。

A没问题,B有问题,C就会有问题。

尽管如此,有时候B即便是看着有问题,实际上没有问题,但C同样也会出现问题。

要去做归因,那就是 涨多了。

自从量化对于A股深度介入之后,逻辑的演绎速度越来越快。

以往1个月的涨幅,现在用一个星期就能够去完成。

完成之后呢?那就是横盘震荡,震荡到新的节点出现,然后完成上涨or下跌。

过去新节点出现,即便是短暂的利空,也很难造成巨幅的调整,因为时间不够,价格偏离底线并不远。

现在,时间太短,价格偏离底线太远,个股的巨震随时会到来。

实际上,近一段时间趋势股的走势都非常类似:

一旦股价出现了偏离5日线的加速,短期基本上也就快要到头了。

即便我不举AI趋势股的例子,这也足够具有代表性了。

低位看逻辑,高位看图。

量化深度介入之后,又会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你不去博弈可能就已经是最好的一种博弈方式了。

于当下个人认为AI产业趋势中,最好的操作方式可能就是:

建立一系列股票池,股票池里个股逻辑不需要有太大瑕疵,然后平铺。

涨多了的卖出,然后换没涨的。

没涨的涨起来之后,换前期上涨之后横盘的(此时个股逻辑需要硬)

滚动操作,即便赚不到AI的高度,也能够去赚到AI的宽度。

补上一句:

我不认为英伟达算力的所有逻辑会就此崩坏,当其跌到一定位置之后,同样具有价值。

只不过,其往后看很难再去获得很好的行业贝塔收益,他们能贡献的更多是需求订单所带来的阿尔法收益了。

Part 2.

说一下后续的仓位计划。

再经历了DeepSeek交易之后,多数AI行业基金的持仓或许会出现变化,即便没有出现变化也会出现一个较好的价格。

因此,接下来一周左右的时间,我会去对AI增加相应的仓位。

同时,科创50的仓位我也会去增加。(先前15%的仓位降低到10%)

对于其他方向,底仓配置为主,不会当作当前阶段的重心。

今天,我没操作。

继续持有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