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
“相信奋斗的力量:AI与未来产业融合创新”北京大学青年校友创新创业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北京大学校友青年CEO俱乐部年会
具身智能分论坛成功举办。此次活动
由
北京大学校友会
主办,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协办,
北京大学校友青年CEO俱乐部、未名科创
联合承办,
创客总部、创业公社、凡卓集团、烯牛数据、阿里云、蔚来、趣听喜剧、
学策科技、火星人俱乐部、
慧良(集团)有限公司、西云算力
等大力支持
。
来自各行各业的40余名企业家和创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具身智能发展趋势。
合影
活动伊始,主持人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梁峰致辞
西云算力CTO梁峰
首先致辞,他强调,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支撑,是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西云算力致力于通过强大的计算能力,为具身智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他呼吁产学研各界加强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应用,并期待与在场的各位专家、企业家携手共创智能技术的未来。
肖哲致辞
北京大学校友青年CEO俱乐部执行理事、美因创始人肖哲
随后致辞,他认为,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不仅代表了技术的前沿方向,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肖哲指出,具身智能的出现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尤其是在医疗、教育、家居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他希望通过本次分论坛的交流与探讨,能够激发更多创新思维,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并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在主题分享环节,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员、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王韬,贝陪科技创始人黄缨宁,悟通感控CEO陈立洋
等嘉宾轮流登台,从不同维度分享自己在具身智能领域的真知灼见。
王韬研究员分享
《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
王韬研究员指出,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机器人与环境的交互能力,其发展离不开大模型技术的进步,尤其是Transformer架构和注意力机制的推动,让机器人具备更强的推理与理解能力。然而,目前机器人仍依赖“遥控器”式的控制,未来需实现真正的自主智能。他强调,产学研合作至关重要,应共同推动技术发展,放下小利益,实现技术的开源共享,加速具身智能的落地应用。
黄缨宁分享
《从“玩具”到“玩伴”,科技如何带来更好的儿童发展》
黄缨宁认为,具身智能技术为教育带来了个性化和互动性的突破,通过大模型技术,能够根据孩子的反馈生成个性化交互内容,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她强调,技术发展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而非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希望具身智能能够为教育带来更多创新,让学习更有趣、更有效。
陈立洋分享
《力触觉感知及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应用》
陈立洋介绍了悟通感控在智能感控领域的创新。他指出,通过传感器技术,为机器人和智能设备提供精准的触觉和力觉感知能力,例如在锂电池领域,力学感知技术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他强调,智能感控技术的发展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找到最适合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通过与头部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圆桌论坛
在本次“具身智能发展趋势”圆桌论坛中,肖哲作为主持人,同王韬、黄缨宁、陈立洋、灵犀微光CEO郑昱、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杨晓敏等五
位嘉宾
围绕
具身智能的未来趋势、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
展开讨论。王韬强调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各方共同推动技术发展;黄缨宁从教育角度出发,期待具身智能为教育带来更多创新;陈立洋分享了智能感控技术在锂电池等领域的应用;郑昱探讨了智能眼镜与具身智能的融合前景;杨晓敏从投资视角出发,建议创业者关注技术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做好融资和技术合作。大家一致认为,具身智能的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技术突破、产品创新和市场应用的结合,推动智能技术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活动现场
颁发感谢状
集体合影留念之后,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同时,此次活动也是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
“人工智能+”系列沙龙的第四期,旨在促进人工智能领域校友的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的整合与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落地和产业应用。未来,我们将
将充分借助北大校友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优势和资源
,为传统行业搭建实现产业升级与数智化转型的桥梁,帮助更多传统企业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北大青年CEO俱乐部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为校友们搭建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关注行业动态,为校友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与支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