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凤凰财知道
凤凰财知道公号,中国三观最正的财经评论。每天都有热点财经事件的辛辣点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正商参略  ·  深夜!马云,大利好! ·  昨天  
第一财经  ·  大消息!京东正式启动招募→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华为回归之路:跨越“三重门” 手机国内登顶 ·  2 天前  
经济参考报  ·  “银发专列”来了!我国将增开老年人旅游列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凤凰财知道

余秋雨里程碑式新作,为当代人量身定制的《道德经》读本

凤凰财知道  · 公众号  · 财经  · 2021-05-28 21:05

正文


01

疫情改变了什么?


这场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人们在功名利禄中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一夜之间,感觉世界变了一个模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我们传统的经典中汲取智慧和能量。


比如我身边有位朋友,往日净看些成功创富论,疫情之后,床头放了本《道德经》。



撇去浮华的掠影,

这些经历千年的经典,

才是内心深处贴切的港湾。


我们唯有寻找到文化源头的力量,

才能真正的心安。

疫情虽然改变当下的一些生活方式,

但在经典中依旧有迹可循。


不过由于语言文化变迁,

现在很多人读经典作品会有难度,

所以选择合适的解读本很重要。


最近,文学大家余秋雨耗费30年心力,终于出版了他全解《道德经》的里程碑式新作—— 《老子通释》 。这部两千五百年来,陪无数人走出困局的启示录!全书用通达畅快的余氏散文,高等级的文化自觉;融合历代研究成果,打通章节逻辑、古今思维。


这一次,让你轻松读懂!


《老子通释》余秋雨著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读完全书,你就会发现, 智慧源泉,来自经典。


02

不期待得到,不恐惧失去,不焦虑未来


今年特别容易谈到“内卷”,年轻人的内卷现象尤为严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总觉得现实和计划总是相违背,计划赶不上意外,总觉得一切都不如意。


其实这种拧巴和矛盾,90%的原因都是去关注一些自己不能掌控的事。


看看余秋雨先生对老子的“无为”解读,你就会明白,很多事情如果都被你掌控,那就违背了生态平衡和自然规律。


道德经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余秋雨先生解读到:


人的作为是天地大道自然安排的,如果一群人只是按照自己的计划组织起某些作为,那就会对其他很多人原先的生态平衡产生骚扰,而这些作为究竟是否合适,是否可行,还未被自然验证。



商业时代,不受控的因素很多,但偏偏很多东西贴上了价格,商家们把一个个概念吹的膨胀,人们很容易头脑发热,就为之买单。


比如很多人都在搞什么天赋定位之类的,我个人特别疑惑:凭什么内向的人就是不适合沟通工作,女孩子就是不适合创业,当销售的就一定是得嘴皮子溜的,大作家就是闭门造车的?


以前我拿不到词语来反驳,在《老子通释》中却看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解读:


在老子看来,只要不是那些别有企图、凌驾自然的作为,别的都可以做,来者不拒,随遇而安,天下万物都不陌生,百行百业出入自由。


《老子通释》余秋雨著


先生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不少这样的人,一生没有宏大的特别规划,但是遇到什么工作都做得很好;平时即便在路上,只要见到需要帮忙的事,不管大小生熟,都会热情参与。这样的人让大家都感到舒服, 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世俗版本,契合大道的本性。”


随遇而安,不期待得到,不恐惧失去,不焦虑未来,就是无为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创造力和行动力才是最惊人和最持久的。


03

美若精准定义,世间将无真正的美


关于美,余秋雨先生解读得特别接地气。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字面意思这么译,“当天下都知道美,那就反而丑了;当天下知道善是什么,就不善了。”


余秋雨先生说,“直到今天,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糊涂的,总以为要张扬美和善,就必须做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殊不知,美的起点是天性和创造,善的起点是良知和大爱,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此,不可能出现天下共规。如果出现了,那一定已是反面。”


颇有同感。


还记得那个14岁开始整容的女模特吴晓辰吗?


她从14岁被妈妈带去整容后,自己上了瘾,前前后后一共花掉400万,直言一张脸值一套房。哪怕遇到不正规的诊所,整容整到生命垂危,她却依旧觉得值得。



有人问她,“你已经够漂亮了,还要动哪?”


她说,不同时期流行的样子不同,前些年流行尖尖的脸大大的眼睛,这些年流行的又不一样。


你看,当美被知道,被规范了,所有人按着这个标准走,甚至走出了风险,那何谈美?


再举个例子,比如现在的综艺秀,偶尔举行选美女的活动本来也不错,但如果一旦夹杂了觊觎、妒忌,以及无底线的剪辑,这就不是美,而是娱乐至死。


04

为什么中国年轻一代一定要读读老祖宗的智慧


1、曾国藩靠它走出人生低谷,白岩松称它为生命之书


“《道德经》这样的书,里头好的东西太多了,但其中有五个字深深地改变了我,叫“无私为大私”。这就是阅读的乐趣,你一直朦朦胧胧的很多东西,你找不到与此相对应的东西,但是突然你在《道德经》里看到了这五个字,一下子就打动了你,将来会成为你立身之本。”


白岩松在多个场合推崇过老子,《道德经》是他的生命之书。


“三十到四十岁时,一系列问题没有答案,我很庆幸在这个阶段遇到了我的生命之书,《道德经》。”


为什么叫生命之书?


人到了一定岁数,你要有一本书,是你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你答案。更重要的是放在你的床头,放在你人生的床头,经常要翻阅,而且常翻常新。”



《道德经》以“逆向思维”观察人生与社会,将我们从习以为常的方法和价值中惊醒,从而进入全新、更大的格局。


2、德国平均每一个家庭都有本《老子》


《道德经》面世至今两千五百多年,被称为“万经之王”,同时也是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典籍,古今中外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纽约时报》公布,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的大作者,老子排名第一。


此外,大家可能不知道,德国平均每一个家庭都有本《老子》,而德国是全世界公认哲学素养最高的国家,


如此重要地位,国人对老子的理解却比较少,原因有很多。很重要一个原因,语言文字和社会世情多有变迁,普通读者阅读原文难度很大,选择合适的注解本很重要。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我曾经翻阅过《老子》的几种英文译本,比中文的今译更简明、更流畅,可能是翻译者们继承了温克尔曼他们的传统。这次,对于“通释”中的学术难题,我也都用散文写出,既有现代选择,又有个人评判,因此读起来比较舒畅。不是故意“深”,也不是故意“浅”,而是给予温度,时代的温度和个体的温度。” 余秋雨先生如是说也。


3、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来解读


余秋雨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本世纪初,他应邀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舞台讲解中国文化,反响极大。


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曾说,“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他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搭建了新的桥梁。他当之无愧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金庸曾说,“北京有年轻人为了调侃我,说浙江人不会写文章。就算我不会,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